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7200000023

第23章 反思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中日双方在中国正面战场上进行的三次规模较大的作战。在这三次作战中,日军共投入兵力近30万人,伤亡9万人左右;国民党军队共投入兵力70多万人,伤亡13万人左右。从每次作战的具体情况来看:第一次作战,可以说双方是打成了平手,日军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国民党军队也未能取得如其宣传那样的大捷;第二次作战,日军基本达成作战目的,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第三次作战,日军显然是失败者,非但没有达到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目的,反而使己方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可以说,在整个长沙会战中,若就局部而言,日中双方在作战方面是各有胜负,中方的损失相对日方来说要多一些。但若就战略目的及战略全局而言,日方未能达成歼灭第9战区主力、进而迫使蒋介石政权妥协屈服的目的;第9战区虽然损失了一些兵力,但却基本上完成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赋予的保卫湘赣的任务,且给了日军以一定的打击。因而,从战略层次上讲,中方应是长沙会战的最终胜利者。

那么究竟该如何去看待长沙会战呢?这里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简要的分析。

一、关于双方的战略指导思想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正面战场上发生的具有各战役代表性特征的典型战例。就日方而言,在其侵占了广州、武汉以后,便调整了侵华战略,对国民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与此同时,其军事战略方针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在军事上“除发生特殊重大和必要的情况外,不再扩大占领地域”,不再以攻城掠地和抢夺物资为作战目的,而只以局部的战役进攻,来配合其政治、外交攻势,达成在全局上“不战而胜”解决中国事变的目的。当然,这种变化是由于日军力不从心造成的。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巩固其已取得的占领区,尽可能地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力量,便成了在华日军最主要的任务。因此,在长沙会战中,日军每次制定的作战目的都是以歼灭或击溃第9战区的主力、迫使国民政府妥协投降为主,而不以占领地区或掠夺财物为主;其每次制定的作战时间基本上都在两周左右,日军在作战中所携带的粮弹也就以此时间为参照。因此,每次作战,日军打到一定时候就撤回原防,这也是后来正面战场诸役中日军每每忽然未败先退的原因之所在(也有败了以后再退和战后不退的个别现象)。所以,从根本上说,日军每次作战后的撤退是由其战略指导思想决定的。

第9战区在长沙会战中基本上是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时所制定的第二期抗战军事战略为指导思想。保存实力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点。欧战爆发后,蒋介石认识到中日问题“实是世界问题之一环,只有与世界问题同时解决,才能获得彻底的解决。”所以,“静观时局,保存实力,待机而动”便成了蒋介石喊得最多的一句口号。实际上,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战略指导思想。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与日军决战,蒋介石甚至一度要求薛岳放弃长沙。因此,在长沙会战中,受保存实力这一思想的影响,第9战区每次作战都无法真正投入所有力量,且每次作战都是以防守为主,在战役中的各主要作战阶段,也多取守势,少有主动进攻,作战的主动权基本上操之于对方,这也是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上历次会战所具有的一个典型特征。

二、关于双方的战役指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是古今战争的通用原则。对于战役指挥者来说,此点尤为重要。

在长沙会战中,中日双方在战役指挥上均有值得反思之处。

从对敌情的判断来看。第一次长沙会战,冈村宁次对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估计过低,他甚至认为日军1个大队便可对付国民党军队1个师,同时也没有想到第9战区会投入35个师的兵力与其作战,从而造成日军“无功而返”。第二次长沙会战时,第9战区的统帅及高参们判断日军仍会从三路或两路进攻,继而做出三路迎敌的错误决定,造成兵力分散,没有形成防御的重点,从而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第三次长沙会战,阿南惟畿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主要也是由于判断失误造成的。他认为第9战区在刚经过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沉重打击后,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战斗力,这次作战,必然是不战自溃。因而在日军到达汨罗江一线后,阿南惟畿又独断决定进攻长沙,从而造成了作战的最终失败。日方在检讨这次作战失败的教训时也指出:日军“在思想上没有充分地把战斗力与战斗意志统一起来,错误重重,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造成这种结果的最大原因,在于错误地判断彼我战斗力量”。

