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8100000091

第91章 勋臣武将(5)

李文忠惊诧莫名,不知属下犯了什么罪过。蓦地,十几年前在严州策划叛逃的往事,浮上心头。莫非是那件事,东窗事发?牵线的人早已被灭了口,秘密不会泄露出去呀?

心里的疑问解不开,心头像无数只毒虫,一起咬啮。越想越感到大事不妙。夜长难眠,饮食锐减,很快恹恹病倒了。

到洪武十七年岁首,病情越发沉重,骨瘦如柴,卧床不起。

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前去探病。朱标嘘寒问暖,倍极关怀。接着,又派遣淮安侯华中,督理御医诊断治疗。无奈,李文忠的病,是因惊惧忧虑而得,乃是心病,哪是药石可以奏效的?就是华佗再世,药王复生,恐怕也难以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正月二十七日,朱元璋亲自驾临探视。

李文忠见舅皇驾临,枯黄的瘦脸上掠过一层希望的光彩。他强打精神,要家人扶起来见驾。朱元璋急忙上前制止。他坐到床前,仔细询问外甥的病情。

李文忠喘息着,断断续续地答道:“舅舅,孩儿……恐怕,难以……为舅舅,尽忠,尽孝了。”

“不要这么说,你会好起来的。”朱元璋蹙着眉头进行安慰。

李文忠深受感动,凹陷的眼角渗出了两行热泪。喘息着答道:“孩儿,在严州,任职十多年,很得……舅舅信任。可,孩儿,却有一件……一件愧对舅舅的事。这事,长久压在心中,一直不敢……”说到这里,他嘴角抽搐,哽咽难言。

朱元璋带着泪音安慰道:“孩儿,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要再说了。舅舅什么都知道。如果不肯宽容你,把什么事都记在心上,你也成就不了后来的功业。舅舅今天给你带来了御医调制的保春回阳丹,你服了后,很快就会复原的。”

“孩儿,不知怎么……感谢舅舅的……再造之恩。等孩儿……病好了……一定百倍、千倍地……报答……报答你老人家。”

“不要劳神多说话,你就安心静养吧。”

看到外甥的虔诚与痛苦,朱元璋神色忧戚地站起来,急急地离开了。

压在心底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李文忠感到一阵轻松,病情顿时减去了几分。家里人更是无比兴奋,以为皇上驾临,不仅是圣恩隆渥,而且带来

了灵药,带来了吉祥。一家人赶忙给病人服下皇上亲自送来的“保者回阳丹”。

谁也不曾想到的是,在皇帝探视的第三天夜半,叱咤风云二十载、战功赫赫的大将军,竟然撒手人!亨年四十四岁。时间是洪武十七年,三月初一。

鹽耗传来,举朝籐惊。刚刚听说皇上亲自探视后,大将军病情好转,怎么会猝然而死呢?

正在朝野迷惑不解之际,给李文忠看病的郎中及其亲属一百余口,被抓起来处死了。公布的罪名是,借看病之机,暗下毒鸩,毐死了曹国公!督理医生治病的淮安侯华中,也因督医失职,被罢职削爵,充军川西建昌卫。

欲盖弥彰,聪明的朱元璋所做的一切,正露出自己的狐狸尾巴。不然,为什么要杀郎中的全家灭口?这个留给历史的“谜团”,在明眼人的眼里,一点也不是谜。

被削爵流放的华中,是虎将华云龙的儿子。华云龙是跟随朱元璋南下定远的二十四个心腹之一。洪武元年,在大将军徐达指挥下北伐中原,屡立战功,遂作了北平镇守兼北平行省参政。洪武三年,晋封淮安侯的华云龙坐镇元旧都,权重位尊,生活日渐奢侈腐化,竟然忘掉自检。他不但住进元丞相脱脱豪华的府邸,甚而使用故元皇帝的龙床。朱元璋得知后,曾派专使斥责。但华云龙置若罔闻,依然故我,日夜沉溺酒色,连政事都懒得过问。

