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39400000002

第2章  灯影里的酥油茶(1)

第1节 灯影里的酥油茶

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了。午夜12点的丽江,温度比白天低了许多,我们裹紧身上的披肩,坐在酒吧的露天座上聊天。

酒吧的小妹过来问我们要点什么。我们三个人要了一大壶酥油茶,女友木青又点了一盘奶扇和一个果盘。

我们坐的那家酒吧,桌椅就摆在河边上,河水窄窄的,河的另一边也是酒吧。整晚都有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在那里独坐,也点了吃的东西和酥油茶,只是雕像一般,动也不动,在那里想心事。

想必她是失恋了。和男朋友一起到云南来玩,路走到一半,两个人吵起来了,男友回了原来的城市,她却赌气一个人继续往前走,一个人来到这里,喝闷酒、想心事,手机就放在身边,却一次也没响过,看来是真的不行了。

酥油茶被装在一只细腰大肚的陶罐里送上来。单是看见那只罐子,我就爱死了,那只陶罐实在太美了,就像一个妩媚丰腴的女人。送上来的三个杯子也和陶罐同一质地,摸上去粗粗的,轻微磨着手。

我不喜欢太细太光滑的东西,过于细致就少了力度,而力度这东西对艺术来说就像人体的骨骼一样重要。它是支撑物,还是向前的冲力和向上的升力,写作小说时,常常会感到有种力在向前牵引,至于那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还不清楚。想起这个时间如果在北京,正是我坐在电脑前写小说的时间,现在悠闲地坐在这里,宛若坐在小说的意境之中,什么是虚构,什么是真实,界限竟有些模糊了。

酥油茶实在是好喝,幽香,微咸,还有股浓郁的奶味,不知北京的超市里,这东西有没有得卖。听说在超市也可买到酥油茶的干粉,回家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喝了。要真是那样就太好了,但味道恐怕有所差别吧?要喝丽江最地道的酥油茶,还得泡丽江夜晚的酒吧。灯影里的酥油茶,味道最浓,最香。

夜风很凉。天空中看不到什么星星,倒可以看见隐在黑暗之中不肯退去的浮云的影子。夜深了,不停地有人走来走去,大概是关店以后回家的人,还有三三两两结着伴儿调笑的女孩,笑着闹着,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

我看见那个男人走过来,他穿着竖条条衬衫,我认得他,刚才我们在他店里买了戒指和银项圈,那只银亮的项圈要是配上粉裙子,一定很美。

男人刚才热情的脸不见了,换上一副阴郁的脸,他急匆匆走在暗夜里,是要回家了吧?

河下面那个女人,仍一个人喝闷酒,手里多了一支烟。

在热闹的灯影里,看到的满眼都是寂寞。2003年,我在云南。简爱咖啡屋,这实在是一个很文学的地方啊!

第2节 丽江粑粑

在丽江,即使是深夜12点,也能吃得着热得烫嘴的粑粑。这很令人感动。我一向是一个喜欢在深夜里游荡的女人: 在网上,在自己的小说中,在书房,在街上,在酒吧,在小吃店。我在云南没有一天是12点以前上床的,但第二天照样早早起来,冲着澡,然后到自助餐厅去吃早餐。

去云南时因为包里放不下,只带了一盒CD,那是一张合集唱片,其中收入了莫文蔚的歌。喜欢她《盛夏的果实》,常裹在一块大流苏披肩里,坐在灯下一边写当天的笔记一边听她的歌。

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时间积累,这盛夏的果实/回忆里寂寞的香气……好喜欢那种模糊的、淡漠的声音,平时我在北京家中写小说,到了午夜,总是要把音响的声音关到极小,怕吵到别人。在云南,戴着耳机,可以把音量调到恰到好处,旅行中总是可以很放肆地听歌,笔记记得东一笔、西一笔,也没关系。

那天听莫文蔚的歌,随手翻看地图。那是一张牛皮纸的手绘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画得像迷宫。我只喜欢看汉字,看画和英文都不怎么舒服。一眼就看见了地图左下角的那几行字:“丽江古城十件事”。那第一条是说:“一、到万古楼听鸟叫,与丽江老头搭话。”这一条好像不太适合我。我很快找到了第二条:“吃一碗黄豆面。”

时间已接近午夜,不知小吃店还是否开门。我们决定还是要去看看。我们住的地方百鹤宾馆,距离古城只有步行5分钟的距离,我们三个女人出门,一路说笑着,像白天一样喧闹。走在清凉的街上,街头泛着荷叶一样的绿光,有穿得极少的、不明身份的女子,快速从街头走过。走过去又走过来,不知道她们要干什么。两条裸露的胳膊光光的。

