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5500000030

第30章 “扩大战争”派据上风

1937年8月8日,侵入北平前门大街的日本侵略军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内阁和统帅部在如何解决事变以及在对华战争的未来发展等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主要有“不扩大”与“扩大”两派。持“不扩大”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曾经与极垣征四郎一起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日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和他的部下——战争指导课课长河边虎四郎、主任参谋崛场一雄等人。相比之下,“扩大派”的阵容要比“不扩大派”强大得多。陆军大臣杉山元、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朝鲜军司令官小矾国昭和中国驻屯军的决策层与少壮派,都是强烈主张扩大侵略的。  其实,不扩大派并不反对侵略中国,他们与扩大派的分歧在于什么时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日本最为有利。石原等人认为,日本对外扩张的主要对手是苏联,若拿出很大兵力对华作战,势必影响对苏备战。中国已经是统一的中国,日本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很有可能陷入长期作战的泥潭,对日本不利。不扩大派的担心后来被侵华战争的实际所证明。这说明,石原一伙是比较明智的法西斯分子。  扩大派是一帮好战的自大狂。他们相信“对中国只需拔刀威胁一下,它就会屈服”;“征服中国只需要1个师团,3艘巡洋舰”;“最大限度,通过一次保定会战,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杉山元踌躇满志地在天皇面前吹牛说:“如果一次派出大量部队,事变大约用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解决。”小矾国昭则到处鼓吹“要利用这一时机,推行治理中国的雄图”。  7月11日,日本天皇委任日军教育总监部部长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患重病的田代皖一郎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同日,日本政府在华北局势趋向缓和的情况下,作出了派兵华北的决策,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l、第11旅团,朝鲜军第20师团,航空队及若干特种兵就近开赴北平、天津。这意味着“卢沟桥事变”不可避免地走向扩大和升级。  “七。七事变“发生几小时后,日本按计划从山海关、通县、天津等地调兵千余名增援。  16日即调动10万陆军来华;  17日,东京“五相会议”,又议决动员侵华日军40万。以东条英机为参谋长的关东军,捷足先登,北宁路每天都有满载关东军的兵车自东北络绎开进关内,从海道送来的大批日军也由塘沽口紧急登陆,热河省的日军也经古北口开至北平近郊。  在空军方面,日本除了集结在天津东局子飞机场的飞机以外,还在塘沽附近修筑了空军基地,每天派出飞机在北平上空和平汉路沿线侦察。  日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关于华北用兵时的对 华战争指导纲要》,规定战争初期“以惩罚并击溃29军”,完全占领华北为目的。再与中央军作战,“通过全面战争求得对华问题的彻底解决”。要求日军速战速决,“防止蒋政权西遁,迫其投降”。扩大战争的方法,则由日本“天津驻军在当地递交最后通牒,开始作战行动”。  20日,日军撕毁口头协议,炮击宛平城、卢沟桥,进犯大红门。  21日,日军炮击宛平县城及长辛店一带,25、26日,炮击廊坊。同时,日军分乘30余辆汽车,企图从北平广安门外冲进城内。28日,日军猛攻南苑和北苑,并以飞机轮番轰炸。  25日,日军突然袭击廊坊,飞机狂炸,38师守军被迫撤退。到7月26日,日军增兵已达10万人左右,便兵分三路围攻北平:第一路,关东军酒井、铃木两个混成旅团由热河向北平北侧进攻;第二路,由朝鲜调来的第20师团(师团长为川岸文三郎)向北平南侧进攻;第三路,以华北驻军河边旅团为基干,向北平东侧进攻。  另有从日本国内调来的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配合海军进攻天津。此外,在日本国内尚有个师团择机而动。  26日香月清司向宋哲元下最后通牒,要求驻守卢沟桥及北平各地的29军必须于28日完全撤退,否则日军将自由行动。实际上日军已切断了平津交通,从廊坊进攻团河、黄村、通县、南苑,又挑起广安门事件。天上飞机,地面坦克,掩护狂暴的日兵冲杀。日寇按预定计划发动了全面战争。  7月26日晚广安门战斗刚刚停止,日本“中国屯军”便于当晚10时20分下达了攻击中国第29军的作战命令。命令的要点如下:  1、日军于7月27日正午开始攻击。  2、在廊坊及天津的第20师团主力在团河村(北平南约15公里)附近集结,与位于马驹桥(北平东南约15公里)的一部协同进玫南苑。  3、中国驻屯步兵旅团主力从丰台向南苑兵营北端方向进攻,在通州的该旅团步兵第2联队向南苑东北端方向进攻,至11时进人北平——马驹桥一线,听候旅团长指挥。  4、北平警备队保护北平侨民。  5、独立混成第11旅团(在高丽营)从卫窑(北平北约16公里)附近攻占西苑,然后进至永定河一线。  6、独立混成第1旅团(在顺义)从沙河镇方向向永定河一线攻击。  7、军预备队(第20师团的步兵3个大队)位于天津。  8、集成飞行团主力拂晓攻击西苑兵营。  9、临时航空兵团一部在承德,主力转移至天津,协同地面部队进攻,并随时准备与中国空军作战。  由于北平市内日本侨民尚未迁移完毕,而且前面所发最后通牒的期限是28日正午 ,因此驻 屯军决定将攻击时间推迟至28日执行;同时,决定在对北平发动总攻之前,于27日对通县、团河、小汤山等地第29军驻军发动袭击。

