登陆注册
10279400000035

第35章 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数百年来,有这么多的中国人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泰国,在这里落地生根。分析起来,无非主要是这样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中国方面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与人口增加而使生存条件恶化,自然灾害带来的饥荒,大规模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无休止的兵灾战乱,王朝更迭导致的内部清洗残杀和政治迫害等等,使许多人感到生存的压力,企图寻找新的生活出路。总之,正是由于中国内部的天灾人祸,才使得人口大规模迁徙和外流。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当在某个地方难以生存时,人们就只有四处漂泊,远走他乡。中国历史上就曾有过多次人口的迁徙流动,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四处逃难谋生。近代以来,“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就是对旧时中国的劳动人民前往他乡求生存谋发展的真实写照。“走西口”是指过去中原地区的人们到甘肃河西走廊、内蒙河套一带去谋生;“闯关东”是指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人到东北去闯荡发展;“下南洋”则是指广东、福建、海南一带的人漂洋过海,到泰国、新加坡、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谋求发展。

另一个则是泰国方面的原因。泰国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能吃苦耐劳的中国人来到这里后如鱼得水,很容易立足生存,并取得发展。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泰国人民自古就温顺善良,对外来者不歧视,不排斥,还给予诸多帮助和方便,使华人能够在泰国社会中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泰国政府实行的制度和政策,也有利于华人在泰国社会中的生存、发展和同化。

早期华人来到泰国后,不仅享有与泰人同等的权利,还被免除了各种徭役、兵役,可以自由经商。这同泰国历代王朝实行的“萨克迪纳”制有关。泰语“萨克迪”意思是权力和尊严,“纳”就是土地,“萨克迪纳”制创立于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实际上就是一种具有泰国特点的封建土地制度。这种制度对华人前来定居谋生是很有吸引力的。

古代泰国的贵族官吏按其爵位可分为昭披耶、俄亚披耶、俄拍、俄銮、俄坤和蒙、攀等。根据“萨克迪纳”制,贵族官吏根据其拥有的土地的多少,享有不同的社会特权。他们没有俸禄,完全依赖其领地上的依附民的供给为生。

那些依附民被称之为“派”,他们每人可以得到一定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他们连同土地一起依附某一个封建领主。“派”必须为以国王为首的封建领主阶层服劳役和缴纳贡赋,同时还要为主人服各种杂役。“派”没有人身自由,也不得随意迁徙。生活在“萨克迪纳”制最底层的被称之为“塔特”,属于奴隶或家奴。他们无偿地为主人做家务、服杂役,可随意被主人买卖,人身没有保证。

在官吏贵族与农奴、奴隶之间的中间阶层是“乃”,主要是一些商人或自由民。来自中国的华人移民一般都属于“乃”阶层。乃不必承担徭役和赋税,拥有人身自由。有的乃还可以拥有自己的依附民。因此,华人可以在泰国从事开垦土地,采掘矿产,砍伐林木,也可以经营作物,开辟道路、运河等等。有的还可以充当泰国国使的通事、副使,乃至正使。由于华人属于高于“派”、“塔特”的社会阶层,因而就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地位也使更多的中国移民愿意来到泰国而获得发展的机遇。

在曼谷王朝的朱拉隆功国王改革以前,泰国各个朝代都一直推行“萨克迪纳”制度。属于“乃”阶层的华人,不必像“派”一样承担繁重的徭役,只要出一点点的人头税。拉玛二世时,年满20岁的华侨,每人每年只需交纳两泰铢的人头税。“萨克迪纳”制度下的贵族和官僚可以靠俸禄或收取地租生活,他们无意于经商,而生活在下层大量属于“派”的阶层的泰人,由于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者缺少资金,也不能够去经商,于是许多商业的机会都留给了华人。具有经商才能的华人在泰国谋生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正因为如此,到泰国的华人也与日俱增。

