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4800000005

第5章 感觉

一、本章学习目的

1.明确感觉的种类及其在心理和生活中的意义;

2.掌握感觉的特性,理解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斯蒂文斯定律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感觉相互作用的规律;

3.了解视觉产生的过程及主要的视觉现象和视觉理论;

4.了解听觉产生的过程及听觉理论。

二、本章基本结构

三、本章学习要点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包括外部感觉(视、听、嗅、味、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平衡、内脏觉)。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最基本的信息,对机体内环境平衡及内外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2.分析器在内外环境刺激下产生的神经过程是各种感觉产生的基础。分析器由三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皮层及皮层下相关区域。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感受器将各种刺激都转化为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向脑传导,最终在皮层产生感觉。

3.在心理学史上,曾有心理学家就感觉的客观性提出过疑问,从而陷入不可知论。今天,人们完全澄清了这种错误观念,确认从感觉这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开始,及至最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是感觉的基本特性。人要产生感觉一是必须有感觉能力,二是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产生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叫感觉阈限,对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5.面对刺激,人要做两种最简单的判断,第一,探察刺激是否存在;第二,判断刺激的大小变化。因此,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又分为两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6.因为感觉阈限是人产生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量,这个刺激量的大小代表了人感受性的高低,两者成反比关系,所以感受性是靠感觉阈限来标志的。绝对感觉阈限是感觉从无到有所需的最小刺激量,这个值相对稳定,因而,绝对感受性是比较好测定的。差别感觉阈限是感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所需的最小刺激变化量,这个刺激量会随着原刺激量的不同而变化,因而,差别感受性是比较难测定的。德国心理学家韦伯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通过实验发现,人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取决于刺激的增减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即用一个比值代表人的差别感受性,称作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的最大贡献是可以用一个比值表示人的差别感受性。

7.在韦伯定律基础上,费希纳和斯蒂文斯各自提出了反映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试图根据刺激量确定所引起的感觉量。费希纳定律提出:感觉量(心理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斯蒂文斯定律提出:感觉量(心理量)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

8.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电磁波。这种可见光波可以来自太阳、灯光、火光等光源体,也可以来自本身不发光但能反射光源光的反光体。可见光波作用于人眼,首先经过眼球的折光装置会聚于视网膜,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锥体、棒体)接受光刺激并将光能转化为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经三级神经元终止于皮层视区,产生视觉。普肯耶现象说明了视网膜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感受强光和弱光的不同功能及其两者的“交接转化”过程。

9.皮层视区最终能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经历了传导过程、中枢过程对输入信息复杂的加工处理。神经元之间的聚合联系、视觉系统的反馈性调节、侧抑制、感受野都充分说明了这种复杂加工。

10.光波有强度、波长、纯度、空间分布、持续时间等基本特性。人的视觉系统在反映光的这些特性时,便产生了一系列视觉现象。明度觉是对光波强度的视觉反映;颜色觉(色调)是对光波波长的视觉反映;饱和度是对某种颜色纯杂程度的视觉反映;视觉对比与视敏度是对光波的空间分布的视觉反映;视觉后像、融合、掩蔽是对光波时间特性的视觉反映。

11.在明度觉中,视觉适应是由于强光或弱光刺激的持续作用而产生的人的光感受性降低或提高的现象。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12.颜色是人对光波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饱和度是对光波的物理属性即波长、强度和纯度的心理反映。颜色纺锤体表现了颜色三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13.颜色混合包括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是不同波长的光线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实现的混合,是一种相加过程;颜料混合是将若干种颜料混合之后作用于视觉系统引起的,所产生的色觉是若干种颜料相互吸收某些光波之后的反射光决定的,是一种相减过程。颜色混合的规律有互补律、间色律、代替律。

14.色觉理论试图说明色觉产生的生理机制。主要有托马斯?扬与赫尔姆霍兹的三色说,黑林的四色说,赫尔维奇等人的现代对立色理论。

15.视觉对比、视敏度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对比效应使人对物体间的明度差异、颜色差异感知的更为清晰。视敏度是视觉系统分辨微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16.视觉后像、闪光融合、视觉掩蔽是由光刺激的时间特性引起的视觉现象。视觉后像是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之后视觉暂时滞留的现象。闪光融合是人对达到一定频率的断续闪光产生融合的感觉。视觉掩蔽是在某一种时间条件下,对一闪光的觉察影响对另一闪光觉察的视觉现象。

