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8400000039

第39章 是·非

格老康公正即最有利与最有害两者中的折衷之道。所谓最有利,即做不公正的事而不受刑罚,所谓最有害,即受不公正而无抵抗之力。公正适在两者之间,不能称之为最有利,仅能称之为少受害而已。人所以尊重它,因为无抵抗不公正之术,人若有抵抗之术,就不会服从此中庸之道。这就是我所听到的有关公正之性质及来源。至于那些行公正之事而非出于自愿的人,那是因为他们想,做不公正之事而苦于无能,这可以用下面这类事来很好地说,明:集公正与不公正之人,各许之以他们真正的自由权,听其所为,则我们就能看出他们各自的趋向,其结果是他们必然都选择利己之事,共同趋向于一条利己之路。凡趋于公正,的,是由于迫于法律制裁。如传说中连田人克里塞之祖宗及奇,他是连田王的牧人,有一次他正在放羊时,突然遇到狂风暴雨,随即发生地震,土地崩裂。及奇大为吃惊,于是:下到地裂处一看,见种种怪物中有一巨大而中空的铜马,马身有门,于是他俯首而人,见一高大形似人类之尸,尸身无别物,只有一金戒指,于是他取了这个金戒指走出洞穴,随即同其他牧人相会,商量向国王上书,报告羊的状况,因为这是通常的规则。及奇手戴这枚金戒指参加会,无意之中金戒指向内向外活动,而他本人则随之变幻而无形,不为众人所见,众人本以为他已离开会场,及奇很觉奇怪,于是反复试验都出现这种情况,当金戒指面向外时,他出现,当金戒指面向内时,他隐形。于是大家选他当牧人的代表之一,进王廷,惑王后,并设计杀了国王,自己做了国王。如果这种金戒指有两枚,一枚戴在公正之人的手上,一枚戴在不公正的人手上,那么公正之人也未必再做公正之事了,因为他可以不被别人看见,他见别人之物未必不夺,他见市上可爱之物未必不拿,见可欺之人未必不欺,而对于狱中关系密切的人,未必不脱其栓桔将其释放。这样一来,公正与不公正之人所做的事相同,所想达到的目的也一样……假如有一个具有隐身术的人,所行一如既往,与人无欺,深受人们的称颂,然而称颂的人之用心,不过是害怕公正日衰,不公正日长,以致终究会危及自身,所以他们虽口头上称颂有隐身术的人,实质上内心笑他愚不可及。因此,我们要想判定公正与不公正哪一个有益于人,必先将两者界线划清,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然而如何划清它们的界线呢?我可以回答:不公正的人须完全不公正,公正的人须完全公正。两者须完全无缺,而各尽其能。首先,让不公正的人像一专门的技艺家,如舵工或医生,他们自知其技,即遇失败也有补救之术。所以我说不公正的人可尽其不公正之能事,而不为别人所察觉,相反会被别人看作是公正,当然能被别人察觉的不在此列。要想做不公正之事而又不被人察觉出来,必须做的完美无缺。凡做这种不公正事的人,不但不被别人察觉,而且可以坐得大的利益,享受大的声誉,而且即使有失计之处,或泄露机密之事,他也能以欺人之言,权诈之术,党羽之众,金钱之力来弥补,仍然可以达到他的目的……所以,正如埃斯库鲁所说,真善不是仅仅似乎善,而似乎公正的人必受人们的称颂或酬报,既为人称颂或酬报,这样我们就不能知道他之所以主持公正,是因为爱公正还是为了受人称颂或酬报。所以公正的人必须完全公正,不能搀杂一点私利,其行为应该同刚才我们讲到的不公正的人正相反。其人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之人。对此我们可以进行考验,看看他是否能被利害所动摇,而且这种考验一直到生死的考验,这样才能看出是否始终坚持完全的公正,或其迹类似于不公正。只有等到这两者都达到极端之时,我们才能判定究竟这两者之中哪一个更为幸福。

苏格拉底天哪!我亲爱的格老康……你描述的这两种人无异于是粉刷两尊偶像,何以知其判定是诚恳的呢?

格老康我尽力做好这件事,若想知道这两种人之中哪一个更好,只要看看这两种人的结果就能知道。所以我想就他们所处之境遇再详细说明一下。如果你以为我用词有点太粗鄙,我请你原谅,苏格拉底,这实非是我的话,而是借颂扬不公正的人之口吻,今天人们常常把公正之人当做不公正的而加以鞭挞、束缚,使之备尝极刑,而终将置于死地,这样,他才了解到他应该只是似乎公正,而不可真公正。

《国家》

苏格拉底一个人有着我们屡次描述过的那种情形和凭着我们屡次描述过的那种东西,他就是合乎公正的。

格老康毫无疑问,他就是合乎公正的。

苏格拉底那么请告诉我,在我们看到的公正里,我们见到什么模糊的地方,使我们要把它看做为不同于我们在国家里所发现它的那个样子的吗?

