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8100000011

第11章 金珠玛米菩萨兵(1)

筑路的金珠玛米

天还没亮,响亮的军号声响彻整个樟木,此起彼伏的“一、二、三、四……”战士威武雄壮的口号声扑面而来。阿妈啦早已闻惯军号声,百听不厌。每当她听到这熟悉的号声,心里就感到无名的踏实亲切!只要响起这声音,她就什么都不怕了。因为樟木自从有了这声音,她就有了美好的人生,有了一切。

这军号声来自山下离她家不远处的军营,这号声也常常勾起阿妈啦的幸福回忆,使阿妈啦心中涌起阵阵暖流,心情激荡。嘴里不停地念叨呢喃道:“金珠玛米,金珠玛米……”

阿妈啦在心里永远牢记着党的恩情,金珠玛米的好,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是打着红旗的金珠玛米改变了她的生活,是金珠玛米给他们修通了路。

岁月悠悠。一位年过百岁、和蔼可亲的阿妈啦与驻樟木镇的官兵们,共同演绎了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故事,她的生命与解放军紧紧融合在了一起。正如她常说:“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金珠玛米是夏尔巴人的活菩萨。”

我进入樟木镇中心的烈士陵园,高耸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牌”立刻展现在眼前,碑顶雕琢着藏汉兄弟高举铁钎挖路的雕像,碑底座的南北两方都刻着筑路解放军修路的场景,碑后的墙壁上则以英雄解放军与当地人民共同修建公路的大场面为浮雕,让人感觉威武壮观,敬畏不已。

烈士陵园于1965年在樟木建成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张国华军长专门为纪念碑题写碑文:

烈士公墓,庄严雄伟,誉满中尼边境,屹立友谊桥畔。中华儿女,英姿飒爽,修筑中尼公路,立功祖国边疆。一九六二年冬,国内线段兴工。全体员工,奋发图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依靠共产党英明领导,露宿风餐,克服重重困难,披星戴月,劳动热情高涨,万众一心,劈开世界高山,群策群力,斩断激流险江,轻渡索桥,灵活机智,飞攀软梯,英勇顽强,藏汉人民奔走欢唱,踊跃支援修路,热情建设家乡。辛勤三载,筑路千里。万古险阻变通途,传统友谊增异卉。舍己为公,一心向党,烈士捐躯,山河气壮,精神永垂不朽,品质闪耀光芒。青山永驻,绿水长流,烈士英名,百世流芳。

中尼公路工程指挥部

一九六五年五月一日

陵园的西北方整齐地立着筑路英雄的坟墓,里面是一排排修筑中尼公路而长眠于此的烈士。

走近坟墓瞻仰时,我耳边又响起了阿妈啦的话:她曾与一位姓谢的解放军战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她不知道他的姓名,只亲切地称他为“小谢叔叔”。这称呼现在听起来也有些不太好理解,不妨这样去理解就合乎情理了:当时在西藏,藏族群众对汉族人以“叔叔”称呼,以表尊重,就热情地喊作解放军叔叔。而小谢比阿妈啦小,所以呀,阿妈啦就这样称呼他了。

阿妈啦的身影也时不时地出现在烈士陵园,给这位解放军送吃的,献上自己用野花编织的花圈,多少年了,一样风雨无阻。

她只知道那名解放军姓谢,具体名字却不清楚,我也想弄明白,就来烈士陵园核实,果不其然,从第三排找到了小谢叔叔的坟墓。

此人原来叫谢启风,原籍为湖北省南宜章,服役于六八四二部队。

敬仰着“小谢叔叔”的墓碑,仿佛又把大家带回到了藏汉人民共筑中尼公路的热火朝天之场面。

春雷一声震天响,来了救星共产党。金珠玛米把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山脉。樟木解放后,工作队来了,解放军指战员修通了一条土路。民主改革那会儿,她每天都被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动着。

是共产党给她报了仇雪了恨,这是她自己永远没有力量来办到的。

于是下定决心,从此跟着共产党,和许许多多相同命运的人,一块生活,一块战斗。她认准了这条活命的道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宣告成立。在塔尔寺坐床不久的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就于10月1日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司令员:“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凡有血气,同声鼓舞。今后人民之康乐可期,国家之复兴有望。西藏解放,指日可待。恳请速发义师,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巩固国防。”

1950年,和平解放为西藏漫长的历史进程打开了一扇亘古未有的大门,长期在黑暗、苦痛之中挣扎的百万农奴,带着激动和惊喜,冲进了光明、自由、欢乐的崭新天地。昔日的农奴们脸上笑逐颜开。