近代以来,远涉重洋来到泰国的中国人,几乎都是为生活所迫而赤手空拳来闯天下的。他们大多来自中国农村,不仅具有农业耕作知识,也具备小本经营的谋生技能。他们依靠克勤克俭的精神,胼手胝足,努力奋斗,在异乡历尽艰辛,多数人都能取得一定的成功。同时,他们本着以诚待人、互助互惠的安身立命原则,也取得了当地泰人的信任,彼此友爱,和睦相处,互通有无,从而在泰国社会立足生根。

早期的移民大都是孤枕一席,孑然一身者占了90%以上。许多人定居后,娶了泰国女子为妻。早在二百多年前的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华人在泰国就不被视为外国人,也不受阿瑜陀耶王朝禁止暹罗女子同外国人结婚的规定,因此华人与泰人通婚非常普遍。这一方面是泰人华人宗教信仰相同,生活习惯乃至文化传统也很接近,双方都能彼此接受,因此发生互相通婚的关系,造成今天泰华一家亲的水乳交融事实;另一方面也同泰国历朝政府鼓励外来者“同化”的政策有关。

近代以来,泰国历届政府的政策一般都很明朗,在宪法上也规定,凡是在泰国出生的外侨子弟,都属泰籍,享有一切国民的权利与义务。泰国当局对一切外侨基本上都采取“同化”的政策,所以,无论西洋人、印度人、马来人、华人的第二代都被同化成为泰国人了。泰国是东南亚国家中,移民同化政策最成功的典范。尤其是就华人而言,与泰国社会和泰国人民确实已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相比之下,在另外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华人问题就不如泰国解决得这么好了。如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近代历史上都出现过反华排华驱华的思潮和运动,有时甚至是在政府的鼓动支持下发生的。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对华人实施同化政策较为成功的国家。1913年,泰国颁布了第一部《国籍法》,确立了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并为以后历届政府所沿用。战后的銮披汶政府曾一度放宽对华侨归化资格的要求,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对华侨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措施。1953年,銮披汶政府甚至下令禁止在泰国出生的华侨子女取得泰籍和成为泰国公民,这一下激起了华人华侨的公愤,他们举行了各种集会游行,表达自己的不满,不到一年终于使政府不得不取消了这项政策。

1955年万隆会议以后,随着新中国国际威望的与日俱增,銮披汶开始改变其立场,对新中国和华侨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他表示愿意与新中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并承认说“在泰国的中国人,是一个对当地商业繁荣有特殊贡献的少数民族”。1956年,銮披汶政府修改《国籍法》,放宽了华侨入籍和归化的条件,重新恢复了传统的同化政策,并且鼓励华侨与泰女结婚。凡是与泰女结婚的华侨,可以获得改隶泰籍的方便,也提倡泰人娶女性华人华裔为妻,大力推动同化政策的施行。所以在泰国发生的历次政变中,华侨华人都没有成为“替罪羊”。

以后的历届政府更进一步放松了对华人华侨的压制,也更注意发挥华人在泰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中泰两国于1975年7月1日建交后,泰国政府进一步放宽华侨入籍的条件,规定只需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即可入籍:1.每月收入在100美元以上;2.能说泰语;3.非政治犯,并鼓励华人申请改换泰国名字。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抗争,泰国华人现在在法律上基本享有和当地人同等的政治权利。

泰国华人角色最显彰的是文化融合。从最早来泰的华侨投入泰国社会,依靠劳力谋生、商务发展、结亲通婚到成家立业,整个发展过程就是一种文化融和的过程。中国人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平和守信的传统美德,也自然地融入泰国文化中,这些对泰国社会变迁有着深远的影响。泰国的每个发展过程,都有华人的重要贡献,甚至渗透着华人的血汗。一方面,泰国社会同化了华人,另一方面,华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泰国社会。总之,华人与泰国社会共同成长,是确切的事实。