从兵力使用上看。第一次长沙会战,冈村宁次分别从赣北、鄂南、湘北分兵三路进攻长沙,没能形成重点进攻即湘北主战场上相对优势的兵力,因而在与第9战区部队的较量中没能占得便宜。第二次长沙会战作战,阿南惟畿吸取了冈村宁次分兵使用的教训,集中全部力量于湘北,在战略的局部上形成了绝对优势;而第9战区则恰好相反,基本上仍在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平均使用力量,结果造成“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被动局面。会战开始后,第9战区分散使用兵力的错误仍在继续,面对日军强大的攻势,不是立即集结重兵一次性投入战斗,而是逐次添兵,将依次到达战场的各军,逐个用上去抵抗日军三四个师团的进攻,这无异于送羊入虎口,这也是第9战区在这次会战中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第三次长沙会战时,日军虽仍集中兵力用于湘北主战场,但第9战区也将主力全部集中于湘北方面,尤其是预先埋伏在长沙附近地区,从而形成了数倍于敌的优势力量,并最终对日军构成了包围态势。

从作战地区的选择来看。第一次长沙会战,冈村宁次在日军不断遭到伏击时即开始撤军,没有硬向长沙进攻,可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否则,此次作战的最后结局一定会对日军更加不利;第9战区虽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将决战地区选在长沙以北的福临辅、金井一带,但由于日军过早地撤退,并未能形成围歼日军的态势。第二次长沙会战时,薛岳将围歼日军的决战地带选择在汨罗江南岸。而从当时的战场形势来看,将汨罗江南岸作为决战地带显然有些过早。因为日军从新墙河推进至汨罗江一线才用了两三天时间,而且几乎未遭到任何有力的打击,其攻击势头还处在旺盛阶段,根本达不到疲敌及诱敌深入的效果。第三次长沙会战时,阿南惟畿原定的作战方案中只是攻击到达汨水一线时即结束作战。果真如此,日军也就不会遭到后来的惨败。但他后来在各方面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即独断决定向长沙追击,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失策。因为这样一来,日军的补给线便被拉长了,重武器也因道路被毁而无法全部运到长沙附近,同时还造成了其兵力的分散,既加剧了补给困难,又导致战斗力下降。薛岳则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将决战地区选择在长沙东南的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地带。这样,第9战区第一线兵团能依托各阵地逐次抵抗,给日军以相当的损耗和迟滞;长沙城守军又能顽强地坚守核心阵地,连续挫败日军的进攻,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既达到了疲敌、又达到了诱敌深入的目的,从而为第二线反击兵团在长沙外围合击日军创造了条件。

三、关于双方的战术及其运用

国民党军队在长沙会战中的战术指导思想基本上是:节节抵抗,诱敌深入,让开大路,集重兵于后方要地,待日军孤军深入、疲惫不堪之时,加以重兵围歼。实际上,国民党军不仅在长沙会战中,甚至在整个相持阶段的各战役中,也多采取此种战术。由于日军在总体上处于战略守势,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纠集大军展开全面攻势和作持久之斗,即使占领某些城镇也多无法固守,最后无论胜败与否都不得不撤回原防。

这种战术可以说是一种以“空间换兵力”的战术。它是国民政府军事当局根据保存实力的原则,利用日军无长久耐力的弱点及华中、华南地理特征所制定的较能符合战地实际的一种作战方法,国民党军队依此战术在对日军的作战中,有时也能取得不错的战果。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国民党军队采用这一战术正说明其在正面战场上抗日作战积极性的下降,不求主动进攻,但求防守自保。国民党军队采用的这一战术,从根本上说也是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确定的抗战第二期军事战略所决定的。

