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9100000009

第9章 文帝赐书汉越修好

公元前179年,吕后病死。丞相陈平、周勃等铲平吕党,实现了汉高祖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的遗愿。同年,陈平、周勃等迎立刘邦侧室之子代王刘恒为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

文帝即位后,重整朝纲,与民休息,同时准备继承刘邦时期对南越国的优抚政策,纠正吕后时期推行的“别异蛮夷”的错误政策,把处理南越关系作为一件大事亲自处理。

此时雄踞南方的赵佗似乎也看到了汉朝政治方针的变化,并预计到即将要发生的事,所以他通过驻扎在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上与南越国对峙的汉朝将领周灶主动联系汉文帝。赵佗的信今天我们已无法看到,但通过相关的史料,大概可以知道,他是主动向汉朝示好并提出了相关的政治要求和礼遇的:一是请求罢免驻守长沙国监视南越国的两位将军,二是归还赵佗认为属于南越国而实际控制在长沙王手上的领地,三是寻找赵佗在老家真定的兄弟及亲人。可以看出,赵佗是一个非常积极地争取外交主动的优秀的政治家。

汉文帝接到信后,随即派人修治了在真定的赵佗先人坟墓,交派专人看管,逢年过节让人祭拜。同时依赵佗所请,寻找赵佗的亲属,给予高官厚禄,还罢免了汉朝驻守长沙国的博阳侯陈濞将军。他以此作为外交先导,重新取用太中大夫陆贾,命其二次出使南越国。

陆贾的这一次出使比上一次要顺利得多。一方面是因为有上一次的交往基础以及赵佗对他惺惺相惜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他带来了一封汉文帝的书信。这封信堪称古今政治公文的典范,今天读来仍可以使我们想见两千年前的大汉皇帝“无天子之威,有常人之情”,立论公正,格调高远,以德服人的王者风范。

文帝一改汉高祖盛气凌人的态度,他开头称“皇帝谨问南越王,甚苦心劳意”,以平和友好的姿态取代君临属国的气势向赵佗致以问候。接着说:“我是高皇帝侧室之子,奉命守北藩于代(都城在今山西太原),道路遥远,愚钝闭塞,未尝与你交往。”这句话既坦承自己并非高祖的嫡子,又表明与吕后无血缘,有助于减轻赵佗对高后制裁的反感,且表明其藩国远离京城,没有卷入朝廷对南越国事务的纷争。又说:“高皇帝去世,惠帝即位,高后临朝听政,不幸有病,使国家的治理有违常规。”文帝将处理汉越关系不当的责任推到高后身上,继而又以高后有病为之解脱,其思虑之严密周全由此可见一斑。

在追述高后的亲信被清除,自己又被众臣推立为帝之后,文帝便理所当然地转入双方修复关系的主题:“听说你曾致信隆虑侯周灶,请求查访你的兄弟并且要求罢免在长沙国攻打南越的两位将军。我已根据你的请求,解除了将军博阳侯陈濞的职务;你在真定的亲兄弟,也已派人查访,并且还专门修治了你先人的坟墓。”文帝满足了赵佗的部分要求,既是让步,也是迫使赵佗称王(即不要称帝)的一个条件。

文帝对赵佗侵犯长沙国的边境,作了分析和劝说:“但是不久前你还在边境发兵,侵扰造成的灾害实在不小,使长沙国深受其苦,南郡更加厉害。汉军因此参战,对南越国也相当不利。双方士兵伤亡很大,从而使大量妇女守寡,子女丧父,父母孤独。你得到的只是一点点,而双方失去的却是巨大的,这实在是我不忍看到的事。”

关于南越国与长沙国的土地纠纷,文帝写道:“我曾就你的要求询问朝臣,大家都说你所要求的地盘是高皇帝划定的,属于长沙国的领地,我因此不能擅自改变。”同时,“朝廷上下都认为,夺取南越王你的领地不足以为大,夺得南越王你的财产也不足以为富”。在这里,汉文帝提出了南越国的北部疆界问题和极富创造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政治构想——“服岭以南,王自治之”。五岭以南的地方,你赵佗自己治理好就行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南越国开启了中国边疆区域自治之先河。

最后文帝指出了赵佗称帝和中央抗衡的关键问题:“你称号为帝,使一个国家两帝并立,而你称帝并没有报告朝廷取得公众的认可,你我之间由此将会引发争执(实则是战争),争而不让,仁者不为。我希望彼此抛弃前嫌,从今以后,永远像以前那样互通使节。”这一番话讲得很委婉,指出了赵佗称帝的不合理、不合法以及称帝的直接后果就是双方的战争,而汉朝是不希望走到这一步的,战则俱伤,和则两利,所以希望赵佗放弃称帝,汉朝也将不追究,互通使节,永远和好,千万不再祸害国家和岭南地区。