泰国华人深深融入当地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使用泰语姓名。泰国华人普遍使用泰文名字,一些人虽然仍然保留了中文姓名,但很少使用。也有不少华人的第四代、第五代,甚至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泰国华裔中的一些政治家、商人和知识分子一般都保留有自己的中文姓名。如前任总理川·立派,中文姓名叫吕文基。前总理班汉·西里巴阿差的中文姓名为马德祥。20世纪70~80年代,泰国华人都愿意给自己起一个泰文名字,这种现象一度在泰华社会颇为流行。

早年来到泰国谋生的华人,一般仍都将自己视为中国人,在海外只是“客居”。他们离乡背井到海外,多数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衣锦还乡、耀祖光宗,他们在海外奋斗拼搏,始终期待着苦尽甘来的一天。他们中许多人同中国故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家乡还有他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他们的根仍在中国。这些华人赚了钱就将一部分带回家乡,有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仍然要“落叶归根”“衣锦还乡”。虽然到后来,许多人在泰国社会中永久性定居了,思想、观念、行为、生活方式逐渐“泰化”了,与家乡的联系也淡薄了,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仍称自己为“华侨”。即使那些出生在泰国的第二代、第三代华人,由于受家庭和社团的影响,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着“中国根”。这些人一方面作为泰国公民生活在泰国,另一方面又保留着中国人的身份,有的人虽然生活在泰国,却一直没有加入泰国国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在国籍问题上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二是边界地区居民国籍问题。为此,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1954年9月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华侨的国籍问题是中国过去反动政府始终不加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华侨处于困难的境地,并且在过去常常引起中国同有关国家之间的不和,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准备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准备首先同已经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同有关国家达成双边协议来解决华侨的国籍问题。

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该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国籍法还具体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外国人经过申请和批准,加入或者恢复中国国籍后,也不再保留外国国籍。这样,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只要加入了当地国籍,就不再算是“中国人”,只能按其血统称为“华人”或“华裔”了。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绝大部分泰国华人先后都加入了泰国国籍。华人一旦加入了泰国国籍,大都把泰国视为自己的祖国。他们与土生泰人团结一致,荣辱与共,不遗余力地投身到泰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绝大部分旅泰华人已融入泰国社会,泰华两族有时已很难区分。所以,泰国华人到底有多少,已是一个无法说的数字,有人说200~300万,有人说600~700万,也有人说1000多万,还有人说2000多万。但无论怎样说,这些华人成为当地公民以后,逐渐摒弃了华侨以往那种“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已经“落地生根”,成为地地道道的泰国人,并完全效忠于他们自己的国家了。

同类推荐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生肖文化 酉鸡有吉

    生肖文化 酉鸡有吉

    本书研讨生肖鸡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热门推荐
  • 路漫漫其修百里

    路漫漫其修百里

    多年后,世人再回顾当年颇受争议的,堂堂下唐战神百里云合屈于政权压力将一个无辜的幼童送到他乡做质子的事,不由唏嘘。谁能想到,就是这一当时只堪作老百姓茶余谈资的小事,竟成为后来二十年三大陆风云变幻的伊始。那一年,燕国国君励精图治,野心勃勃,西交蛮族,南收下唐,大有图谋天下之势。而作为下唐质子的戚百里,只不过这局大棋局上微不足道的一颗棋子。直到那个安静骄傲的蛮族少年向她递来代表西陆最强骑兵指挥权的弯刀:百里,前路坎坷,你可愿与我同行?
  •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王妃:异族爱恋

    穿越王妃:异族爱恋

    什么鬼??她明明在跟男友吵架,却阴差阳错地穿越回了古代,还变成了一个刚生下的婴儿!!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她逛个街都撞得到冤家,才见过两次面就说喜欢??这也太荒唐了吧!!她按照爹爹的意思一手夺了天下,却再次为了一个男人而犹豫,她到底该怎么办呢??
  • 武道邪徒

    武道邪徒

    神武三十八年,世家动乱,朝堂纷争,大坚皇朝风起云涌。少年杜谦意外死亡,机缘巧合借尸还魂于大坚六皇子。从此一遇风云便化龙,南灭大风,北征大汉,把敌人的财富变成自已的财富,把敌人的女人收成自已的后宫。
  • 腋门