尽管这种以“空间换兵力”的战术对国民党军队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国民党军队在运用这种战术时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主要是由其整体战术素质不高所造成的。如在长沙会战中,每次临时配属给外单位指挥作战的部队在行动上很难与该单位的部队达到“步调一致”,不是不听指挥,就是联络不上,甚至有的部队为了保存实力,“隔岸观火”;多数官兵仍有呆守阵地的习惯,作战缺乏灵活性;中下级指挥官多不能适时捕捉战机,对于预备队、工兵、辎重部队等使用,也多不适当;部队撤退时,往往是直线后退,而且一退就很难再站稳脚跟,这样,反而冲乱了己方后线阵地,从而造成一种不可收拾的全面溃退局面;步炮难以协同,配属各部队之炮兵,多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等。

与国民党军队相比,日军的战术手段要灵活得多,也较为先进。如日军进攻时,常在正面用锥形突击,而从侧冀进行包抄;除以正规部队作战外,还利用“顺民”作向导,配备伪军及便衣队、骑兵钻隙迂回,扰乱国民党军队侧后,牵制国民党军队的调动,使国民党军队的纵深配备失去效用,并威胁国民党军队的后方各级指挥机关;注重步、骑、炮、空的协同作战,在进攻时,先行炮击,继以飞机轰炸,待守军阵地基本被摧毁后,再以步、骑兵突进;撤退时,各种非作战单位及步兵先行,以骑兵殿后,以飞机在空中掩护,从而使得国民党军队在追击时不敢太靠进日军,撤退的日军则趁机溜之大吉;常利用黄昏、拂晓或飞机轰炸之际,先以大刀队潜至国民党守军阵地附近,以机枪在后掩护,并就地呐喊,分散守军注意力,而其白刃部队,则乘机冲入守军阵地;偷袭强攻时,初则一点突破,继则到处钻隙,寻找守军弱点加以利用,终则几面合围;擅长山地战,虽对湘鄂赣交界一带的山地地形不熟悉,但作战中却常能避实就虚,攻击得法;惯用欺骗手段,常声东击西,迷惑国民党军队等等。

不过,就整体情况而言,日军在战术上却有一个其无法克服的弊端。日军在作战时,基本上是分散使用兵力,以大队为战术单位。进攻时,几个甚至1个大队便可对某个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合击。这样一来,其作战线必然板结不牢,薄弱点比比皆是。而处于内线的国民党军队,随时都可跳到外线去,任其作战计划再周详,也终难免兜空,从而就造成一种包围多歼灭少,击溃多俘获少的现象。防守时,日军通常以1个大队防守数处据点,往往容易被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若非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弱及协同不佳等失误,只怕小股日军没有多少能逃脱被全歼的命运。日军战术上的这种弱点,是由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日本以少兵临大国,战争的基本特点是:战场幅员辽阔,日军兵力单薄;同时,日军对其战斗力也颇为自负,1个大队便敢进攻国民党军队1个师甚至更多的兵力,由此也就注定了其战术上的上述弱点。对此,日军也常常感到苦恼。如其在1939年8月制定的《江南作战指导大纲》栏外有如下记述:“秘密:……(二)最近敌军逃跑很快,因此对战术和准备的保密有很大的重要性;(三)一般敌情乃所谓从对峙状态到发起攻势,须在最短时间内一举突破敌第一线,进入预定目标。此点第一线各兵团在编制、装备、战术上都须特别注意……”日军指挥机关虽绞尽脑汁,但终无法克服其自身的上述弱点。当然,就某次具体的战斗而言,日军也有集中相对优势兵力的时候,但从全局来看,日军大多数作战都是以少击众。

对于日军战术上的这种弱点,第9战区指挥机关似乎有所认识,并加以利用,但只是从消极方面利用——逃跑。而若能从积极方面利用,拈手便可抓到战机。如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日军上村支队4个大队孤军深入,当其于9月23日在营田登陆时,日军主力还在新墙河一线。直到27日,上村支队才与其主力取得联系。在这4天时间里,第9战区的指挥机关如能集中兵力围攻该支队,完全有机会解除第15集团军左翼的威胁。而事实上是,第9战区一接到营田失守的消息后,马上令第15集团军后撤。这样的例子在长沙会战中举不胜举。这也是由保存实力这一战略指导思想所决定的。