文帝让陆贾给赵佗送上禇衣五十件、中禇衣三十件和下禇衣二十件,还祝愿赵佗“听乐娱忧”,嘱咐他同邻国搞好关系,其实也就是希望赵佗继续执行“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也就是说,汉朝不仅希望赵佗称臣,还希望他把南方治理好。

赵佗对汉朝使者陆贾的第二次来访有何反应?《史记》《汉书》都这样简洁地写道:“陆贾至,南越王恐。”赵佗的“恐”从何来?无非是汉文帝绵里藏针,直击要害:赵佗公然称帝,于外交、于政治、于军事都将使他处于劣势。而赵佗又是如何化解这场外表平和、内里却波涛万丈的外交和政治危机的呢?

赵佗的选择十分明智。首先,他对陆贾表示愿意奉诏,永为汉的藩臣,同时对国内发布告宣称,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当今皇帝是贤明的天子,我也就因此去掉帝制及撤除黄屋左纛等称帝的装饰。

在这里,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提到赵佗的上文帝书。清代著名学者屈大均认为,岭南文章以赵佗为始。现将赵佗的回信全文照录如下:

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故粤吏也,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粤王,使为外臣,时内贡职。孝惠皇帝即位,义不忍绝,所以赐老夫者厚甚。高后自临用事,近细士,信谗臣,别异蛮夷,出令曰:“毋予蛮夷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与牝。”老夫处辟,马牛羊齿已长,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吏相与议曰:“今内不得振于汉,外亡以自高异。”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敢有害于天下也。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粤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臣,故敢发兵以伐其边。且南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羸,南面称王;东有闽粤,其众数千人,亦称王;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老夫故敢妄窃帝号,聊以自娱。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然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谨北面因使者献白璧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桂蠧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如果这封信是赵佗亲笔所写,则赵佗绝不只是一介武夫,而是深具文韬武略的智勇双全之人。

赵佗在回信中展示了他老练的政治家的本色,从外交上看丝毫不比汉文帝逊色。信中以“蛮夷大长”自称,又多次卖弄“老夫”字样。按《礼记》,七十岁以上方可称老夫。赵佗此时大概有七十岁了,且“抱孙焉”,而汉文帝此时不过是一个毛头小伙子。赵佗以自己的年老应对汉文帝的年轻,使自己在人伦道义上占有了优势;自称“蛮夷大长”又使自己的行为模式可以和中原的道德要求有所区分。而吕后利用经济制裁的策略对待南越国,挖了赵佗祖坟,无形中是把南越国作为与汉朝对峙平等的帝国,他赵佗变成不得已才自立为帝的。

至于汉文帝提到的攻打长沙国一事,对赵佗而言,其目的一是掠夺财富,二是转嫁南越国与中央帝国的矛盾。意谓:我怀疑长沙王在朝廷面前说我的坏话,挑拨我和朝廷之间的关系,我才攻打它,绝不是针对中央朝廷的。

对于称帝问题,赵佗则用更加巧妙、轻松甚至滑稽的笔调为自己辩解:南越国周边像西瓯、夜郎这一类的小国都称王,我一把年纪了,不屑与他们为伍,所以才私自用了帝号,聊以自娱自乐。当今天子您,真犯不着如此介意。一件如此重大的事件经赵佗的轻描淡写,便显得微不足道。

赵佗在为自己开脱的同时,还进行了巧妙的外交示威并借机表达对汉朝的忠心:我南越国城邑众多,地域广大,兵甲百万,但一直忠心北面事汉。为什么呢?因为我自己就是中原华夏之人,我不能违背我的先人啊!

一场重大的政治冲突在汉文帝和赵佗两个杰出的政治家的谈笑间轻易化解。这情景真是令后人神往,也不能不佩服两千年前政治中心和边缘的决策者的明智抉择。

汉越再一次修好,中原大地开始迎来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时期,边陲的南越国也开始了长足稳定的发展。

