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52600000011

第11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

这个时期陕西佛寺的建造与隋唐时代相比,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此时所创建的佛寺,不仅规模小,而且数量不多;其次,大部分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对前代遗留下来的佛寺的维修及重建上。从《西安府志》卷五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一斑。

宋代的佛寺共记载了14所,包括:罗汉寺、二龙寺、广教寺、竹林寺、隆昌寺、庄严寺、庆安尼寺、永福寺、崇仁寺、法相寺、中兴寺、慧照寺、灵台寺、八龙院寺等。

元、明两代创建与重修的佛寺共记载了60所,包括:普门寺、龙定寺、西开福寺、圆通寺、慧济寺、丈八寺、中原寺、玉山寺、弥陀寺、寿峰寺、竹林寺、圆觉寺、丰德寺(重修)、金佛寺、逍遥寺、清修寺、元通寺、总持寺、莲池寺、洪济寺、普光寺、天会寺、崇兴寺、真相寺、龙泉寺、白龙寺、金佛寺(重修)、白马寺、兴国寺、白云寺(重修)、建福寺、洪觉寺、广福寺、大圆寺、花原寺(重修)、元武寺(重修)、崇法寺、祝国寺、里峪寺(重修)、文塔寺、洪觉寺(另一处)、文峰寺、金山寺、法相寺(重修)、保宁寺、迎祥寺、开元寺、大觉寺、龙兴寺、元灵寺、圣佛寺、大云寺、保安寺、澄心寺、文明寺、灵喜寺、应喜寺(重修)、罗汉寺(重修)、三峰寺(重修)、兴隆寺(重修)。

清代建造和修葺的重要佛寺共记载了46所,分别是:广仁寺、万清寺、名相寺、睡佛殿、护国寺、喜善寺、普明寺、白虎寺、圣寿寺、丰盈寺、玉山寺(修葺)、林泉寺(修葺)、义和寺(修葺)、空寂寺(修葺)、石佛寺(修葺)、兴国寺(修葺)、积庆寺、清凉寺(修葺)、瑞莲寺(修葺)、香积寺(修葺)、慈济寺、龙泉寺和超觉寺(重修)、智胜寺、安乐寺、太和寺、开福寺、重兴寺、清凉寺和雷平寺均为修葺佛寺、普济寺、延昌寺(重修)、显钟寺、兴福寺、菩萨寺、石佛寺、寿峰寺、多宝寺、保宁寺、甘泉寺、金铃寺、崇兴寺、明阴寺、秋林寺、石严寺、黑山寺、三门寺。

但是,该书在列举以上佛寺的时候,有时在一座佛寺中会同时列举与该寺地理位置相近的一个或几个小佛寺,我们这里未作收录。

以下对这个时期的一些重修及新建寺院作个记录。

木塔寺:即隋唐时的大庄严寺。明末被毁,仅存木塔。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修,并改为今名。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存山门、东西偏殿和法堂。山门为砖券门楼,硬山灰瓦顶。法堂为砖结构楼阁,硬山顶,檐下施砖雕斗拱。寺内遗存有原木塔基址,以及清康熙、雍正年间鄂海等人所书碑刻5通。

西五台:坐落于原唐长安城太极宫南墙上,因高低错落得名。今址在西安市莲湖区米园东巷。始建于清顺治(1644-1661)初年,乾隆至民国年间曾多次重修修葺。占地面积达1.56万平方米。台上自东而西分别建有降龙观音殿、五大菩萨殿、地藏菩萨殿、弥勒佛殿、十二臂观音殿等。并藏有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五台卧佛寺碑”1通。

百塔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王庄乡天子峪村。即是隋时所建的至相寺。唐代更名为百塔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名为兴教院。面积约3万平方米。寺址内发现有僧人墓塔遗迹,并存有“大唐灵化寺故大德智该法师之碑”等碑刻。碑文记载了隋唐大兴佛教、广修寺院、厚待上层僧侣的情况。

清蝉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王莽乡清蝉寺村西。面积约6000平方米。存有唐代造像碑、明成化二年(1466)重修该寺碑刻各1通。另有名代石狮1对,石佛像1尊。

法幢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申店乡瓜洲村西南。是樊川八大寺之一。虽然经过这个时期的多次修复,但在60年代被毁。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4800平方米。

普贤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义井乡普贤寺村。平面呈方形,面积约6400平方米,尚存寺殿基址及唐贞元五年(789)陀罗尼经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普贤寺碑。碑文记载了该寺的创建、历代的修葺情况,以及清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之事。