格老康我并不以为这样。

苏格拉底因为倘若我们还有什么疑惑逗留在心中,用几个普通的实例来试一下,就可以彻底肯定我们的见解了。

格老康你说的是哪种实例呢?

苏格拉底,举例说,倘若在谈到我们的理想国家,谈到一个在天性和训练上都和它相似的人的时候,我们须要说出来我们是否以为这样的一个人会侵吞托付他保管的金银储存,你以为有什么人会认为他比其他并不像他那样的人更有可能做这样的一种侵吞的行为吗?

格老康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

苏格拉底他不是也摆脱了窃取圣物、偷盗、不忠于朋友和背叛祖国等的嫌疑的吗?

格老康他摆脱了的。

苏格拉底再说,发誓或订立其他种什么契约,他都完全不会不忠实的。

格老康显然是这样。

苏格拉底再说,他是世上最不会犯奸淫,最不会忽视父母,最不会忽视敬神的了。

格老康的确他是。

苏格拉底而这不是都可以归因于他内部的原素在统治者和部属的关系上都各自守其本分这个事实吗?

格老康对,它可以完全归因于这个事实。

苏格拉底那么对于公正,除了把它说成为造成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国家的力量的这种说明之外,你还要寻找其他不同的说明吗?

格老康不,我绝不。

苏格拉底那么就完全应验了,我们的梦,或者说我们所表示过的猜测,刚一开始建立我们的国家的时候,仿佛有某种神力干涉把我们引向一种粗糙类型的公正。

格老康对,它的确应验了。

苏格拉底格老康,因此我们所曾提出的那个原则,认为凡由自然所造成为一个鞋匠的人应该使自己限于制造鞋子,而一个有着制造工器的天生倾向的人应该做木匠的工作,等等,在这个原则里就真的有着公正的一种粗略的轮廓,并且因此也有着它的用处。

格老康似乎是这样。

苏格拉底实际上,公正的确显然就是那一类东西,只不过它所必须关系到的,并非一个人表现在外的完成其本分任务的行为,而是和那个人自身真正有关系的完成他本分任务的内心状态、自己的兴趣:所以合乎公正的人不允许他内心的各个原素做不属于本分的任何工作,也不允许他灵魂中分开来的阶层彼此干涉,而要实实在在地使他内部秩序井然;而既已主宰了他自身,他因此便把他自己性格调整得能和他自己很和谐,并使那三个原素在一起很融和,仿佛它们真个是一个谐调的三个和弦,一个高的、一个低的和一个中间的,和一切可能介于它们之间的和弦;而在他把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把他本性的许多原素化为一个真正的统一体之后,作为一个有节制的和调节得很适当的人,他终于要去做他所应该做的事,不管是牵涉到获得财富抑或是牵涉到满足肉体的需要,不管是一件国家公事抑或是一件属于他个人自己的买卖交易;在所有这些事情里,他都坚信并宣称公正的和光彩的行为就是保持和帮助造成上面说的那种心灵习惯,而指导这样的行为的,就是智慧;在另一方面,他认为一件不公正的行为便是会破坏这种习惯的行为,而指导不公正的行为的那种纯粹的意见,就是愚昧谬说。

格老康苏格拉底,你说的完全正确。

苏格拉底很好。倘若我们要说我们已经发现了合乎公正的人和合乎公正的国家,和发现在他们之中的公正是什么,这样的话,我猜想,不会被认为是完全假的。

格老康不,当然不会。

《国家》

雅典陌生人现在我能毫不含糊地按照我的定义向你说明,我所说的公正和不公正是什么意思。当愤怒和恐怖、愉快和痛苦、妒忌和欲r折磨着灵魂时,无论它们是否有什么危害,我就称呼这些都是不公正的行为。但是,当至善的评价(无论在合乎人性的国家或个人方面可能都需详细评述)已经在灵魂和常态中支配着每个人的生活时(即使常常弄错,而且就按照这种错误的理解做了,这种个人服从这种规则的原则,对于人的整个生活是最好的),这种情况我就称之为公正的行为,虽然由于弄错而引起的精神上的痛苦被许多人看作是不自觉的不公正行为。

《法律》

力求对本人和国家做出最荣耀的行为是一种完全正确和高尚的行为。

《第七封信》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本书精选尼采经典话语,这些“咒语”体现了尼采的深邃思想或精彩见解,反映了尼采的风格和个性,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人生与心灵的诸多问题。翻开《每天1句尼采的咒语》,每一句尼采“咒语”都能让你有所顿悟。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热门推荐
  • 云和

