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9400000018

第18章 笃信佛教的泰国人

泰国清晨,曙光初照,身披黄色袈裟的小和尚迈着轻盈的步伐,三五成群,默默走出肃穆的佛寺。他们一只手拿着褡裢,一只手托着铜钵,到城镇、乡村和集市去接受人们的施舍。这种施舍一般是咖喱饭,给僧人施饭的人早早就站在家门口等待他们的到来。接受施舍后,小和尚们用不着道谢,因为在佛教宗旨里,施舍是信佛者的功德,意味着他们行了善积了德。泰国的百姓们路遇和尚,一般都双手合十,屈膝欠身,行礼让路。这种景象在泰国天天都能见到,这样的传统已延续了上千年。

泰国是东南亚、也是全世界著名的佛教国家,有着“佛教王国”、“黄袍佛国”的美称。佛教在泰国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从泰南到泰北,从皇室到民间,几乎全民都信奉佛法,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浸透着整个泰国社会。外国人只要一踏上泰国的土地,一接触泰国人,立即就能感受到这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佛国气氛。

一、佛国简史

佛教出现于婆罗门教之后,源于印度,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始祖为释迦牟尼,他的本名叫悉达多,通常佛教徒称他为佛祖或佛陀。悉达多成年之后,虽然生活富裕,地位显赫,当他看到人世间有生老病死之苦和种种不平,决心学道,以救世人,悉达多首先向婆罗门高僧求教,未能如愿以偿,便修苦行之道,长达六年之久,仍一无所获。最后渡河而过,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成佛而得道。

相传早在2000多年前佛教就传入了泰国。当时印度的阿育王派使者向周边国家弘扬佛教,使者到达“金地”(即缅甸)后,又将佛教经典等送到了暹罗(泰国古称),此后佛法便在泰国弘扬开来。从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佛教史上看,11世纪,缅甸的蒲甘王朝曾将上座部教法在泰国广泛弘扬;到13世纪,泰族人建立了素可泰王朝,该王朝的历代当权者都崇信佛法,并确立了上座部教法在泰国的地位与僧王制度。素可泰人乐善好施,上至国王,下至百姓,男女老少都信奉佛教。素可泰王朝的第五代国王——利太王曾出家受戒,开创了泰国君主出家的先例,以后每届国王都必须有一段时间入寺为僧。

14世纪中期,阿瑜陀耶王朝崛起,历代君主大力弘扬佛法,使短期出家的习俗变成了国内每一位男性都遵崇的风俗。到18世纪,曼谷王朝兴起,国王拉玛一世热衷于佛教事业,在多处建造塔寺,并把国内具有历史性的1218尊佛像,请入菩提寺供养。在1799年,拉玛一世召集了218位上座比丘,重新结集了巴利文三藏,此时泰国佛教隆盛兴旺,如日中天,赢得了“黄袍佛国”的美称。

国王受戒,无疑有力地保证了佛教的地位和发展。泰国宪法明确规定,国王应该是佛教和佛教徒的保护者。在泰国,佛是至高无上的,与善男信女天天拜佛一样,国王也在王宫专设的佛堂里礼佛。国王见了僧人要双手合十礼拜,而僧人却不得答礼,否则僧人便违犯了戒规,甚至还有可能坐牢呢!

有了历代君王推崇与法律的保证,佛教发展成为了泰国人民的精神核心。泰国人至今采用的纪年是佛历,代表佛教的白色也占据在国旗的上首。20世纪20年代,佛教被正式定为泰国国教。泰国国旗红、白、蓝三色中的白色表示佛教。每逢佛诞日、安居日等佛教节日,政府机关、学校、商店都照例放假,国王、官员和平民百姓都到寺院听经打坐,参加隆重的法会。现在泰国信奉佛教的人数在5800万以上,约占人口总数的95%,全国有寺庙4万余座,出家僧侣50余万,佛学院近千所。除佛教外,还有4%的伊斯兰教徒,1%的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以及印度教、锡克教徒,宪法称泰国国王也是各个宗教的“维护者”。泰国佛教现在已成为了南亚、东南亚各佛教国家的主导力量,也是世界佛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泰国特色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佛教根据其传播路线,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北传一派经过中国(包括西藏),又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人们常将其称为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南派先是从印度传到斯里兰卡,后传到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和印尼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地,这一派被称为南传上部座佛教,或小乘佛教。佛教传至亚洲各地之后,很快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既有世界性宗教的同一特性又不失各民族自身差异性的宗教文化体系。泰国到13世纪时已成为清一色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以后又建立了自己的宗派,形成了与世俗王权并存的僧王制度。现在,泰国是当今世界南传佛教三大中心之一,泰国佛教具有不少自己的独特之处。

