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8700000015

第15章 无中生有——司各勃洛9少年案(1)

直到此时,“9少年”才恍然大悟,他们是因为强奸被捕。难怪头天晚上广场上有那么多愤怒的白人。在1930年代的亚拉巴马及美国南方各州,黑人强奸白人被视为万恶之首,属不赦之死罪。

这宗案子发生于1931年。

翻开写那个时期案子的书,或其他事件的书,读者差不多总能在头两页内就读到诸如此类的话:“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大崩溃……”

接下来,就是长达10余年的经济大萧条。不能说发生在那个时期的所有案子、或所有事件,都是因经济大萧条而起,但至少,追究起来,总多少和大萧条有些关系。后来,美国人全仗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军火生意,发战争横财才走出了低谷,那是到20世纪40年代的事了。对此,美国各近代史书皆有记述,虽“不以为耻”,亦未“反以为荣”,不过是就事论事地写下一段历史。

回到“司各勃洛9少年案”,案子的一开头,就是一幅经济大萧条时期独有的场景:一列从头至尾共42节车厢的火车像一只巨大的虫子,笨拙而迟疑地爬行在亚拉巴马州北部丘陵起伏的乡间。车速缓慢,还跑不过饿着肚子的小伙子。按照政府当时的政策,在列车后半段属于货车的一溜儿中,总会留出几节车厢只装个半满,以供到各地找工作的穷人们免费乘坐。于是,这样的车厢就被叫做了“免费厢(Hitchhike Cars)”。据史料记载,当时全美国有大约20万人以免费厢为家。

1931年3月25日,星期三,西行的列车从田纳西州的查丹努加出发,拐弯穿过亚拉巴马州北部,又回头驶向田纳西州的曼菲斯。查丹努加地处田纳西、亚拉巴马和佐治亚三州交界。那还是种族隔离的年代,不少商店、餐馆甚至厕所门口都挂着“只供白人”的牌子,火车、汽车、轮船等公共交通设施上也都拦出了白人和有色人种各自的区域,只有免费厢是个例外。

列车经过史蒂汶生站后约30分钟,站长看见两名白人青年沿铁道线从列车驶离的方向走回来,其中一人头上流着血。两个人说,免费厢里的“一群黑鬼”欺负了他们,还将他们撵下车。

站长马上往下一站司各勃洛打电话,被告知列车刚刚开出站台。司各勃洛是管辖这一片的杰克逊地区首府。

再下一站应该是平特罗克。下午1点30分,平特罗克警督乔利·拉沙穆接到杰克逊地区警署署长M·L·万恩的电话,要他“擒拿免费厢中的每一个黑鬼……把他们带来司各勃洛”。

拉沙穆警督是平特罗克唯一的全职警察,他以最快的速度召集到了镇子上几乎所有有枪的主儿。所以20分钟后,当列车驶进平特罗克站台时,铁道两边已经站满了荷枪实弹的“民团”。

还没等车停稳当,持枪者们便跳将上去。不到10分钟,从免费厢里带出了一共12名年轻人。其中9个黑人,全是男的,3个白人,一男两女。

白人小伙子叫奥威尔·季里,自称是和被撵下车的那几个人一伙儿的。两个白人女子都穿着男人的连身工装,戴男式鸭舌帽。其中一个叫维多莉娅·普瑞斯,21岁,另一个叫茹碧·贝茨,17岁,皆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人氏。从车上下来时,维多莉娅靠在茹碧的肩膀上,好像很头晕的样子。

9个黑人均衣衫褴褛。尽管已经开了春,大多仍穿着破旧的冬衣。乔利·拉沙穆警督一一问过他们的姓名年龄,9个人中的最年长者叫查理·魏摩思,20岁,最小的犹金·威廉斯不过12岁。