天池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蛟峪村东南。因靠近仰天池而得名。始建于隋代,唐初更名为普光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开拓御道,将寺院扩大成为上、下两院,殿宇、僧舍达百余间,藏经千卷。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占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现存大殿1座,僧舍10余间。殿内有人物、花卉壁画。殿前立有明、清碑刻。

西林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西岔村。又名大茅棚。清光绪十六年(1890)觉郎和尚建,民国时印光法师曾在此讲经。现存大殿一座,僧舍两间,经室一间。寺东有一个石洞,名为金牛洞。洞内原有石雕罗汉像数尊,但已在60年代时被毁。寺东南约100米处,有六角三层楼阁式觉郎禅师砖塔,高约8米。并有一方“圆觉茅庵觉郎禅师塔铭”。

温国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黄良乡西湖村。始建于隋,唐开元十五年(727)立为道场,遂建塔改为今名。明弘治壬子(1492)、嘉靖三十三年(1554)至清乾隆四年(1739)曾五次重修。50年代尚存大殿、前殿各5间,东西廊房6间,大德进法师塔、雪谷敖禅师塔各1座。现仅存大殿,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坐北向南。另有明代铁狮一对,明、清“重修温国寺碑”各1通。

兴国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西杨万坡村。始建于初唐,为唐三藏香火院,也是樊川八大寺之一。宋时称延兴寺,明、清时多次重修。现存大雄宝殿1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是硬山灰瓦顶。

兴庆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大峪乡十里庙村西的嘉午台山上。始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嗣后,屡建屡毁。光绪九年(1883)重修。现存砖木结构大雄宝殿和西厢房,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

新庵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大峪乡白道峪村。为清代建筑。原有建筑多毁于60年代。现仅存大殿,占地面积约24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灰瓦顶,五架梁,前檐施斗拱。

弥陀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台沟口村。始建年代虽然不详,但在明成化十五年(1479)重修,清嘉庆二十年(1815)复修。占地面积约8250平方米。坐南朝北。现存大殿、中殿及西厢房。

丰德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滦镇丰峪口村东南1公里。始建于唐永徽年间(650-655),明永乐三年(1405)重修,清代又多次修葺。占地面积约1900平方米。此寺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前殿、韦陀殿、大殿,两侧有东西廊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寺内有经幢及清代碑刻2通。寺南塔林尚存明代残损喇嘛塔3座。

国清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王庄乡天子峪村。原名至相寺,始建于隋或唐。现山门前的古槐仍称“唐槐”。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50年代尚有殿宇、僧舍33间。后遭破坏。1985年全面整修,现有前殿、大殿、方丈室各3间,僧舍12间。寺院中原有清康熙年间(1662-1722)所建的一塔,现只存六棱基座。寺后有一天然石洞,俗称“裴翁洞”,相传为唐代同平章事裴休曾与静海禅师在此论经。

逍遥寺大殿: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甫张村东。始建年代不详,明成化十一年(1475)、万历十三年(1585)及清代屡有增建和重修。现仅存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大殿,占地面积约有108平方米。

东岳庙大殿: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乡牛角村。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现仅存砖木结构大殿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残留有壁画。占地面积216平方米。

大锅寺: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祥峪乡祥峪口村北。始建于清晚期。现存西配殿两间,为土木结构。

石佛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石佛寺村西南。明天顺六年(1462)建,又名县华寺。寺址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70米。出土有明代石佛像3尊。

竹篑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蓝田县大寨乡黄沟村东北。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清代及民国时修葺。现存砖木结构前殿、大殿。并有明代砖塔基址2处。

会胜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蓝田县小寨乡寺沟村。始建于唐,明万历年间(1573-1619)重修,清代也多次修葺。现存砖木结构大殿一间,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内有明代泥塑佛像2尊,山墙上还残留有壁画。

胜会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杨家沟村西南。始建于西魏,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易为今名。现存大殿三间,殿前有古银杏树1株。1981年出土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张海珍四面造像碑1通,碑文记载张海珍及其子捐资造碑的经过。

隆昌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高陵县姬家乡毗沙村南。面积约5万平方米。始建于金代。现存明代“临济宗派碑”1通。1986年发现了一座僧人墓室,出土了盛有舍利子的贴金陶棺1具,以及铁锡杖、红陶僧人像、金代钱币等。

灵山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户县余下镇灵山寺村。始建于唐代,明正统元年(1436)重修,万历七年(1579)及清代多次修葺。坐北朝南,原依中轴线排列着前殿、正殿、后殿,两侧为厢房。现仅存正殿,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斗拱及枋柱上施彩画。殿内供奉青石质明代跏趺坐佛1尊。通高近5米。

