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32400000017

第17章 学会避其锋芒

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的确,做工作很辛苦,能力虽然有大有小,毕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会为人处事的人,此时必然是避其锋芒,即便觉得你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生性油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会阿谀奉承,拍拍马屁。那些忠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莽直,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了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做大事的人,过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只会招致别人的妒嫉,导致自己的失败,无法达到事业的成功。更有甚者,不仅因此失去了政治前途,还累及身家性命,所以有才华要含而不露,对他人不可过于耿直地指责和批评。

过分直露自己的见解会招致他人的妒恨,但也不是说因此要不分是非曲直,什么事都一味地说好。忍莽直是让我们在对别人提出批评意见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别人接受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让别人改过,使事业、工作能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为什么非要吵得面红耳赤,最后犹如仇人一般呢?

自古以来忠直之士为人敬佩,为人赞扬。他们往往是以自己的忠直之谏,不惜身家性命去为民请命。如果只从个人利益而言,他们完全可以忍耐住自己的个性,图个高官厚禄,但是为社稷江山,为黎民百姓,他们不仅不能坐视不管,相反,他们忠言劝止,直言犯上。他们也知道必死无疑,但是如果只为苟延残喘于世,就不尽自己的职责,这些忠义之士是绝对不肯干的,他们是不会屈从的。可是他们拼却性命地去直言进谏,难道就是最好的办法吗?不可能人人都如魏征,得遇圣明的君主,更多的是遇到昏暗的王侯,所以直言当看对谁,可以直言的当然要去尽自己的职责,但是不值得你去进忠言的,你不能审时度势,无疑是过于迂腐、愚忠了。这时候你就要听人劝,耐住性子,忍住要直言相劝的冲动,首先保护好自我,再以图发展。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应该是待人处世的一条准则,但直炮筒子未必受欢迎。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很特殊,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表面上一套,实际上可能是“意在言外”。换句话说,就是嘴上说喜欢“直来直去”,内心深处却并不喜欢“直来直去”。当对方回答“不”的时候,未必真的是“不”,很可能只是碍于面子,而第二次再恳求时,对方可能就同意了。反过来说,当对方说好的时候,也未必就表示同意,或许只是不愿当面给你难堪而已!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知道为什么在待人处世中,为什么许多事上司说“研究研究”之后便没了下文;为什么对上司提意见“直来直去”的人,却不仅难以获得上司的满意,反而会因此遭到打击报复。

要想获得待人处世的成功,必须懂得察颜观色,善加分辨,认清对方是真要你开口,抑或只是礼貌性的客套。最好在说话时巧妙地拐个弯儿,千万不要“乱放炮”。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尊,需要面子。直来直去,实际上就是“不给面子”,使对方心中不快,以至造成双方关系破裂,甚至反目成仇。事后想想,仅仅因为区区小事,非原则性问题真是毫无意义,后悔晚矣!

朱元璋称帝后,要册封百官,可当他看完花名册时,心里又犯起了愁。因为功臣有数,但亲朋不少。封吧?无功受禄,群臣不服;不封?面子上过不去。军师刘伯温看出朱元璋的难处,又不敢直谏,一来怕得罪皇亲国戚,惹来麻烦,二来又怕朱元璋受不了,落下罪名。但想到国家大事,不能视而不见,最后,他想出一个方法,画了一幅人头像,人头上长着束束乱发,每束乱发上都顶着一顶乌纱帽,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接过画,细品其味,忽然哈哈大笑道:“军师画中有话,乃苦口良药。真可谓人不可无师,无师则愚;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原来,刘伯温画的意思是,“官(冠)多法(发)乱!”刘伯温此举,不但未伤害到朱元璋的面子,不犯龙颜,还道出了谏言:官多法必乱,法乱国必倾,国倾君必亡。画中有话,柔中有刚,也算是待人处世高明的“说话会拐弯儿”,使听者懂得话外之音,达到预期的目的。

婉转地批评别人,不逞一时的刚勇,同样能达到批评对方的目的。在西汉时期汉武帝身边有个大臣叫东方朔,头脑聪明,言词流利,又爱说笑话,当时人称他为滑稽派。

汉武帝刚即位就下了一道诏书,叫各郡县推举品行端正、有学问才能的人,当时有上千人应征。这些人上书给皇帝,多半是议论国家大事,卖弄自己的才能,其中不少建议皇帝看不上,提建议的人也就没被录取。东方朔的上书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自己怎么博学多才,聪明过人,怎么身材高大,五官端正,怎么勇敢灵活,正派守信,最后说:“像我这样的人,真该当皇上的大臣了。”汉武帝看这份上书与众不同,有些意思,就让他待诏公车。东方朔虽然被留在了长安,但薪水很少,也见不着皇帝。