1月2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决定:从滇、川、新、青四个方向进军,和平解放西藏。

8月1日,新疆骑兵师先遣连从于田县普鲁村出发,率先开始向西藏进军,9月中旬进抵阿里改则县的扎麻芒布。

10月6日起,第十八军以大约5个团的兵力,按预定计划,强行渡过湍急的金沙江,迅速从南、北两面包围昌都藏军。19日,解放军和平进入昌都城,受到昌都僧人和城内居民的欢迎。21日,已同解放军取得联系的阿沛?阿旺晋美命令藏军第三、八、十代本(相当于团)2700多人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昌都地区获得解放。

1951年5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协议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由双方代表正式签字。25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主席的名义,发布了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前后藏的训令。10月26日,张国华、谭冠三率十八军部分主力进驻拉萨,举行了入城式。12月1日,范明率领的十八军独立支队抵达拉萨,与十八军主力会师。

此后,十八军又派出部队于次年1月和7月进驻山南隆子宗及亚东等边防要地。为执行《十七条协议》,进藏部队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四团在团长郄晋武、政委杨军率领下,从拉萨经曲水、浪卡子于1951年11月13日进入江孜,15日,该部一五四团一营在副团长顾草萍率领下,进驻日喀则,至此日喀则和平解放。

广大西藏农奴翻身当了主人,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农牧区出现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正像下面民歌所唱。

从前穷人也唱歌,尽唱苦歌没甜歌。

唱着唱着心里痛,歌声中断泪珠落。

如今来了共产党,翻身农奴唱甜歌。

一唱有了房和地,二唱有了牛马骡,

三唱有了粮和面,四唱有了碗和锅,

五唱有了新衣裳,六唱有了新被褥,

七唱废除高利贷,八唱不再受奴役,

九唱不支差乌拉,十唱当家做主多快活。

唱了一歌又一歌,翻身农奴歌儿多,

谢过恩人毛主席,再唱改革胜利歌。

1959年3月10日,达赖逃亡印度,旧西藏噶厦政府的黑暗与腐朽统治土崩瓦解,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西藏正呼之欲出。那是西藏民主改革前夕,帮村的头人听说共产党金珠玛米要来樟木,到处都传“红汉人”来了杀人不眨眼,抢东西,要杀人,斗地主,分奴隶主的田地,没收财产,要共产共妻。种种说法在樟木一带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流言四起。头人按捺不住了,如坐针毡,显得惊慌失措!消息一旦传开,整个帮村乱成了一锅粥。先是头人之子悄声溜出去,跑到印度。时间没过一个月,又无声无息地跑回来,席卷家中能拿走的财产,连牲畜都赶上就往尼泊尔跑。

大牲畜赶不动不好赶,到了中尼边境的桥前,先杀死携带上肉再过桥逃向尼泊尔。接着头人的家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并不怀好意地四处谣传“红汉人”将会给樟木带来巨大的灾难,谣言欺骗了不少穷苦百姓。

浮萍无根,漂泊的结果是一事无成。次仁曲珍就不相信这些谣言,她没有走,并说道:“离开羊群的羊不会活下去,离开国家的人不会有永久的幸福。”

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新词进入次仁曲珍和乡亲们的耳朵中,那就是“解放”。什么意思知道吗?问及阿妈啦,她回答:“当时人们都不明白,但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天要变了,奴隶们要当家做主了,离好日子不远了。到了后来,‘解放’这个词的含义珠峰才明确,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跟着毛主席,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金子的,包括人和动物。”也许,大家都不明白毛主席和金子在这儿是如何连在一起的,但当你真正了解了生活在苦难中的樟木人,就会知晓他们对解放的理解。紧跟其后,毛主席派来的金珠玛米来到了帮村,赶跑了村里的头人,要为劳苦大众开山修路。那一刻起,阿妈啦的心里亮堂起来,她感觉到,金珠玛米就是农奴们救苦救难的菩萨兵,苦日子就要熬到头了。特别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在阿妈啦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1961年初,高举军旗身穿绿军衣的部队开进了樟木,安营扎寨,要修公路。当地的乡亲们并不领情,不仅无动于衷,还有些着急心慌。在他们看来,无非又要来指派徭役罢了,不知这队人马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恶果?更不明白他们为啥要长期驻扎,而且丝毫没有要撤走之意。一段时间后,让大家无法想象的是,这支军队并没有要他们支差。相反,当他们看到乡亲们干活辛苦时,都会微笑着过来挽起袖子出把力,帮上一把。看到负重的人,他们也会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路,上前帮忙护送,从不计较回报。你要是给予东西报答,他们会露出不高兴的神色,讲出一大箩筐道理,善意地推辞。习惯于皮鞭下干活的乡亲们,哪里感受过这般融融的人间温情?