九人中有四人结伴而行,而且都是住在查丹努加的邻居:海武德·派特森,18岁,带着犹金·威廉斯,还有洛伊和安迪·莱特兄弟,分别13岁和19岁。另外五位来自佐治亚州各处:查理·魏摩思、奥兹·鲍维尔,17岁、欧仁·蒙哥马利,17岁、克拉伦茨·诺里斯,19岁,和韦立·罗勃逊,16岁,他们互不相识,也不认识查丹努加的那几位。当时,拉沙穆警督并不怀疑这一点,因为据“民团”们报告,9个人是从不同的车厢搜出来的。

后来,这9个人就被称作了“司各勃洛9少年”。严格地讲,其中一些已经过了“少年”的年龄段,不过在当时的美国南方,白人管中年以下的黑人都叫“boy”,上了年纪的叫“大叔(uncle)”。“boy”一般译为“男孩”或“少年”。

9个黑人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没念过什么书,好几个不会读也不会写,完完全全的文盲。

有几个黑人小伙子承认他们在火车上打了架。据海武德·派特森的叙述:“一开始是几个白孩子从我们坐着的地方过,其中一个踩了我的手,又嚷嚷说这是白人的火车,我坐在那儿碍事,要把我扔下车去。我什么话都没有说,但他们还是不依不饶。”海武德们坐的是有顶篷的货车。

白孩子们跳下火车拣铁道旁的石头,朝车厢里的黑孩子们一边砸一边骂。黑孩子们先还忍着,后来有人拣了扔上来的石头砸回去,一场“石头仗”就打开了。混战中,白孩子们又爬上火车。

克拉伦茨·诺里斯说:“我们人多,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有几个白孩子是自己跳下火车的,其他人不愿跳,我们就把他们给推了下去……最后还剩了一个,因为火车突然加速,我们怕扔下去会出事,就让他留在了车上。”

至少有两个人没有参与斗殴。欧仁·蒙哥马利是个残疾人,左眼失明,右眼半瞎,他这次出门找工就是想挣了钱给自己配副眼镜。韦立·罗勃逊患有严重的淋病,必须靠拐杖走路。韦立是想搭车去田纳西州的曼菲斯,听说那里医院多,有政府资助的免费治疗花柳病的诊所。

拉沙穆警督用一条绳索将9个人捆成一串,押上一辆卡车,正待解往司各勃洛,两个女子中的一个——有的书上说是维多莉娅·普瑞斯,有的书上说是茹碧·贝茨——走到警督跟前,吞吞吐吐地报告说,她和她的女伴曾在火车上遭到这9个黑人轮奸。拉沙穆警督在当天的报告中写道,维多莉娅和茹碧“都显得很害臊,不愿意讲出更多的细节”。

于是,拉沙穆警督把维多莉娅和茹碧也一车拉到了司各勃洛,M·L·万恩署长立即安排她们到当地诊所作检查。一般来说,警方在处理强奸案时都应该顾及受害者的脸面,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但万恩署长却似乎丝毫也没考虑到这些,不到一小时,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小镇。听到的人又添枝加叶地传给他的下一位听众。傍晚时分,司各勃洛的几乎每一个居民都在谈论着“那帮黑家伙咬掉了维多莉娅的一只乳头”。

《亨茨维尔每日时报》记者格林·乔丹赶到司各勃洛时,“这个小小地区首府的男女老幼,还有周边四乡五邻闻讯而至的农夫们,将地区监狱前的小广场堵得水泄不通。”格林·乔丹花了五分钟才挤过人群,到得监狱门口。采访中,万恩署长对他说,这些围观者只是“出于好奇”。

然而,格林·乔丹看到的不只是“好奇”。天黑之后,有人开始喊:“把他们交给我们!”“让黑鬼们都滚出来!”又有人威胁:“如果你们不交出黑鬼,我们就冲监狱了。”

地区监狱内,9个黑人小伙子被关进了同一间牢房。隔着铁窗,他们能清清楚楚地听见广场上的大呼小叫。欧仁·蒙哥马利和犹金·威廉斯被吓得直哭,海武德·派特森逗他们说,他们哭起来的样子真难看,又说不会有事的,我们做什么了?不就是在火车上跟人打了一架吗?

