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9100000020

第20章 地域偏见与刻板印象

地域偏见是一种从某种概念上来说要比以貌取人更为严重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地域偏见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从战国时期就有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时,被楚王当面讽刺齐国人都喜欢偷东西的记录。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思维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而有所改变,本地人和外地人、本省人和外省人、南方人和北方人等,互相之间都有些舆论上的偏见。有时候出了一个地方的负面新闻后,带有地域偏见的人就会评论:“看看,那地方的人就是那样,没什么奇怪的!”类似带有地域偏见和地域歧视的言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所谓“偏见”就是无视反面例证,所谓“歧视”就是区别对待,地域偏见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歧视。地域偏见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种现象。在欧洲,对犹太人的偏见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使犹太人族群受到了无数的迫害。而在美国,对有色人种的偏见一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才开始缓解。

地域偏见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一种刻板、片面的观念和错误倾向。这种偏见平常并不表现得很明显,也是看不见、摸不着存在着的,但在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不同人群之间产生暴力冲突。因此,这是一种必须受到重视的社会心理。

一些心理学家对地域偏见进行过研究证实。比如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进行过一个对上海人印象的调查,让上海籍的学生和外地的学生各自把他们心中“上海人”的形象写出来。统计用词后得到的结果和我们概念中社会对上海人的偏见非常一致。其中最经常出现的是“虚伪、小气、自私”等类型的代表小市民习气的词,同时也有“勤奋、能干”等正面的词。

这种“地域偏见”的心理为什么会如此普遍地存在?一是对对方的不了解,二是从众的心理。

地域偏见首先是人们膨胀的自我优越感的产物,它源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距。地区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地区之间因为资源的争夺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利益矛盾。地区差距和地区间的利益矛盾必然会反映在社会心理方面,使处于优势地区的人群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如果过度膨胀,就难免会产生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偏见。偏见还会让人产生一种“安全感”,即可以把一切无法解释的灾害或者错误归结于某个特定的人群的作恶上,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潜意识的推托、逃避的文化心理。持有偏见的人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希望和那些“坏人”、“丑恶”划清界限,借此来保持自己的“自尊”、“自信”,不去思考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缺点。

地域偏见也是人们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表现。现代社会信息量激增,普通人处于信息的旋涡之中,很容易丧失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对许多事物往往不做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盲目顺从大众的心理,形成集体的无意识。对一个个人的事例的评论往往会被夸张和扩大到对某个人群的判断,进而轻易把某个群体符号化、标签化地对待。

地域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不讲逻辑的表现,它和现代文明的公平、平等等理念也是相悖的,对被偏见者是不公平的,是缺乏正义的。比如对讲方言的蔑视、商店打出不卖某地货的牌子、招工单位声称不要某地人等现象都是不公的。任何一个社会,不要说发展,就稳定来讲公平也是起码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处于被偏见的境地,会给个人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甚至会使个人采取一些极端的报复行为;同样的,严重的偏见也会使得本来是个人的行为扩大为对整个人群的报复。事实上,真正有良好修养的人不但能够宽容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势,也能够宽容那些与自己有着相似缺点的人。

当然地域偏见也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印象,比如“四川人热情如火,上海人精明机灵,东北人豪爽阔气”等,都是正面的评价。但无论如何,这种把人按地域划分,并安上一个脸谱型的性格都是一种地域偏见。

比地域偏见范围更大的是“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带有片面、负面的色彩,并以此作为参照框架,主观认为这类人所有成员都符合这种看法。“刻板印象”是对社会团体最简单的认识,它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认识和交往。“刻板印象”还往往导致误解,“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并非事实,有时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有时是将某个群体套上某种特性,继而推断群体中所有的个人也具有这种特性而形成的。刻板印象有这么几种特征:

(1)对人不对事。刻板印象的对象是某一类人或某一个群体,比如“男人如何如何,女人又怎样怎样”。类似的还有对不同肤色人种的刻板印象,对不同国家居民的刻板印象,对不同职业的人的刻板印象,对不同出生年代的人的刻板印象等。

(2)超级大众脸。就是认为某群人普遍共有某些特征。比如刻板印象是“东北人都很霸道”,于是在生活中遇到一个东北人就会先把“霸道”的标签贴在他身上。更常见的例子是星座,比如“金牛座的人都很贪财”、“天秤座的人都很好色”等。

(3)下意识。心理学家认为“刻板印象”是人的一种大脑自动化加工的过程,是在进行理性思考之前就会自然而然、不经意间迅速产生的看法。比如在知道一个人是金牛座的瞬间,“这人很贪财”的印象就已经产生了。即使我们明白这种刻板印象是非理性的,但我们的理性思维依然是在刻板印象产生之后才出场的。

总结来说,刻板印象就是我们对某一类人所“具有”的特征的高度概括,而且这种想法往往是快速而自发完成的。正是因为刻板印象是非理性的、是下意识的,所以被宣传和广告广泛地利用。比如洗衣粉广告的场景是贤良的少妇给老公洗衣服,名车广告的场景是一位成功的男人开车载着美女兜风等。实际上这些都是迎合了人们心里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如此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以至于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很明显,刻板印象很容易“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心理学认为刻板印象是对于一个群体的有偏差的“过度概括”,明明人家不是,却因为属于某个群体而把人家硬生生地打上这些烙印。这种简单的概括归类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依据,只是一直以来人们以讹传讹的说法、媒体报道及自己与个别这一群体的人的亲身接触而强化了这种错误,逐渐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甚至认为是这个群体的人具有的特定性格。更严重的是,刻板印象还会引起种族仇恨,甚至导致战争和种族屠杀,历史上这样的悲剧层出不穷。