龙泉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户县天桥乡楼上村西南。始建年代不详,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修。现存大殿,坐北朝南。殿前有雍正十三年(1735)“重修龙泉寺碑”。

天台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周至县哑柏镇。始建年代不详,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这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寺院。由前殿、后殿及东西厢房组成。殿内尚存有光绪年间所绘山水、花卉、虫鱼壁画。

天王庙:寺址位于今西安市周至县辛家寨乡辛家寨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现存有砖木结构的后殿。占地面积约88平方米。殿内存有神化题材及花卉壁画。

暖泉寺:寺址位于今西安市周至县广济乡南留村。始建于明代,清嘉庆十四年(1809)重修。占地面积约305平方米。坐西向东。大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殿前立有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暖泉寺碑”1通。

兴元寺:寺址位于今铜川市王益乡高坪村。寺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宋、明两代重修。现仅存塔一说为明代所建,残高3.17米。塔顶已残。塔身上雕刻有瑞兽、花卉图案,以及跏趺坐佛造像。

白雀寺:寺址位于今铜川市耀县庙湾镇瑶玉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年间重修。现仅存有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施彩画。

普济寺:寺址位于今铜川市耀县稠桑乡西稠桑村。又称普济禅院。始建于清顺治六年(1649),康熙五十五年(1716)重修。该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前殿、后殿,东侧有配殿、厢房。均为硬山灰瓦顶。寺内存有康熙年“重修普济禅院碑”1通。

普安寺:寺址位于今铜川市宜君县雷塬乡前苜蓿沟村西北。始建于明代,清代修葺。现仅存石砌窑洞1孔。洞内后壁辟有小龛,两侧均有神话传说内容的壁画。

道官寺:寺址位于今铜川市宜君县五里镇道官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年间重修。占地面积约有500平方米。原寺内有门楼、正殿等建筑,多于1948年倒塌。

青龙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宝鸡县新民乡庵里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代及民国时修葺。现存前殿、正殿及配殿,占地面积约213平方米。前殿内绘有佛教故事及文官像等壁画。

黑虎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宝鸡县新民乡大湾里村寺沟。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年间重修。现存正殿,殿内绘有壁画。

月江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宝鸡县通洞乡孟家塬村。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年间修葺。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山门、翠华门、正殿依中轴线排列,两侧为偏殿。

寿峰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宝鸡县新街乡官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代屡有重修和修葺。占地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现存五佛殿、中殿、观音殿、老爷殿、二配殿等。并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修寺碑5通及铁钟1口。

圆觉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宝鸡县六川河乡车辙村。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清乾隆、咸丰、光绪年间曾多次修葺。现存有正殿及东偏殿。殿内绘有山水人物故事壁画。

延庆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千阳县南寨乡南寨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代及民国时修葺。现仅存有砖木结构大殿一座。壁上绘制壁画。

青龙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陇县东风镇史家湾村。建于清代,民国时修葺。现仅存山门和上殿。50年代曾进行维修。

兴隆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陇县八渡乡秦家庄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和嘉庆十二年(1807)两次重修。现存砖木结构大殿三间。

寿圣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麟游县丈八乡丈八寺村。始建及沿革不详,清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现仅存一座砖木结构大殿,因其中供奉金代卢舍那铁佛,高5米,故名卢舍那佛殿。殿前檐绘有佛本生故事彩画。

盘龙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岐山县大营乡巩寺村。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八年(1883)重修,同治年间毁于兵火,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现存砖木结构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云积寺:寺址位于今宝鸡市扶风县新店乡万杨村。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现存有砖木结构大殿,坐东朝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太白山寺院群:沿山分布数公里的寺院或寺院遗址达20多处,皆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如下云寺遗址、平安寺遗址、上板寺遗址、放羊寺遗址、中山寺遗址等。并有这一时期的造像,多为铁质和木质。

武陵寺:始建于北魏,明清时期修葺。今寺已毁,仅存一塔,名武陵寺塔后永寿塔。残高27.5米。内设旋梯可登临。

铁佛寺:寺址位于今咸阳市泾阳县崇文乡东太平村。始建年代不详,现仅存山门和一座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明万历十九年(1591)对山门进行了重修,清同治、光绪年间又曾进行修葺。塔又名崇文塔,高83米,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是陕西省现存最高的古塔。

兴化寺:寺址位于今咸阳市乾县梁村镇中曲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现仅存有大殿一座,并有六角三层、二层楼阁式砖塔各一座。

