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5800000046

第46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著名女作家戴厚英“积五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深感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便是安心。心无安顿处,心无安时,才是人生最大的苦恼”。诚然,学习要安心,工作要安心,写作要安心,生活要安心。每天的平凡生活,也是你的安心使然。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安心。

只有心安,才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凝聚意念,才能做成每一件事。《遗教经》中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若不安,怎能置心一处?神不守舍,心慌意乱,别说做事,日常生活也无法正常过,生活就不是生活了。戴厚英对于人的不能“安心”,是有过深切体验的。“一颗心几时真正‘安’过?”这是她“五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

恩怨、爱恨、惶恐、彷徨、追求、失落,走马灯似地充填着生活,无安心之时,亦无安心之人。她说得深刻极了,心,“时而膨胀得不知天高地厚,时而紧缩得一粒灰尘便觉得疼痛难熬。还有那视听见闻,时时侵入心地”,叫你永无安宁之日,你“不得不把一颗心闭了又开,开了又闭,然而,开了是昏,闭了是暗,又哪有清静澄明的境地?”她说自己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那只鸟儿,只有飞,不能停。据说,世上有一种鸟,生来就没有脚,所以它只能在空中不停地飞呀,飞呀,累了,就在风里睡。它注定这辈子不停地飞。在它的一生中,仅停下来过一次,也就是最后的一次,即是它精疲力竭、活活被累死的时候。戴厚英多么像这只无脚的鸟,真的不知道哪一天才会停止飞行,“直到有一天(人们怎会忘记这一天,也就是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她于家中被求助于她的乡人杀害)力尽气绝,从天上掉下来,落在不知哪一张网里,或者流于江河,掩于污泥”。对于这种人生的实相,佛教看得非常透彻的,而且还知道人生的孤独、痛苦和无常的根源在于爱欲。有一天,她忽然从佛经中发现了人生悲剧的实质:“人在爱欲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这是何等地触目惊心。诚然,这是人生苦的本源,也是一种完全彻底的孤独。

人要安心,靠的是自己征服自己的妄念、自己的妄心,也就是皈依自己的“真心”。《达摩血脉论》中云:“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那么,如何才能证得真心?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们:“于一切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佛的道理,是如此深刻,而没有丝毫的谬误。

“她感到一个人行善,不应是以来世的奖赏作为期盼;同样,一个人不作恶,也不应是害怕来世的惩罚。”(林国良《记作家戴厚英最后的精神历程》)人死之后,灵魂到底有没有呢?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害怕死后的惩罚,换言之就是想获得几许心安而已。殊不知,戴厚英也问过祥林嫂问过的问题,而她的回答却是另辟蹊径,是因为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精神上的“彼岸”,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副“心药方”。

“人为了摆脱现世的烦恼、死亡的畏惧,罪恶的纠缠,才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彼岸’,给人以约制,也给人以希冀。可是现在我却相信,‘彼岸’是固有的。是人们在俗世的生活中遗忘了它,才有少数神性未泯的人降落人间给人们以提醒和警戒,教人们站到‘彼岸’去反省一下自己。”“想到真有一个‘彼岸’在,我变得轻松起来。因为心灵有了更为流沛持久的动力。”

(《灵魂到底有没有呢?》)这些充满灵性文字的发散,不仅是作者对佛理的修证颖悟,更在于她对人性的复归、神性的再现的呼唤与企望,灵魂深处那颗“无安顿处”的心的皈依。

“可是,打开的心灵已经无法关闭,我实在不忍心在真实的智慧前转身离去。”这是作者在文中真性情的流露。的确,佛教思想确实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与大学问。它的文化本质是人生的自我觉悟,而绝非流行于世俗民间的祈求、烧香、拜忏或祈升西天。由此,戴厚英彻底改变了过去她对佛教的不成熟的看法。

见仁见智,东西异说,即使在中国以儒释道为主干的精神文化中也不乏众说纷纭,异彩纷呈。诚然,戴厚英不是简单的皈依佛门,也不是忘怀世间、但求山林息影的个人独善,更非万念俱灰、毫无人生意气的枯坐蒲团。而是“我梦见自己走在一条河边,河很宽,岸也很宽。河水静,我也静。多少年过去,梦境依然鲜活,因为我一直没有明白那是一条什么河,何以无人迹声音,又无水纹波涛?现在,我却突然找到了解梦的钥匙,那不就是我和我的影子吗?那河是我的自性,那岸上走着的就是离开了自性的影子。我何不将影子抛进河里,化为河水,与河融为一体?那样,河也不见、我也不见、岸也不见了。便不需要再寻找什么,不要船,不要桥,不要救生衣。我在河里,河在我里,宁静浩渺,川流不息,岂不就是大自在了?想到这里,泪如泉涌,心大欢喜,一连声地念‘南无阿弥陀佛’,数十声,数百声,无暇去计”(《结缘雪窦寺》)。这就是她结缘雪窦寺之后的宁静心境,与她多年前反复做的梦相通,是寻觅人生大自在的独特体验。此时此刻,怎不使我想起余秋雨先生曾在其《文化苦旅》一篇文章中谈及李叔同时,深以为李叔同的出家为僧,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尴尬。那么,戴厚英之学佛与信佛,抑或是人道主义的一大尴尬么?寻觅这一答案,绝非简易之事。尤其不要轻易地猝下结论。

在文章最后,戴厚英真诚地写道:“过去一想到受过的挫折就心潮起伏,满腹委屈,如今却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挫折灾难都是因缘成就,该来的已来,该去的已去。当来当去的,亦将自然来去,无用等待,亦不需躲避。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悟与迷的区别大概就在这里吧,她说得真好,“天地间永远是有风有雨,但不再凄惶,不再畏惧,因为总相信自己能够在风雨流变中保持住一方不动的净土,即一颗为信仰浸润烛照的心地”。

