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49000000016

第16章 捡拾高三里的青春

高三的日子,如同过往的风景,稍纵即逝。告别了那段执笔奋战的岁月,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我们在高三挥洒过的青春记忆不断清晰。记忆扑面而来,它们带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忙碌。

天气由热到冷,由冷到热,我们在弥漫着书香气息的季节里忙碌着:每节课我们都会忙着记笔记和复习,每个晚上我们都在忙着做试卷和习题,每个月底我们都会在测试的小考中忙碌。那些忙碌的日子所带给我的既有充实的欣喜,又有备受压力的惆怅,导致我夜夜难眠,从而早上常常会迟到。

那时候,老师说:“高三了,要抓紧时间学习。”父母说:“高三了,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其实,已经高三的我们,有谁不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呢?

可是那天,我又迟到了。

当我急匆匆地跑到教学楼时,早读声已经四处飘扬。转过楼梯拐角处,我已经看见了班主任,他的眼睛里射来一道犀利的目光,我透过鼻梁上的眼镜,看见那道犀利的目光向我直射而来,似乎专门在等着“捕捉”像我一样迟到的学生。我无奈地低下了头,缓缓地走近,不敢看他脸上的表情,经常迟到的我怎么会有脸抬头看他呢?我听见他一声有气无力的叹气,说:“唉!怎么今天又迟到了?”我摇摇头,沉默不语。因为我无话可说,在那之前我已经保证过了许多次不再迟到,可最终总是无法做到。那一次,他让我站在走廊上,直到早读结束后才让我进教室。

高三的教室在四楼,我站在栏杆旁,低头望着下面的花草树木发呆。记得高二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被楼上师兄师姐们的读书声吸引着抬头望去,每当听到那琅琅的读书声,我都会暗暗地对自己说,以后高三了,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放声朗读。可当我步入高三,同样是在这一层,同样有着琅琅的读书声,我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高二时的那份渴望与憧憬。因为高三的压力,我们终于体会到了。

有一段时间我很讨厌上数学课。在那些近乎相似的三角函数公式里,我总是摸不着头脑,一次次地混淆、出错。老师时常让我们背诵那些定理,他笑着告诉我们,等到高考那天,同学们就会发现原来数学也是要背的。

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讲立体几何题。试卷上是我早已熟悉不过的题目和图形,看着老师仅把其中的一个条件变化了一下,我就又一次陷入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之中。老师在讲台上细心地讲着,循循善诱,从已知的条件出发,结合图形,一点一点地分析……当老师写完最后一笔的时候,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XX定理下几个公式结合起来的解答步骤吗!为何我在开始时想不到呢?

高三就是那样,我们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旁边的风景简单而又纷乱。

课余闲暇时,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穿梭在走廊上,而是静下心来畅谈未来,希望能在剩余不多的高三生活里记住彼此的话语,比如“将来怎么样”“以后上大学怎么样”或是“高考后我们要如何”等这些简单却刻骨铭心的对白。类似的话题在作文里也写过不少,却一直未从我们质朴而真诚的话语里道出,那时大家却都会说上几句,只有这样,大家的心才会踏实一些,现在我发觉自己还能记起当时我们交谈的部分内容,不得不感慨:高三,远了;青春,也真的远了。

高三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梦想的起点。

在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决定在班里举办一个轻松的派对。在举行派对举行之前,班长向任课老师们发了邀请函,并和班委们去买了零食。举行派对那天,同学们和接到邀请函的老师们都来了。大家齐聚一堂,虽然没有彩带和气球,没有蜡烛和香槟,但我们有欢声笑语,有温馨的祝福,加上几个彩色的蛋糕,我们的派对简单而又难忘。

高三让我们难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压力,更多的是我们身后那道温暖的阳光。

高考结束的那天,阳光很是灿烂。我回到了教学楼四楼,一切都是那样熟悉,蓦然间,我发现,在那段交织着泪与汗的岁月里,我们忽略了那难言可贵的青春。很庆幸,我终究明白了,我们的青春曾经在那里挥洒过。

同类推荐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小窗幽记(上)