过了些日子,东方朔想出个让皇帝注意他的主意来。当时皇宫里有一批给皇帝养马的侏儒,东方朔骗他们说:“皇上说你们这些人一不能种田,二不能治国,三不能打仗。对国家没一点用处,准备把你们全杀了呢。”侏儒们都吓得哭起来。东方朔又教他们:“皇上要是来了,你们赶快去磕头求饶。”不久,汉武帝路过马厩侏儒们都嚎啕痛哭,跪在武帝的车子前连连嗑头。武帝觉得奇怪,问道:“你们干什么?”侏儒们回答:“东方朔说您要把我们全杀了。”汉武帝知道东方朔鬼点子多,就把他叫来质问:“你为什么要吓唬侏儒?”东方朔说:“侏儒身高不过3尺多,每个月有一袋粮食和240钱。我东方朔身长9尺,也只有一袋粮食和240钱。侏儒们会撑死,我却会饿死。皇上要觉得我不行,就放我回家,别留着我在这里吃白饭。”武帝听了哈哈大笑,让他待诏金马门。待诏金马门比待诏公车的地位高,他也就渐渐地能接近皇帝了。

有一次,汉武帝让手下的人玩“射覆”的游戏,东方朔连猜连中。得了很多赏赐。汉武帝身边有个姓郭的舍人,也很聪明,能言善辩,见东方朔这么得意,很是眼红,就对武帝说:“东方朔刚才都是碰运气,并不是真会猜。现在我来藏一样东西,如果他猜中,我愿意挨一百板子;要是猜不中,您把刚才赏他的东西都给我。”结果东方朔又猜对了,汉武帝命令左右打郭舍人的屁股,郭舍人痛得直喊“哎哟”。东方朔嘲笑他说:“呸!口上没有毛,声音叫嗷嗷,屁股翘得高。”郭舍人又羞又气,喘息着说:“东方朔辱骂皇上的随从,该杀头!”武帝问东方朔:“你为什么骂他?”东方朔急中生智,回答:“我怎敢骂他,是让他猜谜语呢。”武帝又问:“怎么是谜语?”东方朔信口胡编道:“口上没有毛是狗洞,声音叫嗷嗷是鸟儿在喂小鸟,屁股翘得高是白鹤弯腰啄食。”武帝见他说得头头是道,没法再追究,郭舍人只好吃了个哑巴亏。

同类推荐
  • 博弈的智慧

    博弈的智慧

    博弈是人与人之间为了某些利益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与对抗。博弈源自生活,如果你细心地去观察,便会发现身边事事皆博弈,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事,还是恋爱、学习或者工作的经历,博弈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你运用得当,便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博弈也被人们认为是经久不衰的生存法则。
  • 女人好命密码

    女人好命密码

    本书介绍了如何面对职场种种难题,怎样和领导相处,怎样和同事相处,作为新人怎样成熟心态面对工作,作为职场白领怎样获得晋升等内容。
  • 自警录

    自警录

    本书是新渡户稻造的人生指南名著。在这部书中,新渡户稻造一如既往地使用内敛自警的写法,沉人到了心灵的褶皱,对那些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包括两性、职业生涯、恐惧和坚强、诽谤、社交、内心独立、人生的成败判断等等,作了纵深的剖析。
  • 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

    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当下这个以人情和关系为纽带的社会里,我们若想处处通达,就不能一味地棱角毕现、率性而为,而是要注意圆通,懂得“吃亏是福”,要通世故、懂人情。这就是“洞明世事”、“人情练达”。当然,这里并不是让大家去学厚黑,而是要学会拿捏处世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这才是最高妙的处世学问。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四:健商保证智慧(下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四:健商保证智慧(下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健商保证智慧(下)》是《解读人生智慧密码》系列之一: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黄面人

    黄面人

    一位年轻的蛇麻商,格兰特麦勒的新邻居让他又是害怕又是生气,同时他的妻子艾菲尔丝开始出现奇怪的举动。麦勒做了一定的观察和行动,认为他的妻子与他的邻居肯定有问题,而且有些东西让他心里发毛,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为了彻底弄清楚那张脸,还有妻子的奇怪举动和不安,他向福尔摩斯求助。
  • 快穿:炮灰女配的坎坷路

    快穿:炮灰女配的坎坷路

    萧洛死了,灵魂被系统绑定,开始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的做任务,且看她是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女炮灰,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的光辉之路!在三千位面里是如何经历人身的大起大落,萧洛:“三观不正怎么办?”揍的他爹妈都不认识,“双重标准怎么办”揍的他爹妈不认识,萧洛:“我也是好无赖啊!我不是暴力女,啊……崩溃崩溃”。旁边悠悠飘来五个字“该接任务了”系统!渣男贱女们把皮绷紧了,美男们洗白白,等我来宠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卷妖书

    千卷妖书

    神仙无人得见,妖鬼处处可见。岂是神仙高冷,抑或妖鬼下贱?世间万物,皆为妖身。天地之灵,皆为鬼魂。妖鬼之事,流传极广,知者极多,受害极众。故而,不知何时,不知何地,莫名生出,千卷妖书。世间妖鬼,无不畏惧。奈何妖书,从来孤独。世人愚钝,不知其所起,更不知其所终。千百年间,世间流传一句话,得妖书者得天下。【一天五更,不容错过】【千卷妖书读者群427678299】
  • 甜心CEO:缉拿钻石情人

