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26400000017

第17章 为什么鹦鹉能说话

1984年3月,美联社曾报道一则新闻: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敦,某人家夜晚被撬窃。受害者报告警察说,他家被盗窃时,有一只鹦鹉在场;被盗以后,鹦鹉不断重复这样一句话:“到这儿来,罗伯特,到这儿来,罗尼。”根据鹦鹉提供的这两个名字,加上从现场取得的指纹,警察很快就破了案,抓住了两个惯窃犯,一个名叫罗伯特,一个名叫罗尼。

更有趣的是一位叫朱·海特的英国妇女饲养的一只鹦鹉。1980年的一天,这只鹦鹉在树林中飞迷了路,被一个农民捉住。鹦鹉到农民家后,反复念叨一个6位数字。农民感到很奇怪,心想,莫非这是个电话号码?他试着按这个数字拨电话,果然找到了鹦鹉的女主人?

1981年,美国曾举行过一次别开生面的动物“说话”比赛。赛场上,数千只各色鸟儿竞相学舌,最后,一只名叫普鲁德尔的非洲灰鹦鹉夺得冠军。它一口气“说”了1000个不同的英语单词,被誉为“最会说话的鸟儿”。

这种故事,常常使人们感到迷惑:这些聪明的鸟儿,是否真的懂得所“说”话语的含义?它们能像我们一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改变自己的环境吗?

在古代,不少人相信能说话的鸟真懂人语,而且通人性。“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它们的赞美。到了现代,由于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研究,使得大多数科学家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指出,鹦鹉和其他鸟类的学舌,仅仅是一种仿效行为,也叫效鸣。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皮层,鸣叫的中枢位于比较低级的纹状体组织。因而它们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也不可能运用这些语言,他们做了一系列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还有少数科学家在继续探索这个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教大猩猩、黑猩猩学习说话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打破了动物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传统观念。这使一些研究者对鹦鹉学舌的问题产生了新的想法。美国帕杜大学女心理学家爱伦·皮普伯格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爱伦认为,过去的实验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研究者都用实物来奖励鹦鹉“学习”,这就使得它们为取得食物而学舌,形成单纯从声音上模仿的条件反射。这样,实验中就反映不出鹦鹉是否能理解所学语言的意义。

动物行为学家们发现,幼小的鸟开始学习鸣叫时,和婴儿咿呀学语的情形很相似。起先,它们着重于发音的模仿,并不注意鸣声的含义。以后,通过和“亲鸟”对话,交流信息,才逐渐掌握各种鸣声含义。根据动物行为研究的这一最新成果,爱伦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1978年,她和学生们从当地的小动物市场中选购了一只年龄13个月的非洲灰鹦鹉,取名叫爱列克斯,并开始对它进行实验。

爱伦设计新“教学”法,叫做“对话—竞争”法。在教学中,由2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一个当鹦鹉的“教师”,另一个当鹦鹉的“竞争者”,通过对话来进行教学。

每一次,都通过对话的方式,通过实物显示来“教”单词,这样就避免鹦鹉单纯从声音上模仿,为帮助它“理解”词的含义创造条件。

在教鹦鹉学生词时,研究者总是挑选鹦鹉感兴趣的东西,像闪闪发光的钥匙、鹦鹉爱啄的木片、软木等,这样能提高它的学习兴趣。研究者还通过变换句型,用不同的句子来强调要教的同一个词,例如,教它讲“纸”这个词,就运用“这是一张纸”、“这是你的纸”、“好大的一张纸”等等句子。

对爱列克斯的正规教学一天4个小时,其余的时间让它生活在人们中间,让它自由自在地玩、说话、听话。爱列克斯很喜欢玩具,爱伦就为它准备了一个玩具箱,里面有塑料小动物、彩色木片、木衣夹子、纸、小块皮革、钥匙等。爱列克斯常常把箱中的玩具啄出来玩,扔在地上,有时它还反复啄一块木片或软木,把它们啄粉碎。这样,就为它提供了许多与人“交谈”的机会。

研究小组避免用食物奖励鹦鹉,使鹦鹉的“学习”和吃食不发生直接联系。有时爱伦也奖励鹦鹉,当它正确地说出一样东西的名称后,就给它玩这一东西,以提高鹦鹉说话的积极性。经过一年“教学”之后,研究小组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1979年,爱列克斯已经能正确地识别和说出23种东西的名称,如纸、木片、钥匙等。把这些东西放在面前,它能一一识别,并分别说出名称。它还认识和能说5种不同的颜色:红色、绿色、蓝色、灰色、黄色。能识别和说出4种形状:“两角形”?穴橄榄球形?雪、三角形、四角形?穴正方形?雪、五角形?穴正五边形?雪。它能数5以内的数字,还会说“喂?”“过来”“不”“这是什么?”“什么颜色?”“多少?”等。它会把“要……”和一样东西的名词组合起来,把“要去……”和一个地方的名词组合起来,提出要什么或要去什么地方。

