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3900000020

第20章 杂议香港的“社区词”——兼评《香港社区词词典》

香港是个语文应用多元化的现代化社会,日常使用的语言种类繁多,除了作为主流交际语“三语两文”中的粤语(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外,在市井中还常常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方音:有说潮州话的,有说闽南话的,有说客家话的,有说上海话的,有说海南话的……此外,香港这个国际性大都会还居住着数以万计的非华裔族群,他们也各自说着自己的母语:印度语、巴基斯坦语、孟加拉国语、阿拉伯语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人数最多、社会通行率最高的香港粤语(广东话)中,存在着许多令人瞩目的语言现象,跟其他地方的粤语(广东、广西)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词汇方面,由于香港社会历史背景特殊,而当今社会发展又特别急速,新词新语不断涌现,更使得香港粤语常有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其中尤为突出的要算所谓“社区词”的层出不穷了。

说起这“社区词”,人们难免会想到另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词汇概念“方言词”。通常人们把只在某种方言中通行的、有别于民族共同语的词语视为方言词。粤方言是通行地域较广、使用人口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一种“强势方言”,在它丰富的词汇中,就包含各式各样的方言词语。一些专门汇集粤方言特有词语的辞书,收词的数目少的两三千个,多的达到五六千个甚至七八千个。就以最具香港特色的《港式广州话词典》(张励妍、倪列怀编著,1997)来说,收录的粤方言词语多达7000多个,其中香港地区独有的粤语词就约有2000个。在统计数字面前,人们难免会问:这里面到底是些什么样的特殊词语?是不是每一个词都属货真价实的本方言特有词?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回答这类质疑就成了粤语研究者和粤语使用者常常议论的话题。“社区词”的概念正是近十多年来在方言词的议论中提出来的。

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一种紧扣现代社会脉搏、与现代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语言现象。它突破了长期形成的汉语词汇结构的格局,给汉语词汇的研究和应用注入了新的内容。认同“社区词”的学者,把“社区词”和方言词、古语词、外来词等同样作为语言词汇总构架中的组成部分。“社区词”的出现正是词汇紧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具体体现。没有不同“社区”的普遍存在,自然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反映不同社区生活的特殊词语产生。而这些植根于社区居民,反映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词语,显然跟一般植根于方言地区,反映地域性特征的方言词语是不能完全等同的。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的社会交际语,既会有方言词,也会有“社区词”。一方面“社区词”可以同方言词一起作为方言中的特有词语,“社区词”跟方言词交织在一块儿,往往难分彼此。举例来说,香港粤语中一些日常生活用语,如反映香港特区居民中特殊人群的“菲佣”、“印佣”等词,乃至流行一时的“太空人”和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船民”这样的词,称得上是“社区词”,但在外地人看来,它们又何尝不是香港特有的方言词?另一方面,“社区词”既然与方言词不能等同,自然也就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不一定只出现在某一种方言中,这样的“社区词”跟方言词不会搅在一起,倒可以说是比较地道的“社区词”了。例如,在新加坡有着来自中国内地各地的华人,他们说着各种汉语方言,代代相传。可是,新加坡政府长期以来在华人中推行等同于中国普通话的“华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新加坡华语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映新加坡社会的特有华语词汇,并不属于新加坡某一汉语方言的方言词,也是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华语中未见的,这类词语就该算是新加坡华语的“社区词”了。例如“组屋”(相当于香港的“公屋”)、“巴刹”(相当于香港的“街市”)、“德士”(相当于香港的“的士”)等,称之为新加坡华语的“社区词”,我看就比较合适了。

总的来说,大量方言词和“社区词”经常交织在一起,确实不容易在两者之间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来,往往同一个词既可视为方言词也可视为“社区词”,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切入来认识:从不同的地域性出发来看,某词可认为是方言词,但从不同的社会性出发来看,这同一个词又可能被认为是“社区词”。例如,汉语中有“小区”一词,香港粤语中有“屋村”一词,从不同地域方言的角度来看,“屋村”相当于内地城市中居民居住的“小区”,可说是香港的粤语方言词;但是,从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香港粤语中出现“屋村”一词的原因,这也应该可以算是“社区词”了。可以说,典型的方言词反映语词的地域性特征,典型的“社区词”反映语词的社会性特征。在词汇比较丰富的方言中,往往并存着一些典型的方言词和一些典型的“社区词”,共同组成独特的方言词汇体系。因此,对一种方言的词汇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有必要同时关注该方言词汇中的方言词和“社区词”,只有两者兼顾,才能把该方言的词汇特征较全面地展示出来。就香港这个语言情况复杂的粤方言地区来说,在审视其与众不同的语言现象时,引入“社区词”这样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概念,我看是有必要的。