    甜心CEO:缉拿钻石情人

    【新版反映慢,旧版的地址:http://www.hongxiu.com/a/201122/】【本文有点小虐,有点小白,有点恶搞!还会带点XX迷情。喜者入。】十年前,她大胆地告白,却换来他的不以为然。她与他青梅竹马,相伴长大!可她在他的眼中却是那种戴上假发套也不像女生的捡破烂美少年。十字路口,红绿灯闪烁不停,似乎在说,请不要碰触爱情,因为,注定分开…果真,他们踏上了分道扬镳的道路。十年后,她褪尽青涩,包裹上一层华丽的糖衣,更拥有一头美丽飘逸的长发。十年,什么都改变了!她不再是那个捡破烂美少年罗郡,她是他眼中的神秘精灵——沐亚馨。拥有多重身份的她,以女王的姿态出现,却是为了回来再次诱、惑他!不管他的身边有多少花瓶,不管他的心变得多么不羁,不管他是不是有一个多么爱他的女朋友,不管……千万个不管!纵使,你我都布下天罗地网,只为缉拿对方!我的钻石情人!.想看不一样的总裁文么?厌倦了女人总处于弱势么?当女人不再是弱者,强强相对,谁主浮沉?【甜心CEO系列,给你不一样的精彩!】《甜心CEO:小丈夫来袭》:文/颜舞珏http://novel.hongxiu.com/a/119724/《甜心CEO:情煞XX教父》:文/北宫舞茗http://novel.hongxiu.com/a/186148/《甜心CEO:缉拿钻石情人》:文/少殇狐http://novel.hongxiu.com/a/201122/《甜心CEO:杠上腹黑冤家》:文/kingtea暂时尚未开坑【敬请期待!】——————————————————————顺便宣传自己的另一篇文,是一篇耽美文!喜欢看的人就去看!《美男计:伪娘惑主》http://novel.hongxiu.com/a/189762/
  • 科学名家

    科学名家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毁灭之火

    毁灭之火

    如果这就是生命的重点,龙炎唯有不甘的接受。繁华喧嚣后的冷漠寂静,寒冷的让龙炎感到害怕。只有抱紧自己,随着身体不断的下沉,沉入这红城中,只有滔天之罪,才会沉入的无尽之湖。龙炎突然间睁开双眼,想看一看,这最后的景象。流不出的眼泪,只有心中传来阵阵的剧痛,以及不能呼吸的压迫感,冲击着早已模糊的神智。而此时,眼前出现的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熟悉的人,回映着曾经的默默过往。那些曾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却在冰冷的敲打,一幕一幕,一幕一幕。
  •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啊啊啊!你要是再咬我,小心我带着娃离家出走。”作为一名逆袭的神偷王妃,她看着身上的一个个牙印,浑身颤抖着指控某人。她夫君皱着英挺的眉,凤眸凌厉地扫过她,说:“我让你再去偷东西,你偷了我的心还不够,还要招惹别人。”神偷王妃对这样的表白表示很羞射,主动伸了一只手凑上去道:“那你多咬几口吧,我不会把心还给你的。”于是乎,怎么可能只咬手……
  • 喜劫良缘,摄政王的小娇妃

    喜劫良缘,摄政王的小娇妃

    穿越三好,吃好喝好睡好。穿越三早,早嫁人早生子早死。有此秘笈,回现代有望。想她傅家小姐谨记上面几条人生格言,正职看书绣花聊家常,偶尔兼职当公主太傅,已然小心翼翼,自求多福,没空招惹变态。娶妻三能,能下饭能陪喝能暖床。娶妻三有,有胆识有心计有他。得此女子,娶妻有望。想他当朝摄政王爷心有标尺碍于无人,正职养虎为猖陷害忠良,偶尔兼职扰乱民生,无敌是他最大的痛,若是有人引了他的兴致,自然是没理由放弃啊。某女受虐多次狂怒,“你是不是有病,遛狗一样一收一放!”某男依然不动声色,“姑娘如此自贬,本王自然不敢反驳,其实,都是玩物,可本王是把你当风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深山里走出的强者

    深山里走出的强者

    从小被遗弃的王平却意外被无名修真高手捡去收为弟子。王平不仅天资聪明而且变态的十八岁进入元婴期高手行列。师傅渡劫成功的离去让王平感到特别孤独,从没有见过世人的王平一个人在深山里苦修,目的就是为了和师傅团聚。然而,造化弄人,一个人的闯入改变生活规律。且看此书,让您感觉到不一样的修真生涯。PS:开群了67345352《未满》12895085《未满》
  • 茶书:茶艺、茶道、茶经、茶圣讲读

    茶书:茶艺、茶道、茶经、茶圣讲读

    有人说,茶是造物者特别为我们中华民族安排的。还在上帝创造天地前,我们的神农氏早已发现茶树,尝过茶叶。由嚼青叶,而发明为采叶焙制,由采叶焙制,辽代神农像而改良为煎烹饮啜。茶已经和中国人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在悠久的历史中,茶的清香、高雅与中国的民族性相结合,成为刻画“中国”的重要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