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3800000036

第36章 非女性化写作

最早读到潘小平的《城头变幻大王旗——文坛这两年》,发现潘小平对文学界的种种是非与争执,隔岸观火却居高临下,指点江山又大打出手,凌厉的个人意志和强硬的判断无不显示出一种尖锐和霸气。

我一直以为潘小平是一个棱角分明的男人。

在此之前潘小平的论文《归来的流放者——新时期小说十年批判》、《新时期小说的理性精神》等,对中国当代文学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与思考,更多地是建立在对中国当代文学整体驾驭后,将宏观把握和微观解剖结合起来进行逻辑整合与梳理,我以为这项工作本来就不是女人做的,女人应该研究服饰和化妆,还有一些感情上的事情,诸如王菲离婚那一天是不是天空万里无云。

等到我跟潘小平成为同事的时候,我才发现潘小平是一个素面朝天从不化妆的女性,而且,她对明星们的婚变一无所知。

“怎么会是一个女的?”我这样想的时候,就免不了与潘小平多了一些文学上的对话,因为我也曾在文学评论的边缘地带混过一段日子,共同的兴趣使我们有了一些共同话题。

后来,我们就有了一个聊天的小圈子,小圈子里聊的都是一些杞人忧天的事,形而上的话题和纯理性的表述方式使我们的聊天无疑具有了一种思想的品质,我们以理性的形式对抗礼崩乐坏无所适从的现实生活,并企图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精神出路。然而,我们在酒桌上茶楼里探讨的话题总是很难达到完整的理性统一。争吵是不可避免的。

潘小平比我们大几岁,又做过多年的大学老师,资格偏老,但我们都把她当同性待,再加上她一再扬言“喜欢来自于男人的思想挑战”,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多少绅士风度,常常争得面红耳赤。

但我们仍然尊称她“小平兄”。另一位以写思想随笔《冷言热语》一书而知名的朋友赵昂说:在小平兄的视线里,人只有理性与非理性、文化与非文化的界线,而没有男性与女性的区分。

潘小平是一个很随意、很马虎的人,她骑着经常被偷的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阳光下,丢三落四,男性手提包的拉链经常忘了拉上,有一次,她骑上车,两三千块钱源源不断地从包里飞出来,弄得许多人以为天上掉下票子来了。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包里有多少钱,多了少了,总是很糊涂。这倒不是她钱多,她就是这么一个粗枝大叶的人。

这可能与她十二岁开始当家有关,也许与她早年在艺校练过功有关,弗洛伊德也曾提到过童年经验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因此,潘小平这些童年经历在她身上表现出了男人的义气,还有一分豪气。她可以为朋友代写职称论文,也可以为朋友改写小说,还有形形色色的应景式的痛苦文字,只要是朋友找她的,想干的不想干的都接受了,她不会拒绝,也不会推托。说起这些事,潘小平总是说,“哎,没办法,我就这么一个人”,颇有点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的义气。喝酒开始的时候,潘小平不动声色,一旦遇到挑战,她会当仁不让,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油然而起。两年前,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陈浩增来合肥,我们喝酒的时候,陈浩增说他喝八两后将车从昌平开回北京,又快又稳,潘小平说她在河南曾放倒八个男的。两人较上了劲,一桌六个人喝了五瓶,当场将中青社的另一个编辑喝趴了,陈浩增也喝得找不到楼梯了,东倒西歪地不知道是如何离开酒店的。去年我去北京开会,在中青社安排的一次聚会上,陈浩增向我问起了潘小平,只说了一句,“潘小平厉害!”

所有的人都忘了,只记住了潘小平。我以为他更多的是记住了酒喝多了留下的惨痛教训。诸如此类的喝酒例子还有很多。

在这些义气和豪气之外,潘小平实际上是一个书卷气很浓的读书人,我最近看到了她写的一个自传《我的书斋生活》,自传中弥漫着宁静如水的气息,她把有书读看成生命的终极意义,她甚至公开说自己只是“一个读书人,而不是作家”。而且声称“做一个书斋文人,真好”。

然而放在读者面前的那近两百万字的散文、文化随笔、论文、小说又算什么呢?她在理论上的困惑无法解脱的时候,进而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这是一种矫枉过正。其实她的文字不仅是无罪的,而且是有尊严的,她在理性设计中要将散文由传统的“士大夫趣味”向“大众趣味”的转向也是无可厚非的,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理论设计和写作本身,而在于一个作家的属性。