17.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声波。人们对声波的频率、振幅、波形等物理属性的心理反映是音调、音响、音色。

18.光波作用于人耳,经外耳搜集声音,中耳放大声音到达内耳,内耳基底膜上的听觉感受器(毛细胞)将声波的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经三级神经元终止于皮层听区,产生听觉。

19.听觉理论试图解释人何以能对声波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感。主要理论有费尔德的频率理论,赫尔姆霍兹的共鸣理论,贝克亚西的行波理论,韦弗尔的神经齐射理论。

四、重点难点分析

1.关于感觉的客观性

19世纪初期,德国生理学家缪勒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感觉的特殊能量说。这种用“神经能”代替历史上“动物精气”、“活力”等神秘概念,并且对感觉生理机制的开创性研究,是对感官生理学的巨大贡献。但他以“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可以引起同一感觉,同一性质的刺激作用于不同感官会引起不同的感觉”为由,提出了感觉所反映的不是客观的外界事物,而只是反映了人自己感官的性质或状态的谬论。其学生赫尔姆霍兹虽然在视觉和听觉生理机制研究方面多有建树,但也坚持认为人们感知的不是外部事物本身,而是外部事物的“符号”,从而陷入不可知论。

现代感官生理学研究表明,各种感官,甚至这些感官的神经组织和细胞,都表现出“专化”现象,这正说明各种感官是在进化过程中对特定刺激长期适应的结果。对每一种感官,适宜的刺激只有一种,感官对适宜刺激具有最大的感受能力(如可见光对眼睛)。另外一些刺激,虽然也能引起某种感觉(如压力、电流对眼睛),但这种感觉是粗糙的;也有些刺激根本不能引起某一感官的感觉反映(如气味对眼睛)。所以,感官的专门化恰恰使人能够对特定的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映;同时,感觉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定向的可靠工具也证明人的感觉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韦伯定律及其意义

韦伯定律是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根据差别感受性的实验研究提出的一条定律。韦伯通过触觉重量实验发现:虽然人的差别感觉阈限是随着基础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但差别感觉阈限与基础刺激量的变化关系是有规律的,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公式表示为K=ΔI/I。

韦伯定律的提出有以下意义:

①使能比较方便地标志人的差别感受性;

②使人不同感觉道的差别感受性可比;

③使不同人同一感觉道的差别感受性的比较更为便利。

但韦伯定律只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有效。

3.费希纳定律与斯蒂文斯定律

①费希纳定律是直接建立在韦伯定律基础上的。它的基本假设是假定所有绝对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在主观感觉上都相等。由此出发,则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以用在绝对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来确定。于是,费希纳在感觉大小和刺激强度之间推导出一个数学公式,即

E=KlogI C

意即刺激量以几何级数增长,而感觉量以算术级数增长。

公式推导过程:

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感觉上都相等,

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用在绝对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来确定。

假设产生某一阈上感觉的刺激量为I1,在此基础上要提高一个感觉等级就需要将刺激量增加为I1(1 ΔI/I)。如果现在有一更大的刺激量I2,那么由I1到I2人们的感觉将提高多少等级?

如果要求由绝对感觉阈限到I2一共相当多少个感觉等级,还需加上由绝对阈限到I1的感觉增加量,算法同上,用C表示。所以得出公式:

E=K?logI C

②斯蒂文斯通过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刺激量以几何级数增长,感觉量以算术级数增长,认为费希纳定律只适用于部分刺激,而对于长度刺激、电刺激等则不适用。如:电刺激稍加一点,人的感觉就增加很多;而长度刺激则是增加多少,人的感觉也增加多少。经研究他发现无论何种刺激,人的感觉量都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公式表示为:

E=KInK和n――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

I――刺激量

E――感觉量

当n取正时,E>I,适用于电击例;当n取负时,则E<I,适用于明度例;当n取1时,则E=I,适用于长度例。

斯蒂文斯定律弥补了费希纳定律的不足,适用于更大范围。

4.感受野与侧抑制

是近年来视觉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

感受野:视觉神经系统某一水平的神经元只接受和处理来自视网膜特定区域的特定信息,这个视网膜特定区域就是某级神经元的感受野。神经系统分并交叉由低向高,各级神经元的感受野也越来越扩大化和一般化。大脑皮层最终形成的视觉是特征组合的结果,而不是网膜像有什么样的空间布局,传到脑子里还照样是什么样的空间布局。感受野是对视觉信息加工过程的深入探讨。