按照佛教规矩,信徒是禁止屠杀一切生物的,因此许多佛教徒都是素食者。但在泰国,和尚吃鱼吃肉并不触犯戒律,仅仅禁止他们亲手杀鱼和烹调鱼肉。另外,泰国人削发为僧,并非是看破红尘永不还俗,大多数和尚仍然与家人频频往返,朝夕相见,待过了一段时间还了心愿,同样可以还俗回家,务农经商,娶妻成亲,生儿育女。正因为如此,小乘佛教很容易在泰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几乎成为全民性的宗教信仰。

“斋僧行善”和“短期剃度”是泰国小乘佛教风俗地域特色的反映,已成为一种几乎没有多少了宗教色彩的普通民俗。

斋僧行善所谓“斋僧”就是“向僧人供奉斋食者”,和尚靠佛教徒布施食物生活,从而可一心向佛,不必为衣食担忧。这是小乘佛教中最基本的行善活动,在泰语中叫“添汶”。对于僧人来说,称其为“托钵化缘”,至今仍在东南亚的小乘佛教中保持。“化缘”,即僧侣向人求布施。佛教认为布施者与佛有缘,施主施食是积福积功德,和尚接受施舍是给众生一个积功德的机会,因此不应该将化缘视为“托钵乞讨”。多数泰国人也认为,僧人临门是一件喜事。一般人家见到僧人化缘,都会很高兴地双手合十后奉上饭菜,态度恭敬诚恳。

“斋僧行善”的做法相传源自佛陀时期。至今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佛陀在未成道前,在摩揭陀的芒果园暂住七日,拖钵化缘经王舍城,市民第一次见到和尚化缘,竞相施食。另一说是佛陀刚成道时,住在铁线子树园,有二名商人向佛陀奉献米糕,佛陀受之,遂成定制。这就是最早佛教中关于“斋僧行善”的传说。

在一般的乡镇,每天清晨,和尚们手持化缘钵,静静地走出寺庙,来到居民家门口时,此时就会有妇女或儿童把新鲜的饭菜放进他们的铜钵里。千百年来,这种“斋僧”已成了人们的一种习俗。而在泰北农村,和尚们却不出来化缘,他们在上午11点钟左右擂动大鼓,以此通知众人准备送饭菜到寺院斋僧。有的地区,则由村民分地段按期送饭菜到佛寺。每到黄昏时分,当地的主事人就会敲起竹梆,通知本地段居民准备斋僧。第二天清晨,妇女们就会挑着饭菜篮子去佛寺,把饭菜分别分到和尚的盘钵里。这种布施的目的,据说是为了“积善行,修来世”。

斋僧的形式有多种,如个人或集体斋僧,以及去佛寺或在家中斋僧等。此外,还有在佛日、节日、吉庆日的斋僧行善活动。斋僧时,施主要预先准备好饭菜,通常是米饭、荤菜、甜食等。有时还要准备水果和鲜花。施主见和尚前来就欠身合十施礼,双手将饭菜举至额前,小声祈祷,然后将其放入僧钵中,双手再合十,默默祈祷。斋僧过程中不许同和尚说话,也不许将饭菜撒在钵外,饭勺不能碰击铜钵,女子不能接触和尚。如有香烛、鲜花,男的交到和尚手中,女的放在铜钵盖上。如集体斋僧,和尚成群前来,给饭须平均,不得厚此薄彼。如去佛寺斋僧,通常和尚的饭钵已成排放好,为首的是大饭钵,象征佛祖的饭钵,施主把带来的饭菜依次放在铜钵里。