洪武七年六月末,朱元璋召他回京。登程不久,便死于途中。是惊吓而死,是自裁,或是被杀,同样是一个谜。

在宋濂奉命为其撰写的“神道碑”中,人们看到这样几句话:

“侯从征四方,粗著劳孝。初无奇功骏烈照耀人之耳目。然而,封以大郡,赐以封爵,宠恩之加不为不重矣。奈何,徇欲败度,绝无忧国恤民之心,乃知往古韩(信)彭(越)之流,怙功自专,卒致夷灭,皆其自取云尔。”

自古迄今,只要不是大奸大恶的人,死后所作的墓志铭,无不是扬善避恶,极尽褒扬之能事。一向温厚诚笃、笔底生花的宋学士,给一个盖棺论定的侯爷作墓志,不但一反常规,毫无遮掩伪饰,而且公然与被刘邦杀死的韩信、彭越相比!谜团不解自破:华云龙绝非善终。肯定又是朱皇帝打发他去见上帝的。

不过,和朱亮祖不一样,华云龙的儿子华中,当时还是袭了爵。现在让他负责李文忠的治疗,也是朱元璋煞费苦心:生则无功,死则有罪。结果病人被治死了,他自然难逃惩治。等到洪武二十三年,抓胡惟庸党羽的风浪再起,华中则“名正言顺”地成了“胡党”。不过,此时他早已遗尸贬所了。

朱元璋诛杀功臣勋将以及他们后代子孙的手段,简直运用到了极致6不知下一个又该轮到哪一个了。

]雨如晦,道路泥泞。朱元璋带领着几名随从,行走在一条弯曲的山路上。忽然间,狂风大作,沙飞石走,周围一片混沌,仿佛就要天塌地陷。

“哒哒哒……”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急骤的马蹄声。声音越来越清晰。举目四望,一队飞骑自西北方狂奔而来。到了跟前方才看清,跑在前面的是常遇春。他翻身下马,拜倒在地,喘息着说道:

“启禀皋上,徐达谋反了。”

“这是真的吗?”

“微臣不敢谎报。那厮已经带领大军杀过来了!”

朱元璋急忙站到高处瞭望,只见长江北岸,烟尘滚滚,旌旗蔽空,喊杀声震耳欲聋。正惊愕得不知如何是好,徐达忽然从背后窜了出来。手挥宝剑,向他扑来。朱元璋慌忙拔腿飞跑,一面大声呼喊侍从阻挡。无奈,两腿酸麻,怎么也跑不快。好不容易奔回金殿,反身关殿门。可是,已经晚了,徐达紧跟着追了进来。他无处躲藏,又无侍卫在身旁,只得拔剑相迎。你劈我刺,剑光闪烁,从殿内杀到殿外,又从殿外杀回殿内。朱元璋渐渐抵挡不住徐达的凶猛劈杀,只得步步后退。可是,吊龙御座挡在身后,已经无路可退。他怕徐达把龙墩抢到手,急忙挺剑阻挡。徐达一个箭步奔上来,“当啷”一声,将他手中的宝剑打落到地上。朱元璋索性坐上御座,闭上双眼,等待对方下手。一边厉声喝问:

“我待将军不薄,你为何还要造反?”

徐达汹汹地反问道:“我倒问你,为什么听信常遇春的谗言,加害与我?你不想想,我的十万大军就摆在江边,要想夺你的龙位,你抵挡得住吗?我要是真有异谋,何必等到今天?一个想造反的人,用得着前来见你?”

“那,你带领许多人马来干什么?”

“保卫皇上。你没看到有人想夺你的天下吗?”

“这是真的吗?”

“我徐达舍命追随你大半生,什么时候对你撒过谎?你为何如此猜忌呢?”

“不是朕猜疑,只怕是你怀有狼子野心。”

一面说着,他想趁徐达不在意,一剑将他刺死。无奈,右手麻木无力,举不起剑来。急得大声喊叫:“来人呀———决来救驾呀!”