当时,9个人都不知道他们被指控强奸。

那天晚上,连司各勃洛的镇长詹姆士·斯诺吉拉斯出面都没法镇住广场上的人们。M·L·万恩署长比平特罗克的乔利·拉沙穆警督好不到哪儿去,整个地区警署算上他一共10个人。9点,万恩署长打电话向亚拉巴马州州长本杰明·米勒告急。11点,州长从离司各勃洛最近的国民卫队基地甘特维尔抽调出25人,由约瑟夫·斯达恩少校统领着急赴司各勃洛增援,才好歹平息了这场风波。

克拉伦茨·诺里斯后来回忆说:“国民卫队终于驱散了人群,但他们不敢就走,在监狱外的各个路口巴巴地守了一宿。而我,却是一宿没法合眼。”

第二天,9个人被带出牢房站成一排,让维多莉娅和茹碧挨个儿辨认是谁强奸了她们。维多莉娅指出六个,包括拄着拐棍的韦立·罗勃逊,茹碧指出另外三个。但女作家丽达·索伦森在《“司各勃洛9少年”审判》一书中的说法是,维多莉娅指出了六个,茹碧犹犹豫豫,半天指不出来,一狱卒便说:“那好,这六个强奸了维多莉娅,这三个强奸了茹碧。”

直到此时,“9少年”才恍然大悟,他们是因为强奸被捕。难怪头天晚上广场上有那么多愤怒的白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亚拉巴马及美国南方各州,黑人强奸白人被视为万恶之首,属不赦之死罪。而且,对于这些昔日的奴隶,被处死的方法也极为原始而野蛮。他们甚至不配上电椅,不配上绞刑台,只消找一棵大树,将受刑者们吊在各枝杆上就算了事。

9少年众口一词,谁也不承认强奸。其中数克拉伦茨·诺里斯的声音最大:“不,署长,我们没有强奸她们!”“她们撒谎!”

9个人还说,他们在火车上根本就没看见过维多莉娅和茹碧,是直到在平特罗克被带下火车后,才知道免费厢里还有两个女人。

当天下午,只在周末发行的《杰克逊地区岗哨》报例外地编发了一期增刊。头版的通栏标题特别长,占了整三行——《两白人女子及一白人男子指认所有黑人——当9名黑色妖魔实施轮奸时,该白人男子为刀和手枪所逼困》。报道中关于维多莉娅和茹碧的部分只有一些虚句,诸如两女子“身心俱受到严重伤害,她们在那帮黑鬼们手里的遭遇简直不堪言说。”而奥威尔·季里指认的内容就比较具体了:他亲眼看见这些黑人都在列车上,他甚至数了数,一共9个;他亲眼目睹了轮奸事件;一个黑人用手枪威逼他,另一个手中的刀子抵到了他的肋骨处,等等等等。

几天过去了,人们对“轮奸事件”本身的了解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媒体连篇累牍报道的只是关于当事人的生平家世。

在接受《查丹努加每日时报》的采访时,维多莉娅·普瑞斯告诉记者,她生长于亨茨维尔附近棉区的一个小村子,自小家里就只有她和母亲。因家境艰难,连小学也没上完,10岁就到棉花加工厂里做了童工。到1927年,体弱多病的母亲再也做不动了,母女俩全指着维多莉娅那一份工资过日子。不过那时还好,厂子里的工人都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收入也还算不错。后来到了大萧条,不少工人被解雇,维多莉娅虽凭着一手娴熟的技术有幸保住了饭碗,但老板延长了工作时间,还将工资降低到原先的一半。就这样苦熬了将近两年,日子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村子里的不少姑娘坐着免费厢去了城里,后来也确实有人往家捎回钱来,但左邻右舍背地里议论,都说那钱来得“肮脏”。维多莉娅“不愿意挣那样的钱”,她和茹碧·贝茨这次去查丹努加只是想找一份“正经工作”。她们找到了。斯坦达-库沙-撒切尔棉花公司让她们俩下星期一就上班。