按照地图上所讲的,我们找到“大石桥小吃店”,但发现已经关门了,我们没有吃到黄豆面,却在旁边一家店里吃到了正宗的丽江粑粑。

我们坐在很矮的小凳上,点了一份粑粑。

也不知道粑粑到底是怎样吃食,方的、扁的、圆的还是长的。小灯低矮地垂着,旁边还有两个人在吃米线,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看上去很年轻,大概是恋人,闹了别扭还没和好呢,劲儿劲儿的僵在那里,米线全凉了。

这时候,脸儿黑黑的一个女孩子,端着一个不甚起眼的小碟子上来了。碟子里装着一些黑乎乎的东西,看上去就像最普通的葱油饼。

“油煎粑粑。”女孩子说。

那圆形粑粑已被事先用刀切成几瓣,伸出筷子夹起一块,放到嘴里,无数层被油浸透的酥皮,嚼在嘴里又香又酥,咸咸的,一种以前从未吃过的味道。从形式上看,那东西有些像饼,但味道却比饼要浓烈得多。过去我记得贵州苗族管类似于年糕的东西叫做“粑粑”,就以为丽江粑粑应该是一种糯米的东西。现在才知道,丽江粑粑是用小麦做成的,更接近我们汉族人的“饼”。

这种“饼”太好吃了,特别是在午夜,吃到又烫又香的粑粑,滋味实在是很特别。想像着一个系着白布围裙的老爷爷,在夜晚红红的炉火旁做粑粑,胸中就涌起一阵感动。

后来,又在高级酒店里吃到一种也叫“丽江粑粑”的东西,又干又硬,凉而无味,与小店里老爷爷做的粑粑根本不是一回事。

第3节 上海菜

上海菜是“占领”北京较晚的一种菜系,但声势浩大,似狂风席卷而来,一夜之间便在这座庞大的北方城市登陆了,其速度之快仿佛有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在暗中指挥着,或用伞兵空降,那些会做上海菜的大厨们身背伞包从天而降,一个萝卜一个坑地进入北京大街小巷。某一天早晨,当你一觉醒来,迷迷瞪瞪地走在街上,那满街的招牌会让你疑心自己走错了时空,这边是“黄浦江”,那边是“夜上海”,招牌挂得比上海还上海,以前川菜的馆子仿佛缩小了一号,招牌也有些旧了。

我对上海菜看得比较家常,因父母都是60年代初从上海分来的大学生,所以家中一直保持很纯粹的南方传统。我母亲到现在包饺子仍然破皮儿漏汤,朋友之间打电话一如既往地讲着温软亲切的南方话,我母亲对上海的情感常常溢于言表,她常常回忆起上海的树木和天空,街道和那些充满诱惑的玻璃橱窗,唯独对上海的饭菜极少念叨。生活习惯是可以人走到哪儿跟到哪儿的,在我看来,馆子里的上海菜和家里的饭菜几乎没什么两样。

这是妈妈在我1岁半时为我设计的“明星”造型,这张照片曾被妈妈放大,摆在收音机上许多年。

爸爸妈妈的大学时代在上海度过。他们很爱上海,因为那座城市写满了他们青春的心跳回忆。半岁时的我,颇似一个洋娃娃,夹在爸爸妈妈中间,倍感幸福。

上海菜精致,细腻,体贴入微,从味道上说比较平和,不以怪取胜,是最有人情味儿的一种菜。在北京的上海餐馆很多,布置的格调有些大同小异,木桌,竹椅,温馨的格子桌布,墙上挂着仿旧的老照片,照片是人画出来的,上面画着想像中的30年代旧上海的淑女名媛,穿旗袍,拿团扇,梳着女学生式的娃娃头,那些画大抵如此。还有当时电影明星的旧照片,效果那么清晰,想必也是临摹出来的吧。吃上海菜有种回到家的感觉,不生猛,不辛辣,是淡而有味的感觉。很“猛”的东西或许一时间很唬人,但终归不会长久,这与艺术上的道理是相通的,“味道”是要人细嚼慢咽才能品出来,吃上海菜人会觉得很放松、很散淡,有种对名利看得很淡或者说不以为然的感觉。

在北京的上海餐馆,大都要放一些30年代的老歌,这倒有点过于千篇一律了,且不说那哥呀妹呀的老歌翻来覆去就那么几首,从录音效果上说那种不立体的单调音色在现在听来简直有些滑稽,声音是扁叭叭的,细而纤弱,听着听着仿佛要断气。我想当时的上海人也不见得只迷这一种声吧,张爱玲就说过,中国的流行歌曲,从前因为大家有“小妹妹”狂,歌星都把喉咙逼得尖而扁……可见那个时代就有人讨厌这种“断气歌”了。