侧抑制:视觉系统从感受器到中枢各级水平不但有纵向联系,还存在有侧向作用,即同一水平相邻的神经元之间能够相互引起抑制,此称侧抑制。由于侧抑制的作用,一个神经元信息的传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信息输入,也取决于邻近神经元对它的影响。侧抑制可以较好地解释视觉轮廓的形成、同时对比、马赫带现象等。

5.普肯耶现象

普肯耶现象是捷克物理学家普肯耶提出的。他发现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人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60毫微米的光(黄绿色)感受性最高;但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05毫微米波长的光(蓝绿色)感受性最高。也就是说,在光亮度降低的情况下,最敏感的光波波长向偏短波方向移动。表明视觉由椎体细胞的明视觉向棒体细胞暗视觉转移。

6.色觉的三色说、四色说、对立色说

赫尔姆霍兹的三色说假定人的视网膜中有感红、感蓝、感绿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一种波长敏感。各种颜色经验就是由这三种感受器不同比例的活动而产生的。三色说能较好地说明颜色混合的事实,却不能解释红绿色盲者何以能产生黄色经验。

黑林的四色说假设视网膜存在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每对视素由于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使人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三对视素还可能同时活动,因此人不仅能产生红绿黄蓝的感觉,还能产生橙青紫等各种色觉。四色说能较好地解释红绿色盲产生黄色感觉的问题,还较好地说明了红―绿或黄―蓝为什么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颜色之中。

赫尔维奇的对立色理论将三色说与四色说统一起来,认为在网膜水平上是按三色说的方式对视觉信息进行编码的,在视觉系统较高级水平上是按四色说的方式对视觉信息进一步编码的。

7.听觉的频率说,共鸣说、行波说、神经齐射理论

费尔德的频率理论认为内耳基底膜与镫骨的振动频率是对应的关系。这种理论难以解释对高频声音的感知。

赫尔姆霍兹的共鸣理论认为声音振动频率与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有对应关系,不同长短的纤维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发生共鸣。这种理论仍难以解释人何以能接收那样广大频率范围的声音刺激。

贝克亚西的行波理论认为声波入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并使得某一部位的振幅达到最大值,这一部位感受声音的毛细胞激活率也最大,产生神经冲动向大脑传递声音频率的信息。行波理论成功地描述了500Hz以上声音的传导,但对500Hz以下的声音仍无法解释。

韦弗尔的神经齐射理论提出,对于低于400Hz的声音,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与声音频率是对应的;对于400Hz-5000Hz的声音,神经纤维将联合齐射,就可以反映频率较高的声音;声音超过5000Hz,行波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解释。

同类推荐
  •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国内微反应丛书陆续出版,微反应正在通过多种媒介与大众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应用微反应。面对大量的潜在读者群体,本书适时推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微反应、学会应用微反应。姜振宇所著《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为狭义微反应(市场销售火爆)。而《我的第一本微反应书》从广义微反应(包含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三部分内容)着手,结合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将广义微反应从生理机制到心理现象,再到外部行为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
  •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从案发,抓捕凶犯到法院宣判马加爵死型,引发了们诜我猜测、分析、评论、和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加爵的非逻辑性作案动机更成为人们尖注的集点,本书作者深入马加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学校及其相关部门,收集、采访了大理马加爵及其与之相关的原始资料,从心理学视野入手,通过其成长历程,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其杀人动机形成的非偶然性做了客观、理性的解答。同时对马加爵的作案动机提出了新观点并进一步对马加爵杀人动面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其人格缺陷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解读。 本书不仅仅对马加爵,而是通过对马加爵一案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本书对心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滚滚红尘中忙碌的人们在智慧中提升心灵修养、缓解生存压力、培养愉悦心态、享受智慧人生。
  • 食色心理学:怎样不被复杂的情感逼疯