同类推荐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康熙传

    康熙传

    康熙是封建统治后期最为英明神勇的帝王,也是奠定了清朝几百年基础的最核心人物。本书描述了他的功绩、情感、遭遇、谋略、经历。
  • 圈子段子之民国陈光甫

    圈子段子之民国陈光甫

    陈光甫,是中国近代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是民国时期最卓越的银行家,属于民国历史上被忽略的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一个金融奇才,他为人十分有个性,熟悉专业,先后整理国家法币,与美国进行金融外交,维护了国家利益,他所创办的上海银行创造了我国近代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他被誉为“中国的摩根”,他对中国近代银行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崎岖坎坷,最终成就功业。他直到七十多岁还在国际间奔走,事迹具有传奇色彩。本书从陈光甫的重要商业活动、与外商、与政府、与商界周旋等各个方面,挖掘精彩的商界博弈故事,重现民国金融业的种种真相与角力。具有可读性与话题性。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逆世狂神

    逆世狂神

    吾要逆天而行,让这天再也不能遮蔽我的双眼,阻挡我的脚步,主宰我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苍天弃吾,吾宁成魔!
  • 海外扶余

    海外扶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地圣灵

    天地圣灵

    征伐莫名,卷起了圣战,四大家族,雄踞着疆场!万年岁月,弹指间,杀伐湮没,悠悠蹉跎,惊现天外来客,迷雾中的恶魔,大陆掀起了猜测。邪魅的血族,流传着亘古的传说;恐怖的亡灵,守候到千年的承诺,一切的等候是为了什么?事实的真相,需要一个一个摸索,华夏,星辰,六院,铺垫成一条复仇的血路!轻看血海,笑谈杀戮,结交华夏皇子,皇权争战,阴谋计策,心中自然流出。游走于真相,可事实存在于迷雾,拨开阴云,望见彩虹,暴雨过后阳光洒落在,传奇的圣灵大陆!
  • 当呆萌扑倒腹黑

    当呆萌扑倒腹黑

    “苏简。”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嗯?”真的是漫不经心。“明天有空吗?”嗯…那一丝的期待是掩饰不了的。“有啊,怎么了?”还是没听懂这货到底要干嘛。“明天我们去把证领了吧!”偷瞄。“好啊。”等等,他说什么??!!“叶锌辰!你唬我呢!”气愤。“没有,我这么爱你又怎么不会唬你呢?”安抚。“话是这么说不错,可是,我怎么觉得总有哪里怪怪的呢?”抬头,望他。“想不通就不要想了,乖,该去睡了,你熬夜我心疼。”瞧瞧!这话说的,我是那种会被美色诱惑的人吗!“那我先去睡了啊,晚安!”临了,还掂起脚凑上去亲了一口,才转身回房间。“呵,晚安!”叶锌辰看着她的背影道。“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
  • 重生之拈花二笑

    重生之拈花二笑

    情不在早晚,缘注定生死。春*色已尽,花退残红,空余暗香盈袖,痴情恨独舞清秋,留得来年,破茧成蝶,拈花一笑复重生,秋去冬来,梅寒霜冷,愿赴凤凰扑火中,焚尽情丝暗香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九天惊雷

    九天惊雷

    这是一个废材寻父杀仇的故事,这是一个魔法和元力所结合的大陆,这里只修源力,天地间本源之力。这是一个原本废材的主角靠着金手指强势崛起的故事,这是一个新手作者所描绘的世界,虽然文笔不是那么好,但是这个世界在作者眼里是真实的存在!九天魔宫困雷神,雷神之子觅仙身,腾天寻父惊雷起,九天咆哮惊雷神!(崽崽是新人,看到这惨淡成绩心里有些不舒服,希望各位大哥大姐,大叔大婶,大爷大娘们给予新人一些鼓励,崽崽在这里感激不尽,愿你们财源滚滚,寿比天齐,跪求支持!)
  • 美人谋:狂妃祸天下

    美人谋:狂妃祸天下

    她,是来自国家谍报部的异能特工7号,刮风下雨,火灾海啸,开锁盗宝,样样精通。他,只是一个质子,表面温懦,实则腹黑冷血,谈笑间可以将对手捏死。当现代异能特工穿越时空遇上他,化作了绕指柔;当蛰伏的帝星邂逅了她,成为了一捧沙。“傅乙桑,你丫再不滚,老娘要放火了——”忽然床一震,一个人形物被毫不客气的丢出敞篷外。士兵们默然地看着衣衫不整的老大,这已经是第n次发生的事。老大,您保重,小的们爱莫能助,得罪老大还能留全尸,得罪老大夫人可是连渣都剩不下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笑里藏道

    笑里藏道

    本书分为:日常生活的蠢行痴言、动物惹的祸、名人趣谈、罪犯的蠢行、哭笑不得、火灾与爆炸、如此对话、暴虎冯河、没顶之灾等内容。从生活中各细节中说明简单却有益的道理、忠告。
  • 痛苦是一颗珍珠(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痛苦是一颗珍珠(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