爱列克斯认识了木片、纸、皮革之后,无论是大张大块的纸、木片、皮革,还是零碎的,它都能识别。它认识了颜色和形状之后,会说从未见过的东西的颜色、形状,例如研究人员衣服上的纽扣。这表明它已经具有初步的分类概念。

为了了解爱列克斯“学习”的成绩,研究人员每星期对它进行2次测验。每次时间为1个多小时。测验的题目是向它提出各种问题,识别物体的名称、颜色、形状等。根据它的回答,给予客观的评分。结果,它的成绩是75—80分。

在研究中,爱列克斯还表现出惊人的“自学”能力。

有一次,爱列克斯瞧着镜子发呆。它面对镜子里自己的映像,“自言自语”地问道:“这是什么?什么颜色?”旁边的研究生就回答说:“这是灰色。你是一只灰色的鹦鹉。”研究生把这一回答重复了3遍,没想到爱列克斯就此学会了“灰色的”这个词。以后,它凡是见到灰色的物体,都能用“灰色的”来描述。这说明它已牢固地掌握了“灰色”这个概念。

爱列克斯学会说“不”的过程也很有趣。起先,在“教学”中,每当它不愿意再学下去时,总是嘎嘎乱叫,或是把它识别的东西扔在地上。“教学”的第2年,可能因为常常听到人们说“不”这个词,它也开始用很含糊的发音说:“不”。起先是不分场合的。后来它就把“不”用到和人们的对话中,如果用得正确,就会得到人们的称赞。不久它就能正确地使用“不”。每当它不愿意再学习下去,或对提出的问题、出示的物体不感兴趣时,就会回答一声:“不。”然后堂而皇之地飞开去,弄得“教师”哭笑不得。

学会不少词汇后,爱列克斯能把词组合起来,用来描述新奇的东西。它第一次看到蓝色封面的笔记本,就叫它“蓝色皮革”。

在爱列克斯所有的能力中,智力水平最高的大概是它的“数学能力”。据研究,在鸟类中,鹦鹉的数学能力最强,在对实物个数进行比较的实验中,它们能区别出“7个”和“8个”。鸽子最多只能区别“4”与“5”。鸡的能力更差,只能区别“1”和“2”。在以往的实验中,鸟类是通过某一训练的动作?穴如啄地面?雪,来表示自己的判断的。爱列克斯与它们不同,它能用语言来数数,能准确地说出“5”以内的数,能说出“三张纸”、“四块木片”等数量和名词结合起来的短句。然而,它有时也会把“三块木片”和“三角形木片”混淆起来。难度最大的测验是把一些形状、颜色都很接近的物体混放在一起,例如把绿色的三角形木片和蓝色的正方形皮革放在一起,让它一一识别。爱列克斯的成绩也在80分上下。

对爱列克斯的“教学”和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然而,爱伦认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爱列克斯是一只能够说话的鸟。在教动物说话的实验中,科学家碰到最大的困难,是动物不具备对语言进行“分解”的能力。它们虽然能学会一些句子,但不能把句子分解成一些相互独立的单位,再把这些单位组成千变万化的句子。它们有的能做一些换词练习,把“我要纸”换成“我要木片”、“我要钥匙”等等。可是不能把“我是波利”、“我想吃巧克力”、“那是香草巧克力”三个句子组合成“波利想吃香草巧克力”的新句子。爱列克斯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但是,爱列克斯能利用学会的语言向人们提出要求,影响人们的行为。这种用语言改变自己处境的行为。是很引人注目的。迄今为止,在实验室里,只有大猩猩和黑猩猩曾经表现过这样的行为,而且它们都是靠手势语或键盘语来“说话”的。相比之下,爱列克斯比它们高明,它是用地道的英语来“说话”、来“请求”的。

研究组对鹦鹉“说话”的研究充满了信心。他们拟定长远计划,列出了许多有趣的课题,如:鹦鹉能不能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像“大”与“小”、“硬”与“软”?它们能不能发展自己的数学“天赋”,数到“8”、“9”、“10”,甚至学习加减法?它们能不能看懂平面的照片或图像,弄懂二维的平面图像和三维的立体图像之间的关系?它们能不能区分两个物体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它们能不能把自己学会的“语言”传授给另一只鹦鹉?