同类推荐
  • 抗战之我的英美军团

    抗战之我的英美军团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在一次游戏事故中携带魔魂系统重生至1937年的烽火岁月,看似悲剧的经历却成就了一个传奇,且看这个胆小青年如何建立一个让鬼子闻风丧胆的英美军团。
  • 中国诺门罕:1939

    中国诺门罕:1939

    1939年5月,春意黯淡的诺门罕,荒凉、寂静的草原,突然晌起枪炮声,战火东一片西一片地燃烧起来了。“我确实看重眼前这机会。斯大林搞大清洗;为我们打败苏军、建功远东提供了难得却又稍纵即逝的机会呀!”小松原道太郎说。伏罗希洛夫指着地图上的“诺门罕”:“我认为,这里孕育着严重的军事冒险!无论如何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朱可夫继续看地图,不觉一惊:日军一旦占领蒙古,很容易切断靠近苏蒙边境的苏方铁路,铁路一切断,整个远东苏军的供给线将会被切断……这是一场局部性的战争,但它对全局影响甚大。
  • 极道特种兵

    极道特种兵

    韩雨,意外退伍,来到都市,面对残酷的现实,权势的压迫,身怀凌天傲骨的他,开始了一个男人强势的反击!黑衣遮天下,很好很强大!且看韩雨如何粉碎阴谋,打破权势,以黑衣之名,行遮天之举……
  • 中国兵家

    中国兵家

    "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中国悠久而灿烂、源远而流长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大的推进剂。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本土文化即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东亚文化的母文化,同时又是世界古文明系统中一直迮续至今的文化系统。因而它既有自身独具魅力的特色。又包容着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是当代的,又是未来的:因而它是传统、现实、未来的统一,是继承、扬弃、拓展的统一,有着永久旺盛的生命力。"
  • 总统卫队揭秘

    总统卫队揭秘

    本书就总统卫队的起源、成员选拔标准、训练过程、武器装备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美、俄、英、法、德、日等多个国家总统卫队的概况,以及他们在保卫国家元首过程中的惊险故事,向世人展示了一些重要国家要人的保卫措施和卫队特点。
热门推荐
  • 血脉图腾

    血脉图腾

    神灵的血脉,古老的图腾。神母的后人,荒古的遗灵。当纪元更替,元气诞生,神灵成为传说,修士掌管天下。一位身怀麒麟血脉的男子,手握魔枪,将天地杀个通透……
  • South Sea Tales

    South Sea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葬神之名

    葬神之名

    她本是神岛上狼族的无忧公主,因降生时天生异象,被神树预言,说她会成神,还是“比死神还要可怕的神”。十五岁,哥哥被神帝带走,迫使她离开神岛,开始了她“监神”的残忍使命......
  • 幼儿营养菜

    幼儿营养菜

    影响孩子身心发育的后天因素中,营养至关重要,如果在婴幼儿时期营养摄取不足,那以后无论怎样调养也难以挽回。本书列出食谱帮助父母增强孩子营养。
  • 龙盟屠杀令

    龙盟屠杀令

    御灵墨的灵魂与沛恒世界的墨子门人后裔相连,一次车祸将他从轮回中解放,重生于沛恒。沛恒的世界里,用正义的心,行侠义之道……只有沛恒世界恢复平衡,才能拯救现在的世界,让现在的人间不再道德沦丧……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一)

    智慧具有传承性,本套图书精选智慧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精彩,为广大学生增加智慧提供了一条路径。
  • 破晓星光

    破晓星光

    林希赫受狡诈的吴亦贤胁迫,和他的好友潜入新搬来的邻居艾卿先生家里盗窃金块。不幸的是,他们被艾卿先生发现了。瞬间,他们手中的金块平白无故地消失了。与此同时,他们被艾卿先生送回了家。
  • 夏至心凉

    夏至心凉

    如果有人说他是“暗骚”,他实则是“明骚”。名副其实的骚包,一个有能力的骚包。就这么一个奇葩,偏偏摊上一个矫情的婴儿肥追求者,一个傲娇的“温婉”表妹,一个病娇的“高傲”女神,外加一个斯文败类的“好”哥们!!!虽为夏至,心若尘埃,美好的大学生活呢?平静的日子遗失在了哪个角落!?
  • 三国杀之忠奸人

    三国杀之忠奸人

    三国杀同人小说征文大赛参赛作品八人局,一内四反两忠,刘备主公。沿用三国演义部分桥段。
  •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1805年,他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在父母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非凡的想象力。他在家中搭起了玩具剧场,并且给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时他还阅读所有能借到的戏剧剧本。他的父亲去世较早,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的那一点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尽管安徒生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着远大的理想。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他终于踏进了文坛“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