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4900000019

第19章 (一)

“原文”

太宗曰:“朕观诸兵书无出[1]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2]。夫用兵,识虚实[3]之势,则无不胜焉。今诸将中,但[4]能言背实击虚[5],及其[6]临敌,则鲜[7]识虚实者。盖不能致人[8],而反为敌所致故[9]也,如何?卿悉为诸将言其要[10]。”

靖曰:“先教之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语[11]之以虚实之形可也。诸将多不知以奇为正,以正为奇,且安[12]识虚是实,实是虚哉?”

“注释”

[1]出:超过,越过。

[2]《虚实》:指《孙子兵法·虚实篇》。

[3]虚实:指交战双方的强弱以及攻守的主动与被动。

[4]但:仅仅,只。

[5]背实击虚:即避实击虚。

[6]及其:等到。

[7]鲜:很少。

[8]致人:调动敌人。《孙子兵法·虚实篇》:“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致,引来,这里是调动的意思。

[9]故:缘故。

[10]要:要领。

[11]语:告诉。

[12]安:怎么能。

“译文”

唐太宗说:“在我所看到过的各种兵书中,没有超过《孙子》的,在《孙子》的十三篇中,没有超过其中《虚实篇》的。用兵打仗,如果能认清和把握敌我双方的虚实形势,就没有不打胜仗的。现在的将领只能在口头上讲避实击虚,等到真正临敌作战,就很少有人能看清作战双方的虚实情势了。这大概就是他们不但不能调动敌人,却反而被敌人所左右摆布的缘故吧。你认为对吗?请你为将领们详尽地讲解一下识别虚实的要领。”

李靖说:“首先教会他们奇正相互变化的道理,再告诉他们识别虚实的各种情形,这样就容易理解了。将领们大多不懂得奇兵变正兵、正兵变奇兵的道理,又怎么能识破敌人的虚是实、实是虚呢?”

“原文”

太宗曰:“‘策之而知得失之计[1],作[2]之而知动静之理[3],形之[4]而知死生之地[5],角[6]之而知有余[7]不足之处。’[8]此则奇正在我,虚实在敌欤?”

靖曰:“奇正者,所以[9]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10];敌虚,则我必为奇。苟[11]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臣奉诏,但教诸将以奇正,然后虚实自知[12]焉。”

“注释”

[1]策之而知得失之计:意思是要通过认真地谋算,来分析同敌人作战的优劣得失。策,筹算,谋算。

[2]作:挑动,挑逗。

[3]动静之理:敌人的活动规律。

[4]形之:佯动示敌。

[5]死生之地:指敌人的生死命脉。

[6]角:比较,较量。

[7]有余:指实力强。

[8]“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四句:见《孙子兵法·虚实篇》。

[9]所以:目的是。

[10]必以正:用正兵去对付他。

[11]苟:假如,假若。

[12]自知:自然就会明白。

“译文”

唐太宗说:“要通过认真地谋算,来分析同敌人作战的优劣得失;要通过挑逗敌人,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要通过假装进攻,来试探敌人生死命脉所在;要通过小的交战,来了解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这是否就是说变化奇正在我一方,是虚是实在敌一方?”

李靖回答说:“所谓变化奇正,目的是为了察明敌人的虚实。敌人如果兵力强大,我就用正兵去对付他;敌人如果兵方虚弱,我就用奇兵去打击它。假如将领不会运用奇正变化,即使是知道了敌人的虚实,又怎么能调动敌人而取胜呢?我按照您的旨意,只要教会将领们如何运用奇正,然后他们自然就会懂得识别虚实的道理了。”

“原文”

太宗曰:“以奇为正者,敌意[1]其奇,则吾正击之[2];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3],我势常实[4]。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5]耳。”

靖曰:“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6]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

“注释”

[1]意:认为,猜测。

[2]吾正击之:我就用正兵去打击他。

[3]虚:虚弱被动。

[4]实:主动有利。

[5]晓:明白。

[6]致人而不致于人:见《孙子兵法·虚实篇》。意思是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

“译文”

唐太宗说:“我把奇兵变作正兵使用,敌人认为我是奇兵,却仍用对付奇兵的方法对付我,我就用正兵去打击他;我把正兵变作奇兵使用,敌人认为我是正兵,却仍用对付正兵的方法对付我,我就趁机用奇兵去打击他。这样,就能使敌人经常处于虚弱被动的地位,而使自己经常处于坚实主动的地位。应该把这种方法传授给各位将领,使他们容易明白。”

李靖说:“兵法千章万句,不外乎‘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罢了。我会本着这条原理去教授诸位将领。”