华严寺:寺址位于今韩城市大埝乡马庄村。始建于明代,清代修葺。占地面积约534平方米,由前殿、后殿、东西两庑组成。

尊圣寺:寺址位于今韩城市独泉乡独泉村。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乾隆五十一年(1786)层修葺。占地面积约2538平方米,门楼、过殿、献殿、寝殿沿中轴线依次排列。

普照寺:位于今韩城市咎村乡吴村。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清康熙十五年(1676)、道光三年(1823)重修。占地面积约17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大殿、朵殿和偏殿组成,大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及文殊、普贤菩萨及弟子迦叶、阿难彩塑雕像。由于整座寺院是沿着高耸的山坡所建造起来的,地势较高,所以当地人也将它称为“小布达拉”。

禅修寺:位于今渭南市华县圣山乡寺前头村。始建于北宋,初名兴国寺。明万历元年(1573)整修,改为今名。现仅存大殿。为陕西关中地区现存较早的一座木构建筑。

戴兴寺:位于今榆林市城区驼峰山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本为祠堂,后改为寺。现有五佛楼、大雄宝殿、观音堂等建筑。

万佛楼:位于今榆林市城区南大街。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民国五年(1916)被焚毁后重修。与其他佛寺不同的是,它是一座过街楼台式佛寺。是榆林城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香炉寺:位于今佳县佳芦镇街东。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以前。因寺内有一形如香炉的巨石,寺院由此得名。寺院建造在黄河西岸一个三面凌空的绝壁上,远远望去,甚感奇险。寺内建有山门、石牌坊、观音阁等。

太平寺:位于今榆林地区吴堡县郭家沟乡太平寺村。始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规模较大,有玉皇楼、弥勒殿、戏楼、厢房等,现仅存弥勒殿。这里风景优美,寺为群山环抱。

清风寺:位于今榆林地区横山县五龙山乡王树茆村。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寺内建筑为拱形窑洞式,建有佛殿、娘娘庙等。

中山寺:位于今延安市宝塔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清代修葺。形制为石砌窑洞,共4孔。

云封寺:位于今延安市延川县眼岔寺乡眼岔寺村。始建于嘉庆元年(1796),民国时修葺。殿内残存彩绘壁画。

寿峰寺:位于今延安市宜川县寿峰乡寺里村。始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现存正殿及配殿。

风云禅寺:位于今汉中市留坝县青桥驿乡蔡家坡村。始建于明万历初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现仅存砖木结构大雄宝殿。

良马寺:位于今汉中市洋县湑水乡王丰村。始建于元中统二年(1261),为洛阳白马寺僧人慧能所建,清咸丰元年(1851)和同治十三年(1874)曾两次修葺。寺内建筑已大多毁坏,现存有大殿一座,为单檐歇山顶,高约12米。是汉中地区仅存的元代建筑之一。

龙兴寺:位于今安康市皂树乡庙河村龙王山顶。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嘉靖二十四年(1563)重修。现存有砖木结构门楼、正殿和祖师殿等。

白云寺:位于今安康市火石乡谢家院子村北的天柱山上。是陕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相传最初为道观,建于唐代。以后,佛道并行。又经明、清的扩建与重修,使这里的规模日趋扩大,庙宇达到百余间。现存山门、过厅、大雄宝殿、后殿、厢房等50多间,多为清代建筑。寺前还有清代所建六角五层楼阁式舍利塔4座。

大古佛寺:位于今商洛地区柞水县银碗乡沙坪村。始建于清中晚期,现存砖木结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观音寺:位于今商洛地区柞水县小岭乡小西沟村。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现存土木结构大殿三间,厢房四间。

宁山寺:位于今渭南地区华县宁山脚下。始建于宋(960-1279),1934年陕西著名名僧慈云法师主持修建了大殿、讲经堂、僧舍等建筑。寺内藏有线装大藏经和梵文经典。

同类推荐
  • 我们不是逃兵

    我们不是逃兵

    一个想要回到祖地,想要证明自己不是逃兵,想要告诉别人自己不是南蛮的人的故事。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 血染环刀

    血染环刀

    司马内斗,胡寇入关。烧杀劫掠,凌人妻女。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哀鸿遍野,白骨累累。“血债,要用鲜血来偿还!”穿越到这个惨烈时代的张逐夷,手持环刀,朝胡寇狂吼:“侵吾国家者,杀吾兄弟者,凌吾姐妹者,纵是逃到汝娘肚子里,本将军也要将你们挖出来,扒皮抽筋、碎尸万段!”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 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