    云和

    她性格温和,如果没有碰到那个人,她以为自己的一生都会享受生活的幸福。一次救助,一次感恩,她几近耗尽了自己半生的精力,换来的是对方冷漠的嘲讽与转身离去。她试图放下尊严,却被狠狠践踏,从那一刻起,她就决定要雄起!
  • 庶女本色:凰权

    庶女本色:凰权

    即将登上皇后之位,夫君竟是执意迎娶自己姐姐,她却被剖腹害死!傅妍容以滔天怨气重生,却发现似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就是你!这位素来以冷淡著称的皇子,为什么总纠缠着我?我要宅斗要闹翻天,不要总拉我宫斗啊!一开始傅妍容是拒绝的,等到后头自己几乎是被强硬送上皇后之位时,她回首望着面瘫脸夫君以及一群小面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开始就走错频道,说好的宅斗剧本都被甜宠替代!
  •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本书是一本讲述责任感的书,收录了《当自己是老板》、《白蝴蝶花》、《爱国诗人陆游》、《美丽的笑话》、《没有必要后悔》、《火车上的接生》、《四兄弟》等故事。
  • 爱妃别逃了:王上我来了

    爱妃别逃了:王上我来了

    她看着他布满了红丝的眼睛,蓦然间从心里泛出了一丝酸意,他的手轻轻地抚过她的脸,她看见那原本细嫩的手竟伤痕累累,泪珠便再也忍不住滴落下来。她无视窗外正在偷窥的人,任泪落满他的衣衫,落满他一身的青涩。“祸国妖孽!”听到这话,她只是淡淡一笑,根本不理会。(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嗜血萌夫君:傻王的白发王妃

    嗜血萌夫君:傻王的白发王妃

    由于第一本书在连载,这本书连载完了再更她是沈家大小姐,琴棋书画统统不会,拥有惊世丑颜,他是天启的十三王爷,智力只有五岁,却极尽宠溺她。在她被前夫休回家时,却阴差阳错被代替了欧阳明秀嫁给了他他对她极尽宠溺。在她被人欺负的时候,他去替她挡拳头。在她想要吃东西的时候,他连夜去帮她买。“娘子,我饿了,我想吃娘子。”他咋吧着嘴,扭捏的说道。画面一转。他把她扑倒在地,面具后的双眸,如深潭一般深不见底,“你的味道,一定很香。”
  • 戏游记

    戏游记

    古龙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不能和自己真心喜爱的人在一起,那么就算将世上所有的荣耀和财富都给了他,等到夜深梦回,无法成眠时,他也同样会流泪。爱情算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吧,总的来讲这部小说,写的是三界动荡下少年男女的风月,讲述了神魔,仙妖,人鬼之间错乱的感情纠葛。两位男主角有着离奇的身世,各自都背负了不可推卸的重担,为了自己的亲人爱人与朋友战斗不止。MM我不想将他们拿来划分正与邪对与错,人生的种种决定与选择无非都由时事所迫,红尘中的摸爬滚打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许多应得的东西,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最后终于成了灭世的魔头或者救世的英雄。
  • 流光散

    流光散

    坐落于玄露城的一家名为”流光“的乐馆,即使是常年冷清也一直开着。即使有客人进去,出来的时候手里只抱着一个乐器,但在乐馆里的记忆却莫名消失了。据说,是那里的老板娘带走了那些人部分的记忆。甚至有可能,那些进去的人,都不是人。
  • 集中做透一件事

    集中做透一件事

    本书是关于企业管理及人生励志方面的一本书,从哲学、历史、军事等角度全面细致的阐述了制胜的种种法则用竞争力学解说了制胜的本质,提供了应对千变万化博弈的不变策略,阐释了集中是解决稀缺问题最有效的法宝。这些理论对于企业的决策层及个人人生励志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乔家的儿女

    乔家的儿女

    伴随着小儿子的出生,乔母离开了人世。母亲去世后留给一成的是窘迫的家境、年幼无知的弟妹和无所作为的父亲。兄妹五人像一棵大树的枝干,向不同方向成长,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又热热闹闹,却始终紧密相连,彼此支持。乔家的故事,真实得让人心悸,又让人眷恋。
  • 大侦探福尔摩斯:12佳作

    大侦探福尔摩斯:12佳作

    连载福尔摩斯系列作品的《海滨杂志》(The Strand Magazine)曾在1927年举办过一次竞赛,邀请读者从已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作品中选出12个最精彩的故事。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先生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他在一张纸上写下了12佳作的名字,然后将它密封在了信封里。所有人都期待着结果,想看看谁能与伟大的侦探小说家心有灵犀,赢得比赛……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没有一个参与者的答案与阿瑟?柯南道尔先生的选择完全吻合。那么,这位侦探小说大师眼中的12佳作到底是什么,他为读者推荐了哪些最精彩的故事呢?本书将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