潘小平本质上是一个具有理性能力的文化人,因此她在大众化通俗化写作的尝试中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她的写作指向了一个她自己理性设计的文化理想,即后现代文化对阅读的消费性需求,这种消费性需求就是她前两年一贯倡导的文字的“速朽”化呈现。为此,我们曾有过一些争论,反对将文字“速朽”并不是反对汹涌而来的后现代文化在中国正在发生的事实,而是反对将一个不属于“速朽”的作家交给这个“速朽”的时代。

潘小平并不属于写“速朽”文字的作家,如果做一些实证的话,我们可以从她的《季风来临》和《爱情这逃犯》这两本具有商业化写作倾向的书中足以看出,尽管潘小平对流行和时尚的生活采取了一种宽容甚至是认同的态度,但书中却更多地是表现出了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伦理崩溃的深刻忧虑,对不计后果活着的不安和担心,大量的理性分析与论述既指向了对喧嚣浮躁、跟着感觉走宽容的叙事,更指向了对重建感情秩序和理性逻辑的内在要求,我曾在一篇评论《季风来临》的文章中指出了她难逃“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情感归宿。

潘小平无法在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理性逻辑中与这个礼崩乐坏的世界进行更多的合作,她可以是这片风景里的一个游客,而不会成为一个实践者。

而真正让潘小平回归到自己属性的是《皖赋》、《文化徽州》这两部洋洋数万字的文化随笔以及随之出笼的电视专题片。她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大背景下,将安徽的文化历史大胆地划分为淮河文化圈、皖江文化圈和新安文化圈三个系列,并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发韧、继承、链接、发展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与判断上,潘小平以其理性的自信对传统的历史观、阶级观、价值观进行了大胆的修正和个人化的超越,从而实现了对安徽历史文化的一次哲学思考、一次文化定位、一次历史判断、一次人文关照、一次理性演绎。文化专题已成为潘小平独领风骚的另一个价值领域,这一领域与她早期做学术论文的领域形成了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上的对接,而这前后呼应就像一种轮回和宿命一样将潘小平牢牢地钉在属于她自己的价值坐标上,并因此获得了无法拒绝的荣誉和尊严。

潘小平在两极之间行走,她在大众阅读的写作中赢得的读者要比文化理性写作中拥有读者多得多,有报摊上曾发生过一个女孩向另一个女孩炫耀自己认识潘小平,搞得那位不认识潘小平的女孩竟无比自卑起来,足见大众写作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但潘小平的困惑也就在这里,当那些大众们以认识潘小平为荣的时候,她却又有些不安起来。

我想用卢那察尔斯基在《思想家和艺术家陀斯妥耶夫斯基》中的一段话作为《走近潘小平》的结尾:“对于他愿意相信的思想和感情,他没有真正的信心;他愿意推翻的东西,却是经常地、一再地激动他而且看来很像真理的东西;——因此,就他的主观方面说,他倒是很适于做他那个时代的骚乱状态的反映者、痛苦的但是符合需要的反映者。”

这样说,似乎有点晦涩,还是举一个例子吧!她用自己的理性拥抱着时尚和流行,但她一直拒绝口红;有时候衣服土得掉渣,有时候又穿一条骇人听闻的花裤子走过城市的目光和庄严的会场。这种矛盾使她永远也搞不懂手机的功能键,于是她最近又换了一个,但能否流利地使用,值得怀疑。

同类推荐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本书由“文学评论”、“学术评论”和“访谈及其他”三部分组成,理论、学术和记事色彩兼而有之。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末日最强幸存者

    末日最强幸存者

    在剑仙4不得意的杜华,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够卖掉账号离开剑仙4,杜华本以为自己陷入一段人生的低谷之中。但是“末日”这款绝对新颖的网游问世之后,不得不说确实说改变了杜华的命运。末日世界强者为尊,凭着自己超高的胆识和运道,看杜华一个人如何在末日世界中混得风生水起。单枪匹马灭仇家,末日途中泡萌妹,血虐各种变异兽,丧尸什么的,尽管来吧。一切尽在末日之最强幸存者。
  • 遇见火星女孩