据我所知,最先提出“社区词”概念并加以理论阐述的是香港学者田小琳教授。早在十多年前,她就从香港的语言实际出发,认真考察、剖析社会上形形色色与众不同的词语,发现其中源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不同和语言使用者社会背景、心理感受的差异而形成的一些流通于一定社区人群中的语词,有别于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能接触到的方言词,她感到这部分词语不宜于笼统归入到方言词中来,有必要另立一类。经过反复思考琢磨,她在1993年就正式提出“社区词”这一崭新的概念,并且着手广泛收集、整理她心目中的香港社区词,开始对香港社区词作深入的研究,此后接连写了多篇关于“社区词”的论文,阐述她的观点和理据,颇受语言学界的瞩目。在此基础上,她潜心编纂《香港社区词词典》,经过多年努力,如今这部反映香港社区词面貌、收词约2000条的词典终在国庆六十周年前夕由商务印书馆(北京)出版问世,和读者见面了。如前所述,我对“社区词”的概念深为赞赏,但始终还是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对于在粤方言词汇中哪些可以归入社区词、哪些仍然只能算是方言词,心中也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如今有了这本词典,总算有了一个依据,在举棋不定的时候,翻一翻田教授这本词典,把握性就大多了。应该感谢田教授,她为香港粤语词汇的研究和应用做了一件有突破性意义的好事。

在这本词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社区词”,这些“社区词”都是生活在香港这个“大社区”中的民众十分熟悉的,但对于同属粤方言区的珠江三角洲民众来说,却不免感到生疏,这正好说明“社区词”不等同于方言词。例如:看更(大厦或公共场所的护卫员)、街市(政府兴建、管理、出租的有固定摊位供小商贩摆卖的市场)、唐楼(没有电梯的旧式楼房,一般不超过六七层,多建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居屋(政府根据“居者有其屋计划”兴建后出售给符合一定条件居民的住宅)、强积金(政府为了让雇员老有所养而强制性要求雇主和雇员按雇员工资比例缴纳的资金,类似内地的“公积金”)、车长(对香港地区巴士司机的称呼)、长俸(公务员享有的退休金,退休时一次性发给的一笔款项。领取长俸后还可逐月获取按原工资一定比例发给的工资福利)、太平绅士(香港政府给那些对社会贡献良多的人的奖励性头衔。实际上就是“香港政府治安委员会委员”的称呼)、特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还有一些香港特区特有事物的叫名,如惩教署、百万行、草根阶层、勾地、生果金、综援、徙置区、沙展、社工、楼花……这许许多多的“社区词”,离开了香港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也就听不到了。这些“社区词”是词典的编者花了大量的心血,根据二十年来香港中文报刊上的语料遴选出来,再通过计算机网络核查了所录词语在60多种报刊上出现的频率后才最后确定下来的。这种孜孜求索的精神,实在值得赞赏。

“社区词”毕竟是词汇学、方言学中的新事物,相关的问题还需继续研究探讨,有时难免也令词典的编者举棋难定,甚或偶有差错,出现纰漏,也是可以理解的。例如,词典中收进一些通用于整个粤语区的一般方言词,如拍拖、老公、巴士、的士之类,有没有必要?又如一些在汉语中经常用到已不属于某个方言中特有的词语,也作为香港“社区词”被收进来了,如纳税人、私有化、速递公司、欠薪等,我看这也值得斟酌。总的来说,瑕不掩瑜,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辞书,我相信一定会受到香港读者的欢迎。