接下来,解放军开山的炮声,在樟木沟一炮接一炮地炸响。没有多久,一条路隐隐约约地展现在大伙儿的面前。此时大家才突然明白,这支部队不是为欺压人而来,是毛主席派来的金珠玛米,专门来为大家修路的。

聂拉木到樟木40公里的路,强行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险峻程度在世界筑路史上也屈指可数。公路的附属工程——樟木镇革命烈士公墓,也于1965年完工。

1962年12月冬,中尼公路国内段开工,属318国道,从广州到达来玛桥(友谊桥),全长5000多公里。到1963年3月,中尼公路定日—聂拉木段通车。同年12月,聂拉木—樟木达来玛桥通车。

到了1964年4月,中尼公路聂拉木段,即充堆至达来玛桥通车。

解放军给樟木的穷苦大众修路,阿妈啦一听这话就来劲,还显得有些激动,甚至站起身子手舞足蹈地比画起来。在修路的工地上,红旗飘飘,解放军个个腰里系上绳子,悬吊在悬崖峭壁之上,两人一组,一人手握大铁锤,一人转动铁钎,悬空着身子打炮眼,开山劈石,随着一阵接一阵的轰鸣声,山体被炸开。山岩崩塌了,路在一米一米地往前延伸。正如阿妈啦所言,金珠玛米是天兵天将,要不然谁敢在那么高的悬崖上开山筑路呀?我们帮村中的男人们,虽然一年四季都在悬崖上行走干活,但没有一人像金珠玛米那样悬凿洞挖石头干活的。当问到金珠玛米对待百姓怎么样时,她回答说:“我无法形容他们的好,只能说特别好,他们讲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租用了居民的土地都按当时的价钱付租金,一分一厘都不少,只有多的份儿。借了群众的东西归回不说还付报酬,稍有损坏还要加倍赔偿……”

记得有一次,解放军要到村子里雇佣几人干活,起初谁都不愿意去,谁也不敢去。大家心里明镜似的,这在旧社会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白干!带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几天活路下来才明白,解放军在工地上给予特殊照顾,还特别关爱他们,挑的是最轻的活路,干的也是轻体力活,完工后还给他们发了盐巴当工钱。当时,盐巴非常紧俏,把它当金子一样看待的呀!解放军慷慨地给了他们,几人千恩万谢,人家解放军和蔼可亲地把他们送出帐篷,客气地说道:“感谢乡亲们的帮忙。你们如需要我们帮助,请不要客气!”那几个汉子哪受过这等待遇,干了活路得到几倍的报酬,更重要的是解放军待人平等,真心感受了一回平等做人的尊严。一下子,让那几个汉子流下了热泪。他们心里暗暗思量,这金珠玛米可真是菩萨兵,比起噶厦政府的支差,有本质上的区别。噶厦支差从不付报酬,大家还得在皮鞭下干活,最让人痛恨的是,噶厦政府视背夫的生命如草芥,生死根本不过问。在解放军的领导下干活,有了为自己做事当家做主人与别人关怀的感觉。休息的间隙里,解放军同志还会主动跟你拉家常,嘘寒问暖,送上好吃的食物。以前从未享受过,连想都不敢想,跟噶厦政府的官差相比,那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这解放军真是一支很好的军队……聂拉木县志中写道,1965年5月,中尼公路拉萨至樟木段通车。

修筑中尼公路的部队开始大量后撤,同年8月,工程兵某部全部离开聂拉木。6月3日,中尼公路(318线)国内段定日至樟木友谊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在一篇关于阿妈啦的《北京的金山,心中的红旗》报道中这样写道,老人有一个很独特的关于生活变化起点的记忆,那既是与时间有关的纪年方式,又好像是标志命运新起点的里程碑,这就是公路修通。她对公路修通的年份的记忆如此铭心刻骨,而在表达个人经历的事件中常常以公路修通为基点,这是让常人难以理解的纪年方式,当你走进她经历的历史情境中就会恍然大悟这一表述方式隐含的深意。问,老人家您什么时候开始挂国旗的?