短期剃度短期剃度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徒的必经仪式,也是小乘佛教国家的一种民风。最早可追溯到700年前的素可泰王朝利太王时期。利太王是一位对佛学有着精深造诣的佛教徒,为了表示对佛教的虔诚,剃发短期出家,为帝王出家开了先河,也为民众成群剃度作了榜样。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剃度出家之风盛行于7~11岁的儿童中。

据考证,剃度仪式是从婆罗门教的“入门礼”演化而来的。在泰国,剃度皈依佛门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为之的,要有一定的条件,如年满20周岁,有一定的文化,没有欠债、传染病、精神病等。剃度的适龄青年,由父母带领,备齐香烛鲜花,去佛寺请求传戒师剃度。剃度的前一天,剃度者要斋僧,整装行李,接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剃度者被称为“那伽”。根据泰国民间传说,佛祖传道时,一条大蛇被佛祖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所感动,变做凡人剃度为僧。但没想到蛇入睡后,现出原形,被其他和尚发现后禀报佛祖。佛祖将其招来询问,它道出了原委。佛祖认为蛇是畜生不可剃度为僧,命它还俗。大蛇苦苦哀求,佛陀不允。于是大蛇恳求在佛门留下其名,佛陀允之,称“那伽”。从此,剃度者进入佛门前都叫做那伽。

正式进入佛门为僧,其礼节甚为隆重。当事男孩的家里除准备衣物用品外,还需准备一些礼佛奉师的物品。到入寺时期,由家人先将入寺男孩的头发剃光,然后出门遍辞亲友,并向亲友致词,请亲友宽释从前一切过失,然后才可戴僧帽、披白衣,入寺为僧。新僧到佛寺时,或骑马或乘专车,邀请亲邻少女,着艳丽盛装,手捧礼佛斋僧物品,列队送行,鼓乐先导。当送行队伍抵达佛寺后,要绕寺三周,站到寺门外,新僧才能下乘,同时撒财于地以济众人,然后入寺。新僧披长白布一条,携父母亲友同进佛堂参拜高僧,经过披袈裟、受戒、授衣钵、诵经等一系列仪式后,剃度者才正式成为和尚。凡属新僧人家,一般还要延僧祝福。其家的房屋四周用白纱线缠绕。第二天,新僧与师父一起回家,父母见子,不得以子相认,新僧在父母面前必须与众僧一样施礼。入寺新僧,少则三天或七天便可还俗,多则几年十几年,也有终生为僧的。人们剃度的目的多样复杂,如厌世嫉俗、坐禅养性、忏悔还愿等。但较多的剃度者是出于对父母的孝道和对佛的虔诚。泰国有句俗语:“儿子出家穿黄袍,父母死后升天堂。”形象地道出了剃度者的目的。

在泰国,不仅平民百姓的孩子需要剃度,就连尊贵的皇室太子也不例外。皇太子的剃度仪式具有特殊意义,这是王子迈向王位第一步的象征。皇家的剃度礼一般在宫廷属地的一座高山上举行。此山名叫吉落娑,象征婆罗门的圣山,是湿婆神栖身之所。皇室的剃度礼比一般百姓要隆重得多,剃发礼一般要持续三天。头两天由即将受礼的王子和国王一道焚香祭祀婆罗门诸神,直至第三天清晨,仪式才正式开始。王子穿着象征纯洁的白色衣裤,被拥上大厅的宝座,他的头发梳成五撮。国王首先向王子洒圣水表示祝福,然后用一把金剪刀剪去王子的三撮头发。余下的由两位年长的亲王剪去。最后,由国王服装部大臣剃光王子的脑袋。剃去头发后,化装成湿婆的国王带着王子向吉罗婆山攀登。到达山顶后,王子用山顶人工湖里的水净身,换上色彩艳丽的衣裳,父王授予王子一顶宝石皇冠。剃发礼最后的仪式夜晚在皇宫举行。王子行过剃发礼之后,便开始承担起国事,学习处理政务,也就不能像原先那样幼稚单纯,而是应该变得成熟而有责任感了。

同类推荐
  • 端午

    端午

    在传统节日中,端午是个大节,它的历史久远,传播广袤,节俗繁缛,内涵深广,旧时与年节、冬至并称“三节”。迄至于今,各地城乡仍有划龙船、吃粽子、挂菖蒲艾草等风俗活动。可以说,端午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也是风俗形成最复杂的节日。就岁时节令的研究来说,它的风俗意义比其他节日更为丰富。
  • 体育知多少