第4节 黄豆面

从云南回到北京,深夜写作,写到一半的时候,常常会想起黄豆面来。单从字面上看,黄豆面很容易让人理解成用黄豆粉做成的面条,其实不然。黄豆面是用最精细的白面做成的,只因吃的时候,面上撒了一层刚刚炸好的黄豆,因此得名“黄豆面”。

据说在整个丽江古城,黄豆面做得最有名的,要数大石桥小吃店了。我在大石桥小吃店的门口拍下一张照片,可惜当时阳光太强烈了,只把一个“大”字拍得清清楚楚,其它几个字都隐在雪白的阳光里了。

我们是上午去的大石桥小吃店。头天晚上就央求导游小颜,能不能早晨不吃饭了,晚点儿起来,直接带我们去街上吃面。

小颜说:“好啊,我也最喜欢吃面了,一起去好了。”

纳西族导游颜丽军长得高高瘦瘦,走起路来像飞一样轻快。他是个很帅的小伙子,有一双黑亮而又幽深的大眼睛。他很健谈,走一路聊一路,还爱唱歌。

平时一般7点钟就起床了,今天睡了个懒觉。醒来一看,外面到处都是明晃晃的阳光,云南的早晨就像北京的中午,太阳火辣辣的。

一直是夜晚逛这座神秘的古城,白天到了这里,有些不认得了,倒像是又换了另外一座城池。那个陌生的“甩手粑粑”摊位,白天就从未见过。

我们进了大石桥小吃店,木楼梯窄得很,一行人咚咚咚上了二楼,二楼一下子开阔许多,溢满阳光的两个房间啊,让我怎么形容好呢?在这里,阳光就像水一样,蓄了满满的一屋子,人坐进来,就像潜入水中,光影恍惚。

小颜走进来跟我们说,面正在煮着呢,得稍等一会儿才能好。我坐在那里喝早晨的第一道清茶,说笑声传出窗外,引得路人驻足观看。这样悠闲自得的生活,的确是连神仙也要羡慕的。面终于端上来了,还未放到桌上,香气已绕鼻,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一只朴素的白瓷大碗,里面盛着酱色的汤、雪白的面,面上浮着一层炸得热热烫烫的黄豆,“黄豆面”因此而得名,名副其实。

新上来的黄豆面很烫,性急的人就尖起嘴来吹上面的汤。用筷子尖挑起一些面来先尝尝,那面滑爽极了,一不留神就溜进肚里。面条的形状扁扁的,但很劲道,咬在嘴里有弹性,面汤的滋味全都附着在面上,那汤不知是用什么东西煮的,既不太油,也不太干,全部味道只可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鲜。

导游小颜忙前忙后,结果被洒了一身面汤进来。他那天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跟着我们一起乐啊乐的,结果乐极生悲,西装被黄豆面汤画上地图了。细看,倒像一幅丽江古城的导游图呢。

第5节 沈阳水豆腐

我到沈阳去签名售书,吃到沈阳最好吃的一种东西,就是水豆腐。从北京到沈阳的火车是夜车,我与许多刚从新东方外语班出来的同学同在一节车厢,他们都是一些爽朗快活的人。他们说,沈阳有两个地方不能错过,一是五里河体育场,二是要去吃水豆腐。

我的责编就按照我的“指示”开车带我去转这两个地方。

五里河体育场外面的街道,在那个著名的足球之夜,曾经挤满了人,汽车已经不通行了,满街都是狂欢的人。中国没有狂欢节,中国的狂欢节都是因为某一事件临时决定的,因此这狂欢来得格外珍贵。我看见那宏伟的体育场的一角在蓝天下凝固了狂欢的瞬间,我感觉到力量、速度和美。

同类推荐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本书精选古保祥创作的爱情类文章,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和《青年博览》转载。本书内容以情感和故事为主线,为读者呈现各种各样的爱情,讲述其中的真实感悟,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本书弘扬的是对真爱的歌颂,是对假情的批判,力求让读者重拾对爱的美好信念。
  •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以咋该咋派文学”的派性宗旨是:客家人写的和写客家人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散文、小说。所有述写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装进这个箩筐,不论他是客家人还是非客家人。
  • 痕

    都江堰市以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道教发源地青城山闻名遐迩。作为其地标识的水文化和道文化,历史悠久,风格独异,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大家在这里流连忘返,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文艺作品。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热门推荐
  • 我要休仙