“此心安处是吾乡”。乡在何处?乡在心安处,即是在风雨流变中保持住一方不动的净土,一颗为信仰浸润烛照的心地。

渊注院叶安心曳载于叶人道与佛缘曳一书,戴厚英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同类推荐
  •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活在当下最美:把握当下,过幸福人生

    活在当下最美:把握当下,过幸福人生

    在纷扰复杂的社会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平和的心境有—个好方法一活在当下!该工作时就工作,该休息时就休息,放下过去的烦恼,摒弃未来的忧思,全身心地投入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并坦然地接受它、享受它,才是生活的大智慧!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尚未发生。只有当下才是最为真实的。它承载着过去,连接着未来。只有把握当下,才能纠正过去的偏差,汲取此时的力量,创造未来的辉煌,让人生变得丰盈而美好!本书从大众心理和生活哲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活在当下的重要性和方法。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把握当下,享受当下,从容不迫地面对生活!
  •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学习中国式的处世方法。在为人处世方面,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这些相通的点汇聚起来,编者们总结了六个方面:心态、人缘、尺度、智慧、价值和品行等。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勾勒出了成功人士的处世格言。
  •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舞台上璀璨夺目的舞者,到美容美发行业的老板,再到巨海教育集团的金牌讲师,三次的人生转折,三次的选择与放弃,秦以金都在涅槃中华丽绽放,世事如棋,需要选择和放弃的太多,而人生的苦楚,正源于不会正确选择,不懂勇敢放弃。
  • 《坛经》的人生智慧

    《坛经》的人生智慧

    《坛经》是中国人的心灵书。六祖慧能是草根人生通过学习和奋斗获得大成就,成大事的经典榜样。《坛经》的本质在于解决人生的最大问题,即解决心灵的迷雾,让身心返回幸福的本源。《坛经的人生智慧》除对原文的精注精译外。每一篇解读,事例生动,行文优美,实为一篇篇美文,有独特的启发价值和实用性。《坛经的人生智慧》由张绍民编著。
热门推荐
  • 四人组

    四人组

    异能无所不能?真理?答案?现实?无缘?一切?
  • 强者傲骨

    强者傲骨

    你听说过上仙的“成仙志”吗?听说过天仙的“道心不死”吗?听说过魔仙的“成王败寇”吗?那就更没听过真仙的“强者傲骨”了。拿着被无良和尚忽悠的名人故事录,极品宅男一脸不屑的向别人吹嘘道,从来没有想到,这部名人故事录,最终让他也踏上强者之路。
  • 万古天穹

    万古天穹

    天地大道,唯吾独尊。万古血神。一个小家族的少年,无意间破开尘封万古的封印,一块神秘的玉佩,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 湮末之日

    湮末之日

    如果每一秒都被穿胸破腹般的疼痛折磨着,这个人能活下去吗?一个邪恶的诅咒,一段丧家之恨,一场永不停息的折磨,一名幸存者……为了找到仇人的踪迹,孟衍堕入更深的黑暗之中,冷酷的凝视着,化为最恐怖的传说。
  • 华严经义海百门

    华严经义海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渡心》

    《渡心》

    琉璃紫色眸做引,七窍玲珑心入药,上古秘法,逆天之行,可使入冥河之魂魄归位,每日一碗心头血,如此三年,便可活死人。淳于十三年十月二十七,七姑姑把我带到了黄泉阁,至此,幻眸者重现江湖。淳于三十年,我嫁与楚中第一公子。红衣似血,我爱上的不过是一个谎言。佛语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有一双能看透世间所有虚幻的眼睛,可我,却是个瞎子。
  • 王妃神动天下

    王妃神动天下

    精神灵石虽神奇,只有一半莫大意,巧用力量治病患,别把自己搭进去。身为精神科医生的蓝若水时刻谨记老教授不能直视的名言,然后就大意的用错了……而且,还真的把自己搭进去了,因为她穿越了!莫不是得到了灵石的召唤?但为何这灵石第一次召唤,就让她看了个美男王爷雕塑呢?还不穿衣服!恩,这灵石……果然懂我也!不过为啥一觉醒来这雕塑会动?还从此就找上了麻烦?妈妈快救我,我要回现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惹火娇羞小妻

    惹火娇羞小妻

    女人三分讶异七分娇羞,垂眸揪被,万分纠结,男人抿唇浅笑,好整以瑕。他光芒四溢却不近女色,不近女色却又独宠一人,将她护于心尖之上;这是一个“妻要从小养成”的故事,这里没有要死要活的虐,这里只有甜蜜蜜的宠。
  •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读完这本书后你或许会发现,原来天文学自古以来就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文学早已经和其他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不断发展着的天文学,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天体世界的认识,而且给人类的各种“传统”观念以巨大的冲击。过去认为是正确无疑的,后来竟成了错误的;昨天认为是荒唐可笑的,今天竟然成了合理的;过去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或不可能做到的事,科学家竟把它成了现实。
  • 一往情深

    一往情深

    用力的感觉就是藕断丝连的生死拉扯,费尽心思的满满套路,这些年我和你一直搀扶着向前奔跑,却始终在偏离彼此的轨道,几年前的幻想,几年后的原谅,为了一张脸养一身伤。秦言:今年我不想再做你的“闺蜜”了,我想做你的爱人。林欣:我并非没有爱过你,原来人真的会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在我眼里你配得上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而我不过是一朵浑身长着刺的野玫瑰,一旦靠近就会被扎得体无完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