同类推荐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十五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其中的一些作者,凭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优秀表现,被国内的知名大学录取。大赛也因此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益的补充形式,为那些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子开辟了新的通往名校的渠道。本书收录的就是这些凭借一篇作文上名校的作者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文笔犀利,或情感细腻,或空灵隽秀,或质朴绵长,表现出作者们卓尔不群的思维方式、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二者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认为,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是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协调行政,依法行政、诚信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蒙尘的亲情、变调的《摇篮曲》、背负不起的父志、发生在校园的另类盗窃、“网”里花落知多少、歧路玫瑰静悄悄地开性,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等。
热门推荐
  • 九界第一剑

    九界第一剑

    魔宗袭击,门派被毁,为救父亲,他以弱小身躯,挡下一掌,踏入死亡深渊。重生之后,他带着血海深仇,来到另一个州界,并进入一流门派东剑宗!十年苦练,修为却进展缓慢,受尽同门欺辱,报仇之日更加是遥遥无期。但是一个机遇,让他进入东剑暗宗,悬浮暗岛之上,无限剑域之中,得天地神器,绝世好剑!传承九天之上,最强剑魔之力,鏖战九界,剑灭万族,九剑齐出,灭神封魔,问鼎最强之座。本书修为划分:净体,锻骨,炼魂,成丹,开元,凝灵,金身,不灭,引星,噬灵,吞天……
  • 佛说无量寿大智陀罗尼

    佛说无量寿大智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负天荒:谁是真命天子

    负天荒:谁是真命天子

    累劫轮回,世世成殇。她,雪域圣湖女神最后的一轮转世,可否,与挚爱的男子,化劫共天荒?【她,可以辜负神山亿万年的守望吗?她,能够如愿与最爱的那个凡人,一生的时光一起走吗?死神和玉公子,谁,才是能给她终极幸福的男子?败帝、鹤君、皇上,可否放开对她的桎梏?这一场辗转万年的渎神之恋,可否,划上圆满的终止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狱

    异狱

    女子阿九,因为非常思念刚刚过世的奶奶,同时似乎在冥冥中得到奶奶的召唤,在一个意外中穿越到冥间,历尽千辛万苦,与朋友们救助被陷害入狱的奶奶。途中先后遇到两个青年男子,一个是英俊冷漠的冥琞,一个是善良正义的鹄宇,他们一个是鬼,一个是人,都因为同一个原因逐渐对阿九产生纠结的情感。阿九遭遇了一些什么离奇的苦难?她是否找到奶奶?而谁又是陷害奶奶的人?故事会是怎么的大结局呢?异狱,地狱之狱,也充满着爱恨情仇!
  • 锦华归

    锦华归

    前一世,胆小懦弱的沈家三小姐,沈沁柔,宁负已,不负人。这一世,忘却前尘的沈家三小姐,沈沁柔,不想负人,更不愿负已。她秉着初心而归。缘来我惜,缘尽我放。只看这昭昭上天,能还她前生锦华否!
  • 入室逼婚

    入室逼婚

    逼婚那天,他把新房房卡甩到她面前:“自己搬进来!除了嫁给我,你没有第二条路。”但他比谁都委屈:“我要是但凡有一丁点别的选择,也不会娶你这个自私任性爱慕虚荣的女人!”分手八年,他从一穷二白的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挥金如土的高富帅,只为逼她嫁给他。一个好马狂吃回头草的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韩碑

    韩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界主

    魔界主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个世界每个世界都之称为界…………
  • 仙朝武帝

    仙朝武帝

    一代武学宗师,降临到仙神林立的世界,以无双之资,誓要横扫天下法门!修仙者,证道元神,自在逍遥。修魔者,化身神魔,天难葬,地难灭,万载不朽。修佛者,金身不坏,超脱俗尘,直达彼岸。三教之争,寰宇之内,谁掌乾坤?
  • 新厚黑学De谈判技巧·商战技巧

    新厚黑学De谈判技巧·商战技巧

    自从人类有了社会交往,就有了谈判。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竞争的激烈化和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谈判领域。在任何谈判中,参与谈判各方各自的需要的难以捉摸性和对需要的满足方式的多样性,致使谈判的客体——即谈判的主题内容也戴上了一层迷人的光环。 谈判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要求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