既然刻板印象那么不理性,甚至自己都无法完全控制,那我们能否改变它呢?心理学家认为还是有办法来缓解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去了解他们,如果你对某个群体有刻板印象,那么下决心去深入地接触他们,比如和那个群体的成员交朋友。心理学家把这称为“直接接触法”,在过去半个世纪被证实能非常有效地改变原本的刻板印象。比如你原本认为上海人很精明,可以试着去交个上海朋友,等你感受到这位上海朋友也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热情大方后,你原本的刻板印象就会弱化,并随着认识的深入而渐渐消失。

要是你没有机会认识上海人也没关系。你可以找个跟上海人接触很多的人交流看看。心理学家认为即使是这种通过“间接接触”了解到的外群体信息,也能够大大改变对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一个认识不少韩国人的朋友要是跟你常常说他的那些朋友的故事,或许你就会对韩国人这一群体有不同的观感。当然,和直接接触法不同,间接接触法导致的改变有好有坏,如果你朋友本身是个有严重偏见的人,那你接收到的就都是些过滤过的信息,你原本的刻板印象可能会更根深蒂固。

有心理学家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做了一系列心理测验,结果发现那些在实验前被提示过奥巴马名字的学生,他们对黑人的负面印象明显地比那些没被提示的学生弱。可见奥巴马当上美国总统这件事改变了不少人对黑人的偏见与刻板印象,心理学家戏称为“奥巴马效应”。实际上国内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同性恋题材的《断背山》以及那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的流行,就削弱了人们原本对同性恋者的负面刻板印象。

也许在将来,社会上人人都知道怎么讲逻辑,不再轻易地把接触的人“分门别类”地塞进我们臆想的条条框框里。我们不再通过一个人的衣着、发型、工作、汽车等这些外在因素来评价一个人,而是单纯地以这个人本身的内在价值来评价他。要想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只能从自己开始,停止以同样的方式评价自己,继而停止通过自己的臆想去评价他人,诚实、严厉又乐观地评价自己,继而诚实、客观、理性地评价周围的世界。

同类推荐
  •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男人更要讲逻辑、逻辑怎么个讲法、控制自己的非理性、理清话语中的概念、怎样的论据才可靠、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严密的推论等。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符号学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兰博传

    英雄联盟之兰博传

    以官方英雄联盟各个英雄背景为世界观。机械公敌-兰博为主角,讲述尤德尔人之间的故事,还有提莫、小炮、兰博三角恋的故事。和他们在加入战争学院之后和英雄们发生的故事。艾欧尼亚、德玛西亚、诺克萨斯、班德尔城、皮尔特沃夫、战争学院,这些在你们看来只是游戏的区名,而在小说里,这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强大势力。
  • 复兴中国

    复兴中国

    此书已暂停!------------------------老鸟新书《超级农场主》已经上传,欢迎大家阅读。谢谢大家的支持和谅解!
  • 随身携带异空间:仙家有泉

    随身携带异空间:仙家有泉

    穿越好,把马子泡美男,金银财宝手里攥。出天山入龙潭,绝世宝贝身上缠。逛魔山潜寒潭,中外历史听我侃。配角长的好,各个都往女主身上靠。
  • 俯首在雨季

    俯首在雨季

    染安辰,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选择忘记你。
  • 重生之1993

    重生之1993

    上一世,我一事无成,这一世,我主浮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重生类的小说就成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可能这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憾有关吧?每当夜深人静,或是郁郁不得志之时,心中总是会莫名的想起许多年少时的荒唐,也总是会想,若是当时能如何如何,现在,自己的命运只怕是大不相同吧?只可惜,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可吃,我们的人生也就是在无数的欢笑与遗憾中才变得真实。只是,既便已经不能再改变什么,至少,我们可以借着这淡淡的墨香,抚慰一下自己疲惫的心灵,也让这冰冷的世界能多几分天真的梦幻,多几分哪怕是虚幻的温暖。
  • 逆天求魔

    逆天求魔

    【顺天修仙,逆天求魔!】结婴失败的林风,重生回到刚入门派之时。带着百年苦修的记忆,带着生死战斗的经验,带着各种各样的功法秘籍,带着无数宝藏的地图,林风再一次屹立在这片大陆上。丹药、阵法、制符、炼器、驭兽、驱鬼……一个众人眼中的废柴,化身无所不能的天才!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必将逆转天地苍生的命运!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仅仅只是为了梦中的她!……哦,是她们!本书热血、幽默、暧昧、YY!有点萌,有点小猥琐!————余香rose————【逆天求魔】起点读者1群:216133912,欢迎读者,作者绕行。
  • 军火大亨

    军火大亨

    他表面只是个学生,暗地里却是人人畏惧的军火商,十四岁的他就开始接受特殊教育,跟着父亲出入世界军火商大会,他富可敌国,他心狠手辣,他就是雏鹰——付明。
  • The Doctor

    The Do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乌龙穿越:童真夫妻闹后宫

    乌龙穿越:童真夫妻闹后宫

    一场错误的枉死,一场乌龙的穿越。当IQ188的天才美女遇到腹黑霸气的君王时,如何上演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我跨越了千年的时空遇到你,只为寻找那份最初和最终的爱情```````
  • 监狱局长

    监狱局长

    监狱局长冉寒春曾经是负责监管改造的常务副局长田望鹿的部属,自从晋升监狱局党委书记后,大刀阔斧陆续将田望鹿的门生换掉,由此,冉寒春和田望鹿之间产生裂痕。突然有一天,接到检举信的冉寒春下令调查金狐监狱副监狱长戴学习,而戴学习是田望鹿得意门生之一,冉寒春和田望鹿的矛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