迟疑地答,公路修通的那年。问:“老人家,您什么时候加入共产党的?”迟疑地答:“公路修通后的第9个年头我当了帮村生产二队队长,公路修通的第11个年头。解放军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新西藏让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西藏和平解放后,阿妈啦分到了土地和牲畜,还得到了一面五星红旗,阿妈啦第一次近距离端详和抚摸五星红旗。阿妈啦突然明白了,农奴要围着共产党才会有幸福的生活。她从此认定,五星红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国庆节那天,曾经的农奴变换了身份,翻身农奴得解放,从此享有了自主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这一天,政府给每家每户发了一面五星红旗,阿妈啦和大家自发地在自己的窝棚前挂起了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当年,樟木沟群众欢庆当家做主的热烈场面,阿妈啦至今都忘不了。樟木沟的村民都有一个习惯,逢年过节都要挂上五星红旗,表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这习惯起源于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流传至今,祖国的强大被赋予新的意义。阿妈啦和其他居民有所区别的是,她对祖国表达感情的方式更直接更热烈。随着日子的红火,她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愈发强烈,挂国旗的举动愈发真诚与执著。

同类推荐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钓金枝

    钓金枝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直析都市女性的生存抉择,折射出现代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本书用投影的笔法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贪婪、腐败、堕落等阴暗面,在冷峻的言语和深切的反思背后,作者以一颗善良豁达的爱心,带给读者以温暖和希望。本书语言利落,情节紧凑,生活在都市人海中的读者都能于其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凌宝漪的现状来源于母亲凌准精心周密的部署,灰姑娘几经踌躇,转身飞上华美的枝头。原本的任性上升为骄纵和嚣张,她成了母亲的机器娃娃,她在台前表演,母亲在幕后操控。母亲成功离间了她和初恋情人赵饮的爱情,把她推给某机构书记田有利。在金钱的诱惑趋势下,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满足。
  •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诀方解

    本书以清·汪昂(庵)的《汤头歌诀》中220首歌诀为纲,歌诀中的正方和附方全部录入,不改变原书的分类和次序。
  •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30篇,其中学术论文16篇,教学改革论文14篇。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文学院现任教师,也有从文学院调入我校艺术研究院的教师、与教师合作论文的在读或毕业的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收入本辑的所有论文均是在此首次公开发表,可以作为反映文学院教师科研、教学的一个窗口。
热门推荐
  • 翻译名义

    翻译名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心中的女孩

    TFboys之心中的女孩

    我比较喜欢凯,所以源和玺的不是很多,四叶草,快点来看吧!
  • 天外天.

    天外天.

    抬头是天,低头是地,天地在我眼中,而我为何只在其中?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秋夜闻笛

    秋夜闻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冷Boss:梦梦甜妻

    高冷Boss:梦梦甜妻

    一日孟梦躺在某晨的怀中“楼曦晨,这世上应该没人能压得住你了吧?”楼曦晨对着她耳朵吹了口气“怎么会,你的五指山不是经常压着我?我更喜欢你压着我。”声音带着戏谑。孟梦一阵恶寒,脸色绯红,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这个牛氓……
  • 全能新娘

    全能新娘

    人家穿越当公主王妃,她却成农家女,种起田来好逍遥。为毛这自在日子还没过上瘾,就要早早结婚!面对花心公公的大小老婆们的刁难,她该肿么办?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异界暴走帝王之脚

    异界暴走帝王之脚

    天生无法行走的少年,再一次意外中灵魂穿越来到神灵大陆。当他发现自己穿越后,还是没能向正常人一样站起来。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奔跑的他,与恶魔签订契约,祈求自己能够站起来,恶魔给了他一双脚,他要付出的代价是十年之内如果死王要付出灵魂。于是恶魔为了让他早死,给了他一双他无法驾驭的双脚,拥有上古血脉的双脚,他要做的是在十年之内存活,因为他知道如果被恶魔得到灵魂,他将遭受上刀山下油锅的痛苦。同时他发现想要自己命的不止恶魔。面对压力,他不得不追求力量,但是天生绝脉的他无法修炼,在绝境时当他发现自己能逐渐驾驭自己的双脚那一刻,他要做的就是将一切踩在自己的脚下。
  • 霸道王爷的娇白妃

    霸道王爷的娇白妃

    刚刚还在自己的生日paity上,一阵爆炸声之后,不可思议的穿越到不知明的古代。一个衣着奢华的女子怒瞪着掉入湖中不停扑腾的女子:"哼!你这个蠢货,还妄想嫁给太子做太子妃,哈哈!简直就是笑话,一无是处的废物竟想飞上枝头做凤凰,好妹妹,就让姐姐我替老天爷铲除你这个让我们侯爷俯丢脸,让太子蒙羞的祸害。"......."死女人,敢害我,老娘不发威,当我是病猫。你们这对不要脸的贱货,看我整不死你们!"......
  • 明伦汇编宫闱典宦寺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宦寺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