四、关于双方的战斗力

在战斗力方面,不需多说,日军显然要优于国民党军队。对此,日军也很自负。如其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后的总结中曾这样写道:“第11军以少数兵力果敢地进行作战,收到了很大战果。按兵力来说,可能被认为是冒险作战,但是当时第11军的作战课是根据中国军队以1个大队,可以和敌军1个师对抗的程度和战斗力量来判断的。当然和中国军队相比,我方有比较优势的航空兵力相助,炮兵力量一般也占优势。”在随后进行的两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在考虑作战所需投入的兵力数量时虽不再以1个大队来对抗国民党军1个师来计算,但顶多也只用2个大队来对抗国民党军队1个师来计算,由此也可看出日军的自负程度。

后来,日军对其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国民党军2个师的兵力进攻日军1个大队时,日军仍能确保各阵地的据点,但“无充分转向攻势的余力”;国民党军1个师进攻日军1个大队时,日军“则能抽调转用兵力,随时粉碎敌的攻势”;当日军1个大队据守阵地时,只要各个据点阵地未被国民党军炮兵等破坏,“虽受到绝对优势兵力的攻击,也可确保相当时间”。虽然这种比较未必完全准确,但大体上反映出了长沙会战中双方战斗力的差距。例如,日军在退却过程中,其小股部队虽常遭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围攻,但其多数最后仍能在空军或增援部队的救助下逃脱,从而使得国民党军队通常二三个师或更多的兵力也无法将1个大队甚至更小股的日军全部歼灭。

日军战斗力强,除了其自身的装备优于国民党军队外,其战斗素质总体上也高于国民党军队。这与其平时的教育、训练密不可分。特别是日本所谓的不成功即成仁的“武士道”精神,在当时的作战中对维系其战斗力仍起着重要作用,即使全部战死或宁愿自杀也绝不投降,这样的场面在长沙会战中也多有体现。

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不如日军,有多方面的因素。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兵员素质、教育训练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尽管第9战区当时有不少中央嫡系部队,甚至有几支国民党的“王牌”军,如第4军、第10军、第74军等,但其战斗力也不能说就完全胜过对方,何况这样的“王牌”军毕竟数量有限。至于其他部队,不是兵额不足,就是装备太落后,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装备都没有,仍以大刀、长矛等原始兵器与日军作战;多数官兵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在作战中不知道如何疏散、怎样利用地形地物以减少伤亡,不讲求伪装,不知道也不会打敌飞机;射击过早且盲目射击,不爱惜武器,随便丢弃装备;更有些中下级指挥官打起仗来连自己手里有多少兵都不知道,勇敢一点的不管怎样还知道指挥部队“给我顶住”或“给我冲”,贪生怕死之辈则一见日军撒腿就跑,有的甚至在大战来临之前即以各种理由离开部队,连战场都不敢上。

当然,事物总是辩证的,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我们不能因为说日军战斗力强,就处处都强,日军也有一些“软肋”,甚至是其无法克服的弊病,如一些官兵的厌战情绪增长,士气普遍不高等;对于国民党军队来说,也不能因为其存在着上述不良现象就完全否定了其战斗力。若是国民党军毫无战斗力,只怕日军也不会在作战中有那么多伤亡,长沙也未必能守得住,长沙会战的最终胜利也就不会属于第9战区。