    我要休仙

    霍乱之地,妖星地球,万魔重生,武动苍穹!仙二代为了达成修仙之愿,无意降落妖星,为了修炼加入“八部门”跟随者莫爷爷等人开始了自己一生的盗墓之旅!为了修炼不断的挑战“隐墓”排行榜!从第二十八位黄河隐墓开始挑战,黄河祖兽龙鱼,阴阳虫红猛,碧眼罗汉,无极阴尸,青铜古象,兽身尸傀,更有“幻世密林”……
  • 造化仙府

    造化仙府

    九重月宫,重现地球。神话时代,再度来临!原本悬挂于天空之中的月亮忽然不翼而飞,一座从地球看去远比月亮还要庞大数倍的神秘宫殿出现在原本属于月亮的位置上,犹如磨盘一般大小的悬挂于天空之中!月宫便是地球上的人们为这座宫殿所起的名字。而每月十五日月宫都会从地球上摄取十万人进入其中。于是,故事开始了。。。
  • 任务密录之绝命档案

    任务密录之绝命档案

    我本一个社会渣男,碌碌无为的过一辈子。一个孤傲的怪老头,一个离奇,混乱的故事,一个受到诅咒,铁血,的噩梦。一人,一事,一梦,帮助我找回那一份,诅咒、铁血、信仰。揭开世间鲜为人知的事件,这个世间还有多少隐士高人。地狱来自何方,众生六道是何道。七界是否真的存在。
  • 吸血鬼的罗曼史

    吸血鬼的罗曼史

    拥有特殊能力的吸血鬼,蓝晶,为了报恩而嫁给吸血王子,但事实却不是如此简单,太多恩怨,即使到了两人许诺对方,但是。。。。。。
  • 环太平洋

    环太平洋

    我们总以为外星生物来自其他星球……事实上,它们来自深海。在太平洋底部,两大地壳板块之间的裂缝连接着一个平行宇宙——虫洞。这里正是外来生物的巢穴。2013年8月11日早晨七点,第一只怪兽穿过虫洞登陆旧金山。此后数十年间,不断有怪兽从海底冒出,攻击洛杉矶、澳大利亚、香港等太平洋沿岸城市。怪兽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攻击次数越来越频繁,破坏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人类世界始终笼罩在死亡与恐惧的阴影下。
  • 婚内相爱,霍少宠妻上瘾

    婚内相爱,霍少宠妻上瘾

    一场钱色交易,温子期嫁入名门,成了霍靳北的太太,得来全城艳羡。婚后,她眼睁睁看着自己在这个男人的温柔陷阱里步步沉沦。他会因为她一个小感冒就抛下几百万的合同,然后回到家中照顾她,亲自熬姜汤,陪她整夜。他会把背地里对她使手段的所有人都处理干净,给她铺好道路,让她成为风光无二的珠宝设计师。他会在抱着她上楼,与她恩爱缠绵……但每当暴雨天气,他就会换成另外一张面孔与她相对。原本温柔斯文的男人变成狂暴不已,他是他,也不是他……无数个暴风雨夜,他用力撕碎她的衣衫,低沉的嘶吼,“温子期,我恨你!”后来,当一个又一个秘密接踵而至,她……该何去何从?
  • 绝代妖娆:妖孽别过来

    绝代妖娆:妖孽别过来

    上辈子杀人无数,但这也不是她想的,她明明很无辜,只是有的人偏偏要在她面前作死,那她也没办法啊!她好不容易把自个给玩死了。这辈子也就是想安安稳稳过过日子,调戏调戏美人,努力赚赚钱什么的,怎么就是有人不想让她好过呢?既然你不让我好过,那我就让你全家都不好过。你们这么“盛情难却”,她也不好意思拒绝不是?只是,这妖孽是从哪冒出来的,难道这就是报应?打怪升级开挂不解释。(不要怀疑作者真的只是一个逗比)
  • 拒做帝妃

    拒做帝妃

    “该死的,竟敢向朕下媚药?”他抱住身前的女子,一把抛向了床上,毫不隐藏暴怒!“放开我,放开我!”她尖叫,不,要逃!清白如命,她只是来送绣帕的!可是刚一迈步,腰又被紧锁住!身子再次被抛上了床!一双手,粗鲁地将她的衣物扯裂……
  • 修养含义

    修养含义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碧瞳之灵

    碧瞳之灵

    一个普通高中生,得到一副强大的法器和器灵碧瞳之灵,他却认为是高科技,碧瞳之灵将他带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修炼者,为了自己的尊严,乔夕刻苦修炼,希望将来自己可以不惧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