    遇见火星女孩

    外号叫“小撒旦”的女生,有着假小子的外表和性格。她自小和邻居女孩玛莎感情深厚,而玛莎有巷奇特的身世。她在某个星星唱歌的夜晚,降临在养母的门口。美丽、乖巧又善解人意的玛莎。不仅得到了小撒旦的喜欢和依恋,而且深受养母及哥哥大郭的宠爱。可惜。玛莎在一个流星雨之夜忽然消失了,从此杳无昔信。玛莎离去一年之后,小撒旦的班里忽然来了一个新同学。她自称“火星girl”。火星女孩在很多地方与玛莎非常相似。这引起了小撤旦和大郭的注意。火星女孩最终也离大家而去,只留下同学们对她的无限怀念和惆怅……多年后,小撤旦和大郭都从大学毕业了。大郭成了一名航天员,登上了火星。在火星的奇异世界里,他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景象……
  • 普照禅师修心诀

    普照禅师修心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骷髅战士

    极品骷髅战士

    一个以成为伟大骷髅王为目标,引亿万骷髅兵征战天下的猥琐宅男,却每每无奈的冲锋陷阵战斗在最前线。一个只想拥有一块大大的领地,不愁吃、不愁穿,没事逗逗王子公主,泡泡天下美妞的穿越男,却悲哀的发现前面的都解决了,不过最关键的那截时软时硬,时长时短,伸缩如意的海绵体没了。当蓝翎褪尽衣衫,媚眼如丝时,星宿天仰天悲吼:“老子一定要进化,一定要进化…呜呜呜…贼老天,把我的小弟还我,我在也不敢装纯了!”全新的骷髅设定,双重精英领主进化,骷髅力量无极限!※骷髅Q群群号:73188243验证:骷髅※
  • 我的女友是白富美

    我的女友是白富美

    一代绝世狂修陨落,重生到了一名性格懦弱的大学生身上。拳打校外流氓,脚踢装X二代。与此同时,成熟美丽的邻家姐姐、高不可攀的富豪千金,还有清纯可人的美丽校花、全都纷至沓来。重生后的生活,很好很邪恶……
  • 富二代武当掌门

    富二代武当掌门

    富二代弟子杨明意外出了事故,脑袋被削去了一半,他的脑袋,被植入了高端科技的纳米技术“读卡器”替代;可复制!可扫描!可定位!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又是一次意外,他穿入了古代,既然是腰身一变,成了武当第七十八代掌门的门下种菜弟子流云飞?我顶你个肺的!大难不死,他认了!穿越也就罢了!既然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伙夫?好吧!种菜!喂猪!养鸡!既来之,则是安之!可是好日子才是刚刚开始没几天,武当,竟然要被灭门了?真是天雷滚滚!鬼哭狼嚎!且看富二代,如何玩转武当,风生水起......
  • 先婚后爱:初恋老公吃定你

    先婚后爱:初恋老公吃定你

    三年前,云言深爱郑宜良,却不得抛下他只身远赴海外。三年后,她终于回国,郑宜良却已视她为陌生人,不闻不问。她进入了他的公司,他百般刁难,处处责罚。如果这是对她半途放弃的惩罚,那么她奉陪。
  • 闪婚蜜爱:老公别乱来

    闪婚蜜爱:老公别乱来

    一场车祸将彼此不会交集的两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不顾她的挣扎,死死抓住她,她越挣扎他就越开心。直到有一天她说“我累了,离婚吧。”他才感到害怕,厚颜无耻的抱着她,他用尽一切只为圈住她,最终她还是沉沦深陷,看着他那狡黠笑意,才知道自己又上当了。
  • 辰醉锦年by沐霏安

    辰醉锦年by沐霏安

    这是一个温暖的爱情叙事,一个刺激的冒险故事。女主角锦晗穿越到了一个犹如世外桃源的时空,看到了现代没有的和平安乐,以为可以从此逍遥自在,但是身为宫主继承人的她不得不接受三个艰巨的任务,以得到花神的认可,于是同青梅竹马的书辰踏上了奇异的旅程。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旅程中,邂逅了很多各有渊源的人。本书参照了很多山海经的奇谈,带你和锦晗一同领略不一样的温馨故事。无论谁爱谁比较多,爱与被爱都是种幸福。
  • 泣世之魔教圣徒

    泣世之魔教圣徒

    我本无心斗天,我本小小学生,可世界之大却容不下我。天命所归?天佑何意,预以天斗。逆天而为。一个小小的学生知其身世,却招到族人的唾弃和鄙视甚至驱逐。族人冷视让他对世界失去了感情,成为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