五、关于双方的情报工作

情报工作在战争中历来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沙会战也不例外。

应该承认,国民党军队在情报工作方面远不及日军。第9战区在敌人内部没有情报来源,也没有空中侦察。落后的侦察工具和通讯手段使得第9战区在获取信息和传达命令等方面都显得有些迟缓,有时打了半天仗,还不知道对面的敌人究竟是谁,有多少兵力,其进攻目标是什么等等。而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9战区的作战命令更是几乎被日军悉数截获并破译,从而使其全部行动都被对方掌握得一清二楚,并最终导致了这次会战的失败。不过,第9战区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从被击毙的日军军官身上搜出的重要情报,却帮了其很大的忙。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中,预备第10师官兵从日军加藤大队长尸体上得到的关于日军各师团作战任务、携带弹药数目不足等重要情报,对第9战区实现在长沙城下围歼日军的计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军的情报工作是其在作战中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其在中国内部的间谍活动异常活跃,获取情报的手段也各种各样。在长沙会战前及作战过程中,日军多次利用汉奸、伪组织为其提供各种信息;同时用飞机、骑兵等各种手段进行侦察。对此,第9战区在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检讨中这样写道:日方会战前及会战中使用飞机、骑兵进行战略上之搜索侦察,并利用汉奸为坐探、密探,故其搜索侦察机关完善、情况易于明了;其通讯手段迅速周密,还特别善于使用军鸽、军犬、闪光等各种辅助通讯手段。不过,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情报工作也有失误,即如其在检讨中所说的那样:“我军推进到汨水一线,情报及兵站都没有充分准备,重庆军当时节节退避,我军完全跳入重庆军事先设置的陷阱而进行作战的。”情报工作的不到位也是导致其这次作战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关于长沙会战的意义

长沙会战,打破了日军歼灭第9战区主力、使国民政府屈服投降的幻想;牵制了日军的南方作战;保住了湘赣,给了日军以一定打击,动摇了日军“部分官兵必胜的信念”;提高了中国军队广大官兵的士气,增强了其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声望和地位,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影响范围很广,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卫强国的力量;长沙会战也为以后的抗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同类推荐
  •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作者:韦政通。2009-年8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发行。本书是台湾地区著名学者韦政通的代表作之一,阐述了从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各种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三千里江山应多娇

    三千里江山应多娇

    “历史可以改变?”“我们不能,但你可以改变!”“为什么是我?”“因为你是历史关键人!”“什么是历史关键人?”“就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人!”“历史上并没有我这个人物?”“有!但直到现在你才重要!”“历史上我本该死?”“是的,在十五分钟之前你就本该死了!”“但你们救了我。”“是的,我们需要你活着,需要你做一些最伟大的事情,比如改变历史!”“但我有什么能耐能够改变历史?”“蝴蝶一扇翅膀,就会掀起大西洋的一场风暴!”“我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件事?”“我们不知道!因为十五分钟前你已经改变了历史,未来都是不可知状态!”“……”
  • 南唐

    南唐

    “我管不了啊,”梁良向着那老和尚就是一刀狠狠劈去,“你知道吗?我管不了了!我已经管不了什么家国大义,什么黎民百姓!你这老秃驴为了这个天下愿意牺牲为江湖守路的江东流,愿意牺牲为文人挺脊梁的耿星火,可是我做不到,我不能为了这个狗屁天下牺牲我南唐五十万将士!”老和尚双手合十,接住了刀锋,叫了声佛号,“施主,还放不下吗?”“放你娘的狗屁,”梁良红了眼,脸色狰狞怒吼道,“这世间任他洪水滔天与我何干!我要守着这南唐,不是为她东武守国门,老子是在守着自己的家!犯我南唐者,杀无赦!”“南唐,五十万将士何在!”“在!”“拔刀!”
  • 明末铃医

    明末铃医

    李志轩,一个中医学院的学生。意外来到大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年。这一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作为伐明的檄文,发起萨尔浒之战。这一年,中国各地水、旱、蝗灾频繁,饥荒瘟疫严重,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面对父亲刚刚去逝,老母怯弱多病,小妹年幼无知;面对将近年关,家里仍然一贫如洗,无以度日;面对满清铁蹄入关,山河破碎;以铃医为起点,他开始了在明末的荆棘之旅……
  • 天下英雄刘玄德

    天下英雄刘玄德

    初平元年(公元一九零年),高唐县为黄巾所破,县令刘备逃依公孙瓒,随公孙瓒南破黄巾,西拒袁绍,后受命渡河南下击贼。雄起青州,休言天下无敌手;凌厉中原,方知世间有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
热门推荐
  • 茅山阴棺