维多莉娅说话的时候,茹碧·贝茨就只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点一点头”。

维多莉娅继续说,3月25日,她和茹碧又爬上免费厢,准备回亨茨维尔打点行李。“一开始,我们只能坐在露天的平板货车上。车一跑起来,风在耳朵两边呼呼地吹,冷极了。”到了史蒂汶生,维多莉娅们才换进了装有大半车厢煤块的敞篷货车。

煤堆上已经坐了7个白人小伙子,其中一人居然是维多莉娅的同父异母兄弟欧戴尔·格拉敦尔。姐弟俩有些日子没见面了,都抢着告诉对方一些新鲜事。

车从史蒂汶生站出发后,大家就开始唱歌。过了5分钟,“一帮黑鬼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来,大约有12个人。两人握着手枪,其他人拿着刀”。按照维多莉娅的说法,只“几分钟的工夫”,白人小伙子们便被尽数扔下了车,只除了“一个”,即奥威尔·季里。“我也准备往下跳,但一个黑鬼抓住我的腿,把我拽回车厢,另一个照着我的额头就是一枪把”。黑人将刀架在维多莉娅的脖子上,维多莉娅大呼“茹碧救命”,却眼见“一个黑鬼也正拿刀子逼在了她的咽喉处,另一个将她摁倒在煤堆上”。

讲到这里,维多莉娅垂下眼睑:“我想,后面的你们都已经听说过了……他们毁了我和茹碧的一生……我只要求法律为我们做主。”

茹碧·贝茨还是一言不发。

记者们后来得知,就其身世而言,茹碧和维多莉娅相差无几,两个人家里都没有父亲,两个人都从很小就到棉花加工厂挣钱养家,两个人都住在白人黑人混居的贫民区里。

维多莉娅的故事在司各勃洛博得了广泛的同情,妇女们纷纷捐出自己的衣裙,让故事的主人公们脱下破旧的男服,又还原成姑娘的装束。

奥威尔·季里的故事也登在了报纸上。他说他曾经被他母亲“埋过一次”,因为他打小就满世界流浪,母亲记不住他的模样,将一名在银行抢劫案中被警察击毙的匪徒误认作了她的儿子。奥威尔还说他浪迹天涯,却从没做过一天工。他称自己是“游吟诗人”,“游”到某大城市,就在市中心找一处热闹的所在当街“吟”诵他的诗作。诗写得好,听众们解起囊来十分慷慨。“这是一种人人倾慕的日子,对不对?而且我混得不错,对不对?当然,有的时候,我可能不会按时用餐。当然,我不能每时每刻都穿戴得如同要去教堂一般,然而,我活得自在,对不对?……如果逼急了,我也可能接受一些政府的工作,比如修路,但我决不会去做糕点什么的。”

9个黑人中的洛伊·莱特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承认轮奸,但说不是他干的,也不是他的兄长和朋友安迪·莱特、海武德·派特森和犹金·威廉斯干的,而是“佐治亚州的那5个”干的。

没有人附和他的说法,包括他想保护的那几位。

洛伊·莱特的指证显然也没能引起当局的兴趣,警方甚至懒得提审他们。3月30日,星期一,法官阿尔弗莱德·霍靳斯召集大陪审团听证,第二天即下达了对所有9个人的起诉书,并将正式的开庭日期定在1931年4月6日,星期一。

由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审判和复审次数最多的、长达近十年的法庭战。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为什么美国人在谈到这个案子时,总要三句话不离“南方”?其源盖出于100多年前的一场战争。

按照英文字面上的涵义,那场战争应该叫做“国内战争(Civil War)”。中文的翻译比较形象,叫“南北战争”,顾名思义,就是美国国内南方和北方对打的战争。战争起自1861年,亚伯罕·林肯就任美利坚合众国第16任总统的第一年。当时代表北方的有纽约、马萨诸塞、宾夕法尼亚等各州,倡导社会改革,主张解放黑奴,史书上称其为“自由州(Free States)”。代表南方的是佐治亚、亚拉巴马和密西西比等州,因不肯放弃奴隶制,被视为阻碍进步的保守势力,又叫“奴隶州(Slave States)”。后来到了20世纪,奉行“白权主义”的种族恐怖组织三K党就是在南方的这一带横行,20世纪60年代,马丁·路德·金博士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也是从这一带兴起。南北战争最后以北方的胜利和解放奴隶而告终。关于南北战争的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即玛格丽特·米切尔女士蜚声世界文坛的长篇小说《飘》。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微战争