朱元璋连喊了好几声,没有一人答应。心想,这一回,绝死无疑了。

“天哪!”一声狂叫,突然醒了过来。

原来作了一个可怕的梦。伸手摸摸胸口,热汗涔涔,心口咚咚跳个不止……

“这,是吉,是凶?”朱元璋一遍又一遍地向自己发问。

“唉!那绝不会是真的。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缘故。”朱元璋很快做出了回答,“什么人都可能反叛朕,惟独徐达不会。他对胡惟庸的专擅横行,不是跟朕一样,心急如焚吗?何况,朕对他的赞誉和封赏,超过了任何一位大臣,他总不至于恩将仇报吧?”

朱元璋说的是真情实话。他对徐达征战之才、大将之德的赞誉嘉奖,超过了任何人。他多次当众赞赏徐达的同时,还要众将学习他的廉洁忠诚:

“你们都看看信国公:妇女无所爱,宝物无所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惟有他一人而已。你们谁人能及?”

登极之初,朱元璋便晋封徐达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兼太子少傅。可以说,能够赏赐的官职和爵禄都赏给了。并且亲自为爱将写了一封诰书:

命将出师,立兴国之大业;建邦后土,资佐运之能臣。中书右丞相徐达,刚毅英杰,远量雄深。岩岩山岳之重,矫矫虎貌之猛。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气贯万人而无敌,推恩抚民而安居。压旗指顾,淮海澄清;雷电锵轰,湖湘帅服西连巴苟,东际溟洋,有征则总水陆之军戎,所向则收郡邑之图籍。削平二强国,古之名将何以加?辛勤十余年,吾之封疆由此定。允谓元勋,宜贗上捋。吁嘻!太公韬略,当宏一统之规;邛禹功,名,特列诸侯之上。”

1词气之感奋、激扬,褒扬之诚笃、高崇,简直楚无以复加!

建国之后,徐达北伐中原,平定山右,出师秦陇,肃清沙漠。十年之间,坐镇北平山西一线,练兵备边,作了北方边境的屏障干城。徐达之名威镇大漠,荡激华夏。朱元璋更是倚之如泰山,亲之如腹心。

可是,为什么没梦到别人造反,偏偏是徐达呢?

如临深渊,如膳薄冰。躺在温暖柔软的锦衾中,朱元璋的心头阵阵发冷,骧糜然如同装满了冰雪。

“不错,那李善长、宋濂等,哪个不是一直表现得对朕耿忠不二?到头来,图穷上首见,都成了奸党的同伙!”朱元璋频频地告诫自己,“谁能保证功勋最高、权位最重的徐达,一定是个永不变心的忠臣疙瘩呢?”

朱元璋睡意顿消,心绪缭乱。唐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忽然浮上心头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说玉要烧三日满,辨豺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界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当初,周公辅成王,流言四起;王莽辅平帝,举朝称贤。假如周公、王莽都早早死了,又谁能辨别周公是大忠臣,王莽是大奸宄?说不定,周公成为奸雄,而王莽反成贤士良臣了。看来,大奸大猾,正是用忠厚诚朴的外衣包裹得最严实的人!

自身的经验,历史的教训,都在频频敲起鱉钟:决不能轻信任何人!

朱元璋又想起了一件往事……

统辖百万之师,攻城略地的大将军,却是个治家的低能儿。徐达的家人奴仆横行乡里,曾多次遭到他的斥责。而徐达夫人谢氏的桀骜不驯,目无皇上,更使他切齿痛恨。堂堂首将,竞然是个惧内的魁首,一直连个姬妾都不敢纳,谢氏好强使性,傲慢无理,说话更不知道深浅高低,对徐达的劝说教训,她只当成耳旁风。有时进宫朝见马皇后照样疏于礼数,甚而倨傲不恭。马皇后看在多年亲密相处,徐达功高忠勤的份上,每次都原谅了她。