    茅山阴棺

    新书《茅山之阴阳鬼医》火热连载中,求支持!毕业聚会喝醉后在酒店过夜,我恶作剧录音时却录下了不该录的东西。回到家后,父亲用看死人一般的眼神看着我。地下室那贴满红符的棺材里,总是传出诡异的笑声。我总觉得,那棺材里躺着的,是我的妈妈。原本不过是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我,却意外背上了复仇的使命。抓鬼除魔斗僵尸,夺宝走阴斩鬼帝。我,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背叛我的人是谁。==============================================================================本书已完结,新书《茅山之阴阳鬼医》已经正式发布,纵然笔名改为鬼哭老朽,欢迎读者们搜索阅读。书友群号:101702322。
  • 幻想女王

    幻想女王

    秉着“不想当厨师的司机不是好的造型师”的思想,鹭鹭果然从一个工厂食堂的飙车小妹打拼到大牌化妆品公司的首席造型师,眼看事业爱情双丰收,可是却陷入艰难的抉择……太多的如果都只是幻想。
  • 唯美exo爱恋

    唯美exo爱恋

    偶然的一次相遇让他们认识了对方,变成了欢喜冤家。再次相遇,又是一次偶然,这次偶然却变成了永远!【这篇文主勋鹿,此文为唯美爱情,初次写文,不喜勿喷!有建议提出来哦!】
  • 冷王霸宠之浴血成凰

    冷王霸宠之浴血成凰

    五年前,他和她之间有个约定。他离开之后,她的修炼灵脉被她的孪生姐姐所毁。五年后,他如约归来,她的孪生姐姐占有了她的身份。她,坠崖穿越,不再是那个以德抱怨的女子。他,对她的孪生姐姐言语轻柔,却对她冰冷又恶语相向。他,以各种恶劣的态度来掩饰对她的爱。却又在她的通透中无处循形!.“为何演戏?你在掩饰什么?又在害怕什么?”“尼玛,你把灵脉废了,重新回到一阶,你试试看啊,你试试看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龙神天巫

    龙神天巫

    这一天,神秘的少年自十万大山中走出…同一日,九天之上,移星换月,乾坤倒转,五行归一…这个世界,遵循着最为古老的秩序法则…少年追循着祖巫足迹,一步步崛起,战百族、斗异域、闯古路,杀便九天十地,成就龙神天巫!
  • 腹黑三小姐太酷炫

    腹黑三小姐太酷炫

    她是异能者,意念一动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东西,穿越重生到废柴小姐身上后,韬光养晦,扮猪吃虎,收仙兽,炼顶级丹药,受万民敬仰,一国之君在她面前也不敢放肆!天才们,遇到天赋妖孽的她,通通只有仰望的份!
  • 王牌透视

    王牌透视

    昔日强者丁逸回归都市,偶得神秘玉佩,超强五感异能再度觉醒!清纯萝莉,邻家少女,熟女御姐,傲娇女神,通通都到碗里来。”美女,这件衣服款式很不错哦……嘿嘿,我说的是内衣。“
  • 创业实战指南:初创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

    创业实战指南:初创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

    《创业实战指南:初创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不是一本讲具体操作方法的书,因为没有一种方法会适用于所有企业。《创业实战指南:初创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试图分析创办企业面临各种基本问题时应当具有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树立起来了,方法自然会衍生出来。
  • 生财有道之欢脱世子妃

    生财有道之欢脱世子妃

    重活一世,她发誓,要做一个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主义五好女青年,亲人是宝,病夫是爷,银两钞票是心头好,上辈子的风流奸夫是狗尾巴草。先卖化妆品,再教健身操,前凸后翘领新潮,饭馆酒楼紧随后。黄金白银哗哗来,赚钱驭夫两不误,古语有云,一切不以玩乐为目的的穿越都是耍流氓。病夫婉言拒婚怎么办?三十六计攻心为上。奸夫垂涎怎么办?小鬼捣乱怎么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先还一针!
  • 神之翅

    神之翅

    一个家族少年,不甘愿被人掌控,一次闲逛,却遇到生死危机,岂料九死一生之中,获得逆天机缘,改变了命运,改变了一切。为躲避追杀者,少年一步步开始游历,却也在磨砺中逐渐成长,也一点点的将这一切都给掌控,并且摸索到了世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