    食色心理学:怎样不被复杂的情感逼疯

    本书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两性进化过程中的食色差异。揭露男人的底牌,女人纠结的根源。食和色,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千奇百怪的男女江湖,滚滚红尘的大千世界,从怪异到正常,从变态到常态,从惊奇到麻木,始终围绕食与色展开人性的画卷,构成一幅春色盎然的“食色江湖”图。这是一本异书,最原创的胡思乱想,最生动的管理学课堂,最通俗的经济学解读,淋漓尽致地剖析男女百态,毫无顾忌地笑谈世间情事,恣意妄为地痴论社会怪相,嬉笑怒骂地调侃婚恋情爱,剽悍露骨地挖掘各种根由。虽疯傻却精辟,虽痴妄却深刻,虽怪异却真挚,虽斯文却狠辣,虽偏僻却维新,不遗余力地揭示着食色规律……
  •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本套丛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套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本书为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亡灵禁地2:乾坤珠

    亡灵禁地2:乾坤珠

    当年,世界毁灭,于封将所有亲人装在乾坤珠里,丢进大海。十万年后,第二个纪元诞生。于封在幽冥圣地里得以重生。他的的记忆慢慢会觉醒,必须一步一步强大,找到传说中的亡灵禁地,救困在乾坤珠里的亲人。家族的恩怨,阴阳界的尔虞我诈,跨越两个世纪的情缘,在这里依依上演……
  • 鼻门

    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夜血歌

    黑夜血歌

    云天大陆,武道,兽道,术道三道为尊。大陆分极昼极夜两地,栖息着人魔两族。少年张皓,因魔性误杀挚爱,从而颓废。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个又一个故事后,少年再次拿起手中的长剑……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生古武之颜皇翻了总裁牌

    重生古武之颜皇翻了总裁牌

    "芭比,麻麻刚刚出去勾引渣男了!"邪气冲天的某宝大声说道,男人立即飞一样的出门,不久,一辆坦克驶到了一美丽妩媚的女人面前:"老婆,哪个软吊抢了你!,让他滚过来,老子保证不哄死他!!"女人一撩秀发,霸气道:"穆爱妃,我的事你也管?"男人死憋着身体的邪火,笑着说:"老婆,咱们回家爱妃哈,外面得时候给点面子,儿子说你去勾引,额,不,有男人勾引你,我来保护你的。"颜大美人随口道:"其实吧,我觉得隔壁老王长得和我家宝宝更像,我是不是搞错爹地了?!"男人哭笑不得:"老婆,老王他10年前因蛇经病去结扎了,咱们儿子那么英俊潇洒才不是那麻子的儿子,乖,咱们回家聊聊感情~""死鬼"老王:我怎么躺着也中枪啊
  •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女配之路

    末世女配之路

    陆娆一觉醒来,从末世后到了末世前这时她还没有被陆情推进丧尸堆……
  • 豪门错恋:冷少老公换心妻

    豪门错恋:冷少老公换心妻

    朱君雅,一个一直以来患有心脏病的女孩。一直渴望有一颗心来换掉她那颗不健康的心,终于有这个机会,她成功的做了心脏移植手术。但是换心手术成功的她却失去了初恋,被背叛,被抛弃。当她绝望的时候,另一个男人出现了,她以为是命中注定。雷之昊,深深的爱着一个女人。但是那个女人却因为交通意外去世,他将这个女人的心捐赠出去,让这个女人继续活下去。为了让这颗心留在自己身边,他找到了心脏移植的病患。使用手段将这个女人留在身边,他成功了,他们结婚了,这颗心永远的留在自己身边。只是这个女人查出了真相,她不再天真的,她不再相信雷之昊,却让雷之昊莫名的心痛
  • 傲天狂徒

    傲天狂徒

    何为真,何为假,何为善,何为恶?!一路染血,只为这轮回的尽头,有你的陪伴!
  • 浮生落羽

    浮生落羽

    此文为卿若语C群演绎记录,先将过往的记录送上,今后记录都会上传至此文。
  • 凤凰涅槃之豪门女神医

    凤凰涅槃之豪门女神医

    她,上官筱膤,不过只是个普通人家的独女。家庭分裂,父母离婚,导致她离家出走,一脚踏错,却是走进了神奇的神农世界!五年后的强势归来,继承神农,成为神医,却带着那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过是那被困于神农世界的魔界之主,一招错算,主仆契约已成,却是成了她的附属黑执事。从此唯她命是从,和她并肩在这个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是不知是谁先动了心底的那根情弦;不知是谁先步步沦陷;不知是谁为她守候,为她浴血奋战,从而打开那颗冰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