    体育知多少

    古代体育非常发达,种类繁多,竞赛激烈,很多情况下,不逊色于现在。但体育最初的来源,又是怎样的呢?体育是与人类的出现而一同出现的,古人采摘果实,捕捞鱼虾,都需要跳高,跳远等活动,由此产生了体育。并逐渐杨枝散叶,丰富化。如现在的足球,它最早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欧洲产物,事实上,它在中国民间流传很久,名为蹴鞠;唐朝时也出现了马球。该书在展现各种体育项目和活动的同时,也展现出这种古老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
  •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这是一本以少数民族故事为主的书籍,作者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家乡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汇聚成书,在保持原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加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将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本书分为哲学类、史学类、宗教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自然科学类六大类,并于每类之前介绍该类的“读书经”。全书在各种国学名著中都介绍该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现实意义以及阅读该书的方法。
热门推荐
  • 爱你一如初见

    爱你一如初见

    惜瑜,即使相隔了那么久的岁月再相遇,你在我的记忆里仍一如初见。我对你的爱,也从未改变。司木翰在海边看到独自流泪、对着大海呼唤的女孩藤西语,莫名地觉得她很亲切,此后随着交集的增多,他越来越肯定她就是自己十年来一直苦苦寻找的顾惜瑜。
  • 凰医废后

    凰医废后

    堂堂将军大小姐,不学女红学骑射,更有一双西医圣手。助心爱的他夺帝位、平内乱,谁料却换来后宫深处三年冷落禁锢!故人心死,恩宠不负,那就气死渣男,斗死小三!诀别皇宫,勾搭美男,过她的逍遥人生,快意恩仇!她就不信,她老爹是将军,前夫是皇帝,更有闵王朝第一首富做她的后台,开得起医馆,做得了老板,这样的三好女人没人要?可是,为什么前夫突然频频纠缠,美男身边危机重重,宫里宫外好戏连篇。她医得了人心,却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人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之非常类组员

    末世之非常类组员

    这是一个关于一只呆萌暴力妹纸,一只囧萌二货佣兵,一只吃货闷骚穿越杀手的囧囧有神的故事——这三个非正常人类组成的非正常小组居然在末世如鱼得水……
  • 龙组特工在都市

    龙组特工在都市

    十年之前,他是遭未婚妻算计,被踢出凌家的废材大少。带着寒心与不甘,离开了让他心痛的NJ市,幸好,遇到他人生贵人——龙组特工的创始人,风老。十年之后,锻造出国之利刃,ydl黑手党的幕后老板,龙组特工指导员,军衔中将。经历过无数次的生死考验、洗礼。风老下任务,前往他的故城NJ市保护一个研究超级药剂的女总裁,而这个女总裁竟然是十年前他的未婚妻,在国家任务面前,任何的私人恩怨都是小,凌晨奉命保护她。龙归故里,全职保镖。流氓中将,铁骨军人。官场风波,平步青云。骁勇善战,有我无敌。执掌花都,纵横都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商场战场,鹿死谁手?富可敌国,权势涛涛!
  • 异能萌少女的特殊旅程

    异能萌少女的特殊旅程

    爱恋之地,心之所定。血冥之门,仅吾心之所爱方能寻得。血冥,吸血鬼的家乡,异能?身世之谜?....种种疑问接踵而来,未知的阴谋正在悄悄酝酿,命运的齿轮无声息地转动.....
  • 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很多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以自己的成见来测度一切人、事、物。这本书的读者当中,仍有一些会坚信他们无法思考致富,因为他们的思考习惯已沉浸在贫穷、缺乏、失败和不如意之中。而无法自拔。本书就教读者转角思考遇到财富!
  • 诅咒传说

    诅咒传说

    因为怀念,所以祭奠。
  •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策风乱

    策风乱

    两个世间最强之人——因为一次水玉误闯,从此携手共度天下!她为他粉身碎骨,焚魂弃魄;他为她功力散尽,容颜尽毁。“你若想颠覆、搅乱整个世界,我陪你承受千古罪名,助你一统天下!”
  • 翻译名义

    翻译名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