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世界不断在变化着,新鲜玩意儿大量涌现,马三真个是“肠子痒了搔不得”。那天在猪娃跟前受挫后,他一连几天都没到猪娃家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呆在家里反思。反思对马三来说,也是一个培养懒肉的过程。一个人思想的过程也就是他最没有思想的过程。马三的反思,实际上是在给猪娃寻找对策。就在马三苦思冥想的时候,柳峡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五年一换的社长换班,村上让老实巴脚的李木匠担上了担子。李木匠,庄子里最听不见响声的男人,用句时髦话说,最没有人气儿的男人,在玉米下种的季节,像一棵早产的玉米一样,露了出来。李木匠的露出来是极其偶然的。他这个人可以说只有一点本事,那就是做木匠活。活做得很漂亮,要棱有棱,要角有角,有模有样。除了这些,他在柳河人的眼里,简直是没有些微亮光可值一提。李木匠的老婆是柳河一道河川有名的泼妇。据说李木匠每次外出回家,他老婆都要审犯人一般对他考察半天。有一次,李木匠给外村一户人家做了一个马槽。做完后,他闲不下来,就去逗那家人养的两匹种马。那马长得很海实,浑身像上了一层油,着实让李木匠开眼。但是李木匠没有想到,在他逗马的时候,有几根马毛粘在了他的衣服上。这几根马毛惹了大祸,险些让李木匠回了老家。为这事,李木匠的老婆专门到那户人家里做了回调查,对了回马毛,才把李木匠解放了。
可就是这个被老婆压在屁股底下的李木匠,这回让柳河人开了眼。他先是说了一句人模人样的话,“这社长是个不硬的官,希望大家多多抬举,共同致富奔小康。”然后,他做了一件让全村人都吓了一跳的事,那就是他在庄边里筹划着要办磷肥厂,厂里的工人从村里优先招,一月还有可以买百十斤麦子的现钱收入。这个动作委实让庄子里的人们刮目相看。多少年,不用说柳峡这个小小的社了,就是柳河镇也从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尤其是马三,自认为书读了不少,正统思想的教育也把他熏陶得文质彬彬的,乍听李木匠要办厂,他立马就来了反应。
马三坐不住了。他心里老不是滋味。在古代的皇上手里,文人也就是现在的知识分子多吃香,考功名的是读书人,肚里装的墨汁越多,你的地位也越高。不像现在,书成了无用的废纸,用它擦屁股都嫌硌得慌。现在是认钱,花花绿绿的人民币可以让没个人形的猪娃人模猪样地活着,而我马三费尽心思学习文化,到头来成了百无一用的所谓书生。把他家的,识一万个字不如识一个字。
马三到猪娃家里谝闲传时对猪娃说:“你莫看李木匠当上社干部就抖起来了,其实那是毛爷说的,是纸老虎一个,成不了大气候的。”就在他给猪娃说这话的当口,柳河对岸传来噼里啪拉的鞭炮声。马三和猪娃忙出门去看,原来是李木匠的磷肥厂开业了。李木匠和他的肥婆娘正在厂子门口招呼乡上和村上的干部,一帮子李木匠招的工人也在那儿装模作样地站着个队欢迎。这些本庄里的假狗,就像苍蝇一样围着李木匠打转。
这泡臭屎!
马三恨恨地骂了一句。但同时他看到了猪娃艳羡的表情,而猪娃正大张着吊了涎水的嘴,根本就顾不上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