同类推荐
  • Wanda Gag Treasury(婉达·盖格绘本典藏)

    Wanda Gag Treasury(婉达·盖格绘本典藏)

    美国著名图画书女作家,美国“真正绘本”时代开创者,纽伯瑞奖和凯迪克银奖获得者婉达·盖格,献给世上孩子们的爱心书。婉达·盖格深知孩子倾听大人用绘声绘色的口吻讲故事时的那种喜悦,所以她没有把她的作品画成是一本孩子自己去读的图画书,而是一本大人读给孩子听的图画书,书中都是孩子一边听大人读、一边自己看的插图,其笔触如行云流水。正因为这样的精神,以及其在绘画与文字上的独特风采,她的经典绘本系列至今魅力依旧。
  • 长大有意思

    长大有意思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之一,收录了郁雨君小说和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作者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随心所欲地顾盼和表现周围的青春男女,同时也在从容自如地表现自己的内心和情感世界。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猫科动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猫科动物

    本书从猫科动物的起源入手,重点阐述了猫科动物的种类、特征、习性、分布以及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和联系。
  • 星期六童话(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

    星期六童话(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星期六童话》是当今童书出版的一种高品质制作,可谓“文、音、图”三杰,可读性、可听性、可赏性兼具。美文、美读、美绘的有机融合,将一流儿童文学的生动气象与艺术风韵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小读者在阅读图书的同时,倾听原文的优美诵读,欣赏书中的精美插图,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精神享受!《星期六童话》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完整地呈现了梅子涵早期、中期、近期作品创作的整体面貌。
  • 傻瓜伊万

    傻瓜伊万

    傻瓜伊万,人如其名。他傻气十足,面对祖辈的财产无动于衷,心甘情愿让给两位兄长,使全家人一直和睦相处。
热门推荐
  • 人生不若初相见

    人生不若初相见

    陶红杳这辈子除了自己老爸,最怕的就是她的老板。见到他,陶红杳就如耗子见了猫。然而,这个不苟言笑的老板居然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么难以靠近。陶红杳觉得自己好像对他有一点点……太关心?
  • 八字合婚:中国传统婚配预测方法

    八字合婚:中国传统婚配预测方法

    本书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婚恋预测方法系统。它对易学文化研究起到拓展和丰富的作用,填补了家庭社会学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它又是一部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的启蒙性普及读物,对每个人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起到“劝人向善”的作用。
  • 盛世星途
  • 樱花下的你的爱

    樱花下的你的爱

    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花开了又谢,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我们就这样长大了。青春给了我们很多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一切的一切都将珍藏在心底……
  • 神动八荒

    神动八荒

    偶然得到的一根神秘的黝黑骨刺,竟然使得其封印其记忆的封印松动?秦端,开始踏上了一条他本永远也不会再度踏上的路途。我,究竟是谁?我,来自何方?我的命运为何会被如此安排?我不服,我不服!寻道?还是踏征?我的道既与常人不同,那么就让我走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天,踏出只属于自己的途!七星踏珠,使得日月失辉,披辰戴月,单手遮天蔽日,血染金身,屠戮天下至邪,手掌乾坤,勘破生灵轮回!窥天变,轮生死,狩猎天之征途,撼动八荒世界!
  • 猎杀文明

    猎杀文明

    梦魇开启毁灭之门,平凡的夏启即将蜕变成为毁灭之王。绝对恐怖的能力,他注定成为最强者。末日将至,王已苏醒,天下谁可抵挡王的脚步。世界是否毁灭?不是夏启考虑的问题,他只在意自己的兄弟。
  • 禁忌校园

    禁忌校园

    怎么这个校园有这么多禁忌,不可以问时间,又不可以随便进厕所,连寝室也是鬼里鬼气,在这个的校园生活的学生们真是伤不起啊!
  • 灵宅笔记

    灵宅笔记

    十几年前,老镇马副镇长为了发展老街经济,打算力排众议拆掉灵宅,可灵宅没拆,马副镇长却失踪了,有人在灵宅里发现马副镇长留在宅子里的遗物。十几年后,马副镇长的女儿马凌云自称得高人点拨,回灵宅寻找马副镇长,却没想到在宅子里,挖出一段前清时期的可怕传说。马凌云和小火焰不顾凶险破解百年灵宅之谜,从中得到破灵宅的秘籍。只有破解其中秘密,才能解开家族诅咒。小火焰陪着马凌云离开古镇,却没想到横祸接连而至。茅山高人、降头妖人、穿梭阴阳、还有养蛊奇人纷纷登场。每座古宅后面,都隐藏着一段离奇的故事,等着有缘人来破解。
  • 黑椹的别样人生

    黑椹的别样人生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三国”》文字流畅,内容扎实、准确,剖析客观公允,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从有关毛泽东阅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大量资料中,加以理性思维,写了《毛泽东读“三国”》这部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