同类推荐
  • 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

    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

    西藏自古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往,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交往和联系逐渐由松散向稳固的方向深化,到元朝时期,西藏已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地方政权。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西藏地方萨迦派法主萨迦班智达在甘肃武威举行会谈(即凉州会谈),尽管会谈过程简单,但是目的明确,方法得当,解决了重大问题。正是通过这次会谈,产生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
  • 文言文仙道灵传

    文言文仙道灵传

    小说《仙道灵传》文言文版,希望大家喜欢,以下是内容简介:2026年,考古学家伊宇髡在黄帝陵旁发现了一本古书,这部书带他见证了一个神圣的故事,少年的成长,离开依赖的人。历尽磨练,最终面对自己最好的兄弟,他能否成功?!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 重生之林冲传奇

    重生之林冲传奇

    林冲,水浒中最悲情的好汉,空怀一身惊人业艺,却因时势及个人性格,最终家破人亡,郁郁而终。然而,野猪林中南柯一梦,他的人生自此不同……不一样的林冲,不一样的水浒……================================================================本文重在娱乐,部分参考史实,请勿深究。群号:82232359
  • 明末之铁血辽东

    明末之铁血辽东

    万历中兴过后的明朝本应是一帆风顺,可偏偏遇到一系列的麻烦,首辅离世导致万历怠政,明朝整体实力下滑。就在此时,在辽东悄然崛起的一支游牧民族却在自己的土地上,上演着一出出的好戏。萨尔浒战役---后金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宁远大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炮伤的皇帝。松锦大战---辽西走廊发生的一场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一片石激战,农民军如何大败,而清军因何得意入关。。。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明亡清兴之铁血辽东。
热门推荐
  • 蛮士

    蛮士

    士为知己者死的蛮荒,藏相带领着身穿兽皮的蛮士,开疆扩土,发展经济,发展工业,纵横连挫,所向披靡,建立一个大大的蛮士帝国……
  • 名门千金:下堂逍遥妃

    名门千金:下堂逍遥妃

    “本王娶你,全是因为皇上那个荒唐至极的梦!”在喜庆的洞房中,她的挣扎,只换来高高在上的男人更加凶猛羞辱的对待。她,一朝穿越成将门千金,却被皇上为保江山社稷许配给了狠辣霸道的祈亲王。新婚第二天,她被丢进了荒凉的角落里,成了令天下人笑柄的下堂王妃。但是有谁知道无数个夜里,那个将她弃之如敝履的男人却夜夜索情,还高傲的宣称:“贱人,你不配得到本王的爱,你永远只是本王的肉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下堂王妃一跃成为逍遥王妃时,她微微一笑,也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彼时,她面对那个男人嫣然一笑,倾倒众生。“赫连祈风,凭你称霸天下,位尊九五,也配不上我的爱!”而男人却笑的自信而邪魅,“那本王就用整个天下来换你的爱,可好?”
  • 无上刀帝

    无上刀帝

    身为一个刀客,吾既是刀!
  • 踏道歌

    踏道歌

    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一颗坚定不移的求道之心,漫漫道途便展现在世人眼前……
  • 青冥异录

    青冥异录

    仙、凡之间真有天渊之别?什么样的人可以修炼成仙?仙女的身体是否奥妙无穷?……本书专门刨根问底裤!
  • The Middle Class Gentleman

    The Middle Class Gentle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 血染武道

    血染武道

    天下之内,唯有四种人为天下至尊!人类之首,持人祖玉玺审判天下万物!仙人之首,握天帝诏书破妄天下虚幻!魔族之首,提天魔神笔篡改天下万事!妖族之首,端妖神砚台指使天下气息!四种天下唯一神器。无数人、仙、魔、妖为之疯狂!一幕幕勾心斗角、无尽杀戮,皆尽于此!最后四位至尊凭借着神器的力量,才发现,我们的世界原来………………
  • 淡定小傻妃:王爷,有种就休我

    淡定小傻妃:王爷,有种就休我

    什么?!当朝有权有势、风华绝代的王爷,竟然使计娶了众所周知的傻小姐?天下多少女子想嫁给他,这……有违常理……咦?一个傻瓜怎么脾气刁钻古怪?在闹得王府鸡犬不宁后,又跑到一旁乐悠悠地瞧戏,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这,怎么回事…
  • 女性品位书

    女性品位书

    上天赋予了女人独厚的特质,就要将之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个有品位的女人。抓住这个方向的核心,就不致在日常繁琐的工作、生活中“迷失”自己,变得狰狞、泼辣、唠叨、嫉妒或尖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