    一个人的微战争

    本书是一部富有浓郁军旅特色的散文集,全书共四十一个不同的小故事。从那些最不经意的地方入手,折射当代军营生活的侧面——面对冒烟的炸弹、战友的暴毙,思考武器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思考战争的命运,书中处处透出悲悯的情怀。陌生化是该书一大特色,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器操作手,作者巧妙地把人带进一个个陌生的领地,阅读该书犹如一次陌生的心灵旅行。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处处都似一个人的微战争,让人看到那最不经意背后的人性光辉,看到不一样的军营,以及军营背后神秘而真实的生活,一切未知等待读者亲自揭秘……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托尔斯泰感悟录

    托尔斯泰感悟录

    本书分为人类·自然、人生·命运、读书·学习、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真理·幸福、爱情·性爱、婚姻·家庭、宗教·信仰以及托尔斯泰年谱等十部分内容。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热门推荐
  • 逆命之书

    逆命之书

    韶光易逝,年华易老。世上有多少美好,渴望得到。垂暮之年,与魔鬼相交。带着一本无始无终的命运之书,方漱石回到了高考成绩公布那一个夜晚。重来一次,拥有了改写命运的力量,他又能否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 末日光明

    末日光明

    怪病袭来,有着强烈危机感的林音早早做好准备。一个爱酒的女人进入她的生活,俩人并肩作战,带领众人在末世中寻找一片绿洲。意外的身世之谜让她们知道这场危机的来源与解决方法。。。
  • 尚书大论

    尚书大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天大陆

    云天大陆

    李赫穿越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他来到了凶兽遍地走,变态处处有的云天大陆。正当他喂怎样在这里生存下去而烦恼的时候,脑海中一个机械的女音响起:“最强穿越者系统启动~”
  • 天穹神域

    天穹神域

    特种部队队长在执行任务中神奇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中身负血海深仇,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受神秘老师指点,游天下,平内乱,驭灵兽,闯魔族,遨天穹,踏天宇,战魔皇,成战神!
  • 极品夫妻

    极品夫妻

    如果一对才貌双全而且事业如日中天的男女结为夫妻的话在家里是谁说了算啊?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而且这一对夫妻都是娱乐圈里最只是客人的当红偶像,而且属于不同的公司,而且还要隐婚,常年聚少离多,感情能够长久吗?她与他是娱乐圈里面最火的当红偶像,相识相知,相恋,结婚,可却无奈选择了隐婚,在外人面前他们依旧是独立的,事业要顾好,而且还得防止小三入侵,日子过的的确是艰难,某天小三真的来了,他们又该如何?
  • 苏悉地羯啰经

    苏悉地羯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魔记事(下)

    神魔记事(下)

    幻之大陆英雄的化身凝聚成圣灵的法印,具有传说中神奇力量的圣灵法印这一次主动选择了它的继承人。纯真质朴的少年雷斯特在懵懵懂懂中继承了英雄的力量,在聪慧美丽的艾娜的陪伴下,踏入了纷乱的红尘……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高空弹跳

    高空弹跳

    本书写高中毕业生叶凌在民办大学里的学习、爱情、友情及与父母的亲情故事。 为了逃离市长母亲的束缚叶凌独自来到异乡读民办大学,却没想到在遥远的冰城母亲仍然布置了一个温柔的陷阱。叶凌的同乡、公办大学学生姜毅边与叶凌“恋爱”,边与女友同居,最终送了女友的命,自已也被开除。 叶凌发誓不做第三者,网恋却让她跃跃欲试。现实的诱惑使叶凌误认为找到了真正的爱情,结果只是落入了第三者未婚先孕的尴尬境地。 常有人问叶凌,在民办大学里读书和在公办大学里读书有什么不同?都是迷茫的年轻人,而选择了民办学校,生活会更坎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