    小窗幽记(上)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

    《总是元曲最销魂》打破以往对于元曲的赏析形式,试图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元曲的大致风貌,呈现每一首元曲的来龙去脉,并从中介绍一些元代名士的奇闻轶事。元曲不如唐诗那么蕴藉、含蓄,令人一唱三叹、吟咏不已,也不及宋诗的精炼。就风格而言,其类似宋词的长调,写的铺排,感情一泻千里,淋漓尽致。其最大的特点是通俗,少用冷僻典故,更贴近现实生活,易于流传。
  • 失守的城堡(下)

    失守的城堡(下)

    本书为散文、诗歌和摄影集,是一部描写西海固人文历史的画卷,作者以西海固大地上众多遗留的城堡为对象,以散文形式进行描述,以诗歌进行抒怀,以摄影作品进行展示。是一部图文并茂,具有历史阅读和审美价值的图书。
热门推荐
  • 胭脂春秋

    胭脂春秋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 男人不低头

    男人不低头

    爸爸另娶那年,我才七岁,妹妹隔三差五就哭闹,结果惹恼了后妈,被后妈绑在村口的那颗槐树上,当着全村人的面,硬生生打成了痴呆。
  • 悠闲少女

    悠闲少女

    少女的日常生活................
  • 斩尽杀绝

    斩尽杀绝

    前世,王毅资质有限,虽进入通天之境,但还是死于强敌之手。今世,王毅重生在了自己的少年时代,这一世,王毅将从头开始,前世欺我者,杀!前世辱我者!斩!前世所有的遗憾,这一世将不再成为遗憾!这一世,我必将把那所有该死之人,斩尽杀绝!
  • 问情之一念为魔

    问情之一念为魔

    “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无论如何,忘川河旁,三生石上,会刻下我对你的思念。但……”她望着她,顿了顿,“倘若你不来呢。”他掠过她额间的一缕发丝,浅浅一笑:“怎么会呢?就算是我跳下去还活着,我也死了去找你。”他和她,前世鸳盟。他踏上了修仙路,她堕入了魔道途。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宿命,可否守得云开见月明?魔,是仙与妖的结合之物,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但据传说,这世间是没有魔的,一方面是因为仙与妖这跨种族的远缘杂交,很难孕育出生命来;另一方面是因为每一代的魔种,都会在仙佛两界的夹击下胎死腹中……这是一个关乎神魔与爱情的故事……
  • 斩江湖

    斩江湖

    这哪里是网游了?进游戏就被系统人物暴打!老子信了你的邪!好不容易混上华山参加武林大会,被一代魔头收为弟子!可还没神功大成,霸气外露,就被江湖正道追杀到死!原本简单的复活重练,却被魔头师傅逆天改命!重生为恩皮蛇!咋了?就不允许恩皮蛇牛叉一回?诶,那谁,当初谁用暴雨梨花针插我屁股来着。老子要斩得尔等菊花朵朵开!——————————————————————满地打滚求推荐^_^......恩皮蛇(11C!游戏系统人物)
  • 陈楚歌进步记

    陈楚歌进步记

    “穷二代”陈楚歌六亲无靠,毕业后回到老家当教师,阴差阳错成了乡党委书记牛大伟儿子的班主任。牛大伟在和乡长的权力争斗中,党政办主任倒戈,陈楚歌被火速借调乡里,开始了小吏生涯。各种各样的打击接锺而来,牛大伟和女下属暗渡陈仓,在他升迁时遭遇举报,陈楚歌替他背了黑锅。牛大伟平安无事了,而他却被退回到原来的中学当教书匠,陈楚歌一时思想上难以接受,差点自杀。然后牛大伟没有忘记他,很快将他调入《龙山报》社,后来随着牛大伟调离宣传部,陈楚歌在报社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谁在幕后整他。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杀手公主的霸道王爷

    杀手公主的霸道王爷

    原本的她是个温柔可爱的女孩,因为一些闲话,使她变得冷漠,杀人不眨眼,人人都怕的杀手,她的代号:黑暗萱!唯独一个人不怕她,反而还和她杠上了,她也就这样记住了她!他和她最终是什么关系,最终她会杀了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