    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限时婚令:帝豪的VIP夫人

    限时婚令:帝豪的VIP夫人

    他是京都背景神秘、权势滔天的帝豪,尊贵傲气。她是京都女神,帝豪心间的朱砂痣。她凤眸半眯,似笑非笑:“帝豪大人这是不行呢,还是YU求不满呢?”他唇角上翘,一脸暧昧:“小琪儿试试不就知道了,我的豪华双人床随时等你来哦。”Bon:“时总,诗琪小姐被人求婚了。”时景修:“把洛诗琪这名字写到本少的配偶栏。”Bon:“时总,夫人看中隔壁公司了。”时景修:“连带隔壁的隔壁全部打包送去给夫人。”Bon:隔壁+隔壁=半个京都!PS:1v1,绝对宠文,无虐!女主重生完美逆袭,收获霸道雅痞忠犬帝豪一枚!
  • 兵器和乐器的收藏艺术

    兵器和乐器的收藏艺术

    早期的时候,没有发现古人佩剑的实物资料,但从剑鞘的形制大约能看出古人是如何佩剑的。甘肃灵台西周墓中出土了一件带鞘的短剑,鞘是镂空的,上面装饰牛、蛇等动物花纹,在鞘的前端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小穿孔,这两个小孔应是穿绳系剑用的。在洛阳中州路春秋墓小山土的一件牛象牙剑鞘的一侧,凸出一块来,上面有三个小孔,这些小孔也是用来穿绳系剑的。看来,早期的剑多是先用小绳系住剑鞘,然后再以小绳的另一端系在腰间。最早的王彘,发现于春秋晚期,剑鞘上有了王彘,就不必再用小绳系挂了,可以将腰带穿过王彘彘的孔眼,直接挂于腰间。这种佩剑法在战国直至秦汉时期都非常流行,现在还能见到许多以王彘佩剑的实物图像。
  • 炮灰万万碎

    炮灰万万碎

    叶绮箩逛完街回宿舍的路上,意外被车撞倒。而刚买的工艺品二龙吐珠狠狠砸在了脸上,其中那颗珠子更是镶进了自己眼睛里。这颗珠子竟然是个系统,而她做任务赚够积分就可以回家。可是……为毛性别可以变化!变成男人的叶绮箩欲哭无泪!本文无男主,女主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女主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并且金手指很少,解决问题也是用普通人会用的办法。本文会出现校园,娱乐圈,末日,网游,宫斗,穿越,重生,女尊,武侠,神话,修真等剧情!内容为作者脑洞所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尽量不小白。新手开坑!不喜勿喷
  •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海洋——生命的摇篮,海洋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对于海洋,人类已经做了很多:但人类做得还远远不够。海洋的无穷奥秘和未解之谜又说明人类对海洋仍是一知半解。它们只是一部浩瀚巨著的一段引子,期待人们去撰写它丰富多彩的华章。我们更希望它成为一种诱饵,吸引当代青少年,从而开拓我们民族的新视野,在21世纪刻上我们民族的海洋印记!21世纪已经降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 冥王之石

    冥王之石

    一切的惊涛骇浪起始的时候,也不过一道微澜。——《黑曜石箴言》“月曜历3999年,后世著名的星耀历开始的三年前,有群乌因娜珂雅教徒出于不明目的袭击缇乌尔南盗窃了一条年幼的白龙,将其秘密的囚禁在某个场所。一年后,由于三个乌因娜之眼的同时爆发引起的‘科伦巴之乱’和同一时间发生措手不及的实验品暴动,这条名叫语时的羽龙族白龙连同三个孩子逃走,经过两年的逃亡最终来到了东大陆北部的灵桥总部雅澜。即为后世著名之游吟诗人:因果之澜语者,语时?欧泊萨狄安。”——安苏?赫尔加《历史总鉴·大事记》“传奇过往,醇酒佳肴;四时美景,怎能辜负。”“所以安苏,麻烦别拦着我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