有一天,马皇后设宴招待几位诰命夫人,席间兴奋地说道:“多亏各位公爷、侯爷沙场拼杀,才使百姓们脱离苦海,生活安顿。各位爵爷、夫人,也才有今天的富贵。”说到这里,马皇后扭头笑着对谢氏说:“像魏国公徐大人,也是受苦过来的,当初哪想到今天的好日子?希望夫人珍惜今日,永保荣华。”其他几位夫人都说道:“多托了皇上和皇后娘娘的福。”只有谢氏冷冷地说道:“不错,都是穷过来的。如今我家可不比你家。”听到这样不懂规矩的话,马皇后很不高兴,本想训斥她几句。转念一想,不能忘了皇后的气度,冷冷地笑道:“当年王、谢再生,说不定还要忌妒你国公府呢!”

朱元璋下朝回来,见马皇后脸色不悦,忙问发生了什么事?马皇后隐瞒不过,只得照实说了谢氏的言行。朱元璋听了很生气。认为谢氏的莽撞无礼,绝不仅仅是出自无知,根子恐怕是在徐达身上。犯上悖逆之言虽然出自妇人女子之口,可能正暴露了徐达心中的隐秘。即使徐达无犯上之心,枕边风吹紧了,焉能不心动?当年谢在兴谋叛暴露,被处死的时候,那谢氏不仅无视劝告,捧着酒食到沙场上为其父亲送行,而且大骂自己狼心狗肺,是杀害同患难弟兄的凶手。

当时战争还在进行,为了笼络这位惧内将军,同时也为了制服泼妇谢氏,朱元璋特地送了两个美人给徐达,一则压服醋坛子,二则趁机找到由头,将狠毒并对皇家不恭的女人除掉。不久,果然发生了谢氏逼得侍妾投井自杀的事,他趁机将眼中钉杀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杀了他的老婆,徐达能不衔恨于心?

“是的,必须要听其言,观其行,处处提防。决不能让徐达的阴谋得逞!”

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人,比朱元璋小四岁,是与朱元璋一起割草放牛的少年伙伴。投军之后,一直是朱元璋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得力的助手。他庄重沉稳,谋而后功。不论是奉命留守,还是统帅三军出征,尽管大权在握,却严格遵从朱元璋的部署行事,从不专权,或擅作威福。他为人含蓄敦厚,自律甚严,治军令出如山。他爱兵如了,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士卒不饱他不进食,士卒安营未稳他不进帐。将士爱他如尊长,都愿意为他出死力。他不妄杀,不扰民。军队所到之处,秩序井然,深得百姓爱戴。

当初,徐达率部攻下苏州,立即出榜安民,严申军令,军人取民物者斩!将士慑于军令,无人敢于违犯。当时,苏州还流传着不少徐达忠厚仁慈、以及严于治军的“故事”。

有个卖食品的摊贩认为有机可乘,竟想趁机讹诈。他诬陷一个军士吃了他的面食不给钱,军士不肯认账。两人争执不下,徐达恰好经过那里。小贩见大官来到,更加有恃无恐。徐达见小贩大吵大嚷,害怕影响军威,只得将军士当场斩首。但剖开军士的内脏检查,并未发现有面食。小贩急忙跪到地上,承认是诬赖。但遭到诬陷的军士已经被冤杀,只得以命抵命。这件事震动了整个苏州城。从此,军纪更加整肃,全城百姓同声叹服。

有一天,徐达在大街上见到一个绝色女子,不由心下活动,便烦人以重金相聘。女方慨然应诺。但因战事匆忙,未来得及迎娶,便匆匆转移。徐达后悔不迭,觉得一厢情愿,有强聘之嫌。等到一年后重返苏州,立即遣人前去道歉,让姑娘另行嫁人。不料,女家不答应,坚持要嫁给大功臣。徐达无奈,只得亲自登门谢罪,陈述轻率之过。恳求再三,女家方才勉强应允。告辞时,徐达再赠金银,以助奁资。