    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

    百年中国早期寻路思想脉络!清朝末年,从天朝迷梦中走出来的国人,经过“器物”、“制度”等层面的探索,关于国族的梦想,其中的不少仁人志士已经相当清楚,那就是建立现代的国家框架,走宪政共和之路。可是,历史行进到1898年,清廷的屠刀斩灭了国人改良实现宪政共和的梦想,不少志士逐渐选择了武力。自此,暴力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中愈益显现。1912年,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这个以很少量流血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成长并不顺利,及至1927、1928年,更是遭到了深深的创伤,乃至发生质的变化——从民主共和国,沦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党国”。
热门推荐
  • 夜钟情:首席前夫大胆爱

    夜钟情:首席前夫大胆爱

    一夜失身,他轻描淡写:“抱歉,认错人了。”怀孕后他主动负责,两天不到,他怀抱小三,还是云淡风轻:“乖,别闹。”婚礼现场,小三拿着医院报告,嚣张宣布:“我怀了他的孩子!”她成全这对狗男女!四年后,她带着宝宝归来,碰上了他!“我的孩子?”他表情阴郁。“司先生,你想太多了。”
  • 逆世战祖

    逆世战祖

    当苍海变为桑田,当九州归于一粟,有谁能体会你内心的孤独?当年仗剑倚青天的执着与轻狂,比不上红尘之中相爱一场。没有永不凋零的花,没有永不倒塌的墙。蓦然回首缘起处,宁愿这是梦一场。两个时代融合,万古沉浮,险恶的江湖中,面对千万位面的绝世人杰威压,林逸云将……
  • 长裙过踝半厘米

    长裙过踝半厘米

    罗素与康德的系列故事。——名字这种细节问题不要介意。★《长裙过踝半厘米》表:一个刚烈女子的故事。里:一个肛裂女子的故事。
  • 邪王的当家毒妃

    邪王的当家毒妃

    她为他的皇位,不惜送出自己的身子,杀尽天下人,却换来粉身碎骨重生,她杀尽天下负她之人,撕了姐姐的美人皮,毁了他的皇位,他被天下人称为邪王,为了她,不惜单身一人,杀入敌军营地,灭了皇帝,为她独守一生。只要她做他的妻。却不妙,一场误会,她离家出走,招来一大帮狂风舞蝶他该怎样守住这个毒妃?
  • 跨界巨星

    跨界巨星

    李凡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演艺生涯是从笑星开始的……《笑星联盟》的两场比赛,奠定了他国内笑星的地位,更是拉开了他跨界巨星的序幕!什么叫做跨界巨星?唱歌的跑去拍戏了也敢叫跨界?呵呵哒!请大家一起见证,一个笑星的多彩人生!
  •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

    一场多方势力参与角逐的国际间谍案,情节曲折,扣人心弦,险象环生,非夷所思。
  • 主编驾到

    主编驾到

    我们女兵连在河边练习投弹,我一不小心把炸弹丢到了水里,霍挚竟然要我下水去捡起来!更可恶的是,早上五点,霍挚便黑着脸直接进到我的寝室里,连褥子带人带被子一把把我提到了升旗台上让我上操,我都还没穿衣服,快把我兜回去,不然你等等着娶我吧!男友出轨了,小三是同性……这是要让姐变悲剧的节奏啊!就在这个时候,居然出现一个小男人,住进我的家,赖上我的床,吃我的饭,花我的钱……苍天如此安排,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
  • 卿本红妆—绝色妖瞳

    卿本红妆—绝色妖瞳

    她是现代丹药世家的少主,二十一世纪最年轻的丹皇。她是天启大陆苏家的废材小七,人称废材七少。一朝穿越,她成了“他”传言,苏家七少,文不成,武不就,乃是京城第一废材。传言,苏家七少长得青面獠牙,让人望而却步,乃是京城第一丑男。传言,苏家七少经常出入烟花之地,乃是京城第一纨绔。可谁知,他本是她,更是绝顶天才,是暗夜阁的主人。且看女主如何在异世大陆闯出她的一片天地吧。新人新文,请多多支持。
  • 中阴经

    中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小皇帝

    大明小皇帝

    主角穿越明朝,发现自已居然变成一个熬了三十几年,却只当了三十天皇上的悲催人物!做为一个现代人,信奉的理念是人定胜天!怎能甘当一世炮灰?且看主角在风雨飘摇的明末,死磕皇上爹;智斗郑贵妃;挽留申时行;什么红丸什么梃击什么妖书,明朝三大案疑云重重,我自全身而退。救不世之功臣,灭万世之祸首,一切只为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