徐达的为人,在苏州传为美谈。人人敬仰徐元帅军纪严明,道德高尚。朱元璋也对徐达优礼有加。他自己更是把皇帝的事业,无条件地看成自己的事业。

但是,等到四方战事结束,徐达胜利返归京城后,渐渐对朱元璋的一些做法,产生了疑虑。

首先使徐达惊心动魄的是,大臣们接二连三地被逮捕,一个个成了谋叛的凶犯,许多人不经三推六问,便草草掉了脑袋。忠诚敦厚的老实人,不忍心看到那么多的旧人相继殒命,更不相信,那些被杀的人,真的犯下了应该杀头的罪过。忠心耿耿的李善长、宋濂,功勋累累的李文忠,老实巴交的狂广洋……那些所谓“十恶不赦、法理难容”的大罪,真是他们犯下的吗?

许多往事,不住地在徐达的心头涌动……

他永远记得妻子谢氏被杀的情景。

那天,朱元璋召他去内廷下棋,却派人将谢氏杀了。事后兴高采烈地跟他说:“牝鸡司晨,家之不祥。现在,爱卿家可以免除赤族之祸了——朕要向你祝贺呦!”

徐达又想起分“悍妇肉”那恐怖的一幕……

同类推荐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蔡锷自述

    蔡锷自述

    蔡锷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他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并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中,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青年将领。他短暂的一生中,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起源与进程,了解早期革命家们矢志不渝、无私奉献、艰苦卓绝的人生经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读物。
  •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

    六次当选俄罗斯年度人物,两度登顶《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十多年来领导着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第二大核武器国家……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彼得大帝”、万民倾倒的政治偶像、冷酷强悍的铁血总统,也是无所不能的全能天才。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政治理想到治国方略,从行事方式到个人魅力,揭开普京六重身份下的真实面貌。普京究竟是谁?为何这个冷峻的政治强人总是收到西方不绝如缕的批评声?他究竟是一个专制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他如何平衡取舍?他又将把俄罗斯带向何方?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
热门推荐
  • 不是亲家不聚头

    不是亲家不聚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林家和叶家双双沉浸在娶媳和嫁女的喜悦当中,开始了两家父母见面的重要步骤。就因为这次亲家的会面,将分布在两个城市的两个家庭牵引到了一起,与此同时也即将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在无数不可预知的阻碍下,这对情侣最终可否喜结良缘?
  • 满清兴亡史

    满清兴亡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村小子修仙路

    山村小子修仙路

    一个平凡的山村小子,因村庄惨遭横祸。家人惨死,朋友无辜失踪。被逼走上了一条修仙之路。看乌岚少侠如何演绎自己不一样的修炼之路。
  •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落在胸口的玫瑰

    落在胸口的玫瑰

    “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
  • 朦胧岁月

    朦胧岁月

    在朦胧的岁月里,杨朔清在这里将要度过美好的高中生活。他在这里遇上了红颜知己,遇上了一起打拼的兄弟。在这里,杨朔清上演了无数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样回想起来都显得那么朦胧,这些让人留恋的岁月一纵即失。他逆天而行,为了保护红颜知己,他与兄弟们一起追逐风的脚步。他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浪荡不羁的青年,但却上演了种种的不可能,他就是他,名字叫做杨朔清。
  • 妹控魔王物语

    妹控魔王物语

    萧飒只是一个平凡少年,却因为至亲被杀而走上了复仇之路,复仇失败的他竟死里逃生被一个自称神使的女人救下,而来到了异界大陆。意外获得王之力的萧飒身边,妹妹,导师,女王等众女纷纷加入,萧飒的一生注定将不在平凡,而他又能否潇洒的走下去呢?一切尽在《妹控魔王物语》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赵飞燕外传

    赵飞燕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杨力讲易经领导智慧

    杨力讲易经领导智慧

    《易经》是历代君主将相必参之经,素有“群经之首”之称。其中所涵盖的领导智慧涉及了如何修身、用人、沟通、经营、决策、用权、把握中庸之道以及如何协调各方等方方面面,这些富含哲理、引人深思的智者之虑,对于各企事业单位领导、企业董事长、总裁及高级管理者以及对国学感兴趣的人群来说,具有广泛的借鉴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