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8100000055

第55章 横扫东南(5)

张士诚善于以恩抚众,部下普遍效忠于他,只恐难以为自己所用。在此之前,送到应天的张家军战俘,先后逍戍到湖湘边远地区,以防发生叛乱。最近,关在应天的二十四名张军头目,集体越狱逃跑,更促使朱元璋下定决心,改变往常的俘虏政策。接到徐达如何处理俘虏的报告,他下了一道密令:将精锐勇武的留下一二万人,大头目押送应天,其余的,一律“暗地去除”。一句话,旧馆的四万余老弱病残战俘,统统做了刀下之鬼!不久,朱元璋又“前进”了一步,再次下达密令:“尔后,就阵获到寇军及首目人等,不须解来应天,就于军中典刑。”

从此以后,不论抓到将领还是普通士兵,一律就地“典刑”。手段之惨烈狠毒,在古今战争史上实肩罕见!

朱元璋令人不可思议地变了!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战争与政争的腥风血雨,已经把朱元璋历练得能够笑对横流的鲜血和滚滚的头颅。他的感情和行为,越来越被权力和利益所支配。他已经失去了自我,成了权势和功利的化身。恩赐与惩戒,仁慈与残忍,都成了利益的侍儿,权威的奴隶。加之铺天盖地而来的颂扬和辉煌,使朱元璋由渐变发展到巨变,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们所不认识的人。

不难想像,一朝贵为天子,朱元璋会怎样君临他的臣民!

处置完旧馆的俘虏,湖州传来了捷报:旧馆胜利后,徐达命冯国胜把降将吕珍、王晟带到湖州城下劝降。司徒李伯升不忍背叛主子,抽刀自杀,被左右救下。脱身无计,只得和张天骐一起开城投降。徐达乘胜北上,一鼓作气,连下南浔,吴江,松江,直逼姑苏城下。

与此同时,奉命攻打杭州的李文忠,途经余杭。余杭守将是叛将谢在兴的弟弟谢五。李文忠派人去说降:“你哥哥投降张九四,与你不相干。你是戚臣,如果归降,不但可保不死,还可永享富贵。”谢五知道大势已去,立即开城投降。惶惶不安的金华守将潘天明,听说李文忠已经到达杭州城下,赶忙派人带着降表,前来联系投降。得到允诺后,第二天便捆了苗将蒋英、刘屣,迎出城来,匍匐道左,向李文忠投降。

紧接着,绍兴守将李思忠,嘉兴守将朱兴,望风披靡,相继不战而降。

仅仅三个多月,张士诚的所有外围城池,以及千里資沃之地,全部归了朱元璋。按照刘基的战略设想,朱元璋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枝叶芟除,羽翼剪光,孤零零的“都城”姑苏,像一棵光秃秃的枯树干,在寒冷的西北风中瑟瑟抖个不止……

11

一月二十五日,对姑苏的最后攻坚战,正式拉开帷幕。

大军压境,重重合围。徐达兵围葑门,常遇春围虎丘,郭兴围娄门,华云龙围胥门,汤和围阆门,王弼围盘门,张温围西门,康茂才围北门,耿炳文驻扎城东北,仇成驻扎城西南,何文辉驻扎城西北。寨垒连接,旌旗相望,水泄不通,形同铁桶。同时,在城外架起多座可与城内佛塔比高的木塔。登塔瞭望,城中动静了如指箪。每层塔上,安好弓弩火铳、襄阳大炮,不断地向城中轰。

无奈,姑苏城坚濠宽,布防严密,加之粮草充足,西面还有无锡莫天佑的声援,徐达发动了几次攻击,都未能奏效。看来,要想在短时间拿下古城,并非舄事。朱元璋决定,仍然像攻打武昌那样,困而不打,等待战机。徐达腾出手来,一举端掉了无锡。

姑苏城一直被困了五个多月。任你粮秣充足,坚城难摧,也经不住日夜惊恐,天天死人。城内人心惶惶,士气低落。朱元琦认为时机到了,下书给张士诚劝降。张士诚不但不予理睬,还准备拼死一战,突围出去,另找地盘发展。可是,几次向外冲,都被堵了回去。

困兽犹斗,张士诚下了拼死一战的决心。这一次,他亲自殿后,挥军冲出了胥门。不料,刚走了不远,座下的白马忽然中箭,一声长嘶,白马的两只前腿腾空而起,将张士诚陷入了路旁水塘中,多亏他识水性,才没有丢掉性命——突围又一次失败。

徐达立即派降将李伯升手下的一名副将前去劝降。该副将对气急败坏的“东吴王”诚恳地劝说道:

“当初,大王以十八人入高邮,元兵百万围之,一时如虎落陷阱,危在朝夕。忽然元兵溃退,大王乘胜攻击,东据三吴,有地千里,甲士数十万,南面称孤。如能得胜后不忘高邮之厄,苦心劳志,收招豪杰,童其才能任以职事,抚人民,练兵马,御将帅,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号令严明,百姓乐附,非但三吴可保,天下亦可定也。”

张士诚不耐烦地打断副将的话:“你当初不说,今天说这些,还有屁用?”

副将答道:“为臣的当时自然想说,但大王肯听吗?大王的子弟、亲戚、将帅,罗列内外,美衣玉食,歌童舞女,日夕酣宴。提兵者自以为是韩信、白起,谋划者自以为是萧何、张良,傲视天下,目中无人。大王安居深宮内殿,败一军不知,失一地不闻,纵然知道,亦不加过问,遂至于有今日。”

“唉!”张士诚哀声长叹,“我也悔恨莫及,依足下之见,今天应当如何?”

“死而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子孙,死固应当。不然,徒然自苦。大王不会没听到陈友谅吧?他地跨荆楚,兵甲百万,与应天之兵战于太平,塵于鄱阳。友谅举火欲烧应天之船,苍天却反风而焚之,以至兵败身丧!这是为何?天命所在,人力莫可奈何耶。今大王靠湖州之援,然而湖州失靠嘉兴之援,无奈嘉兴失:靠杭州之援,惜乎杭州失。而今,独守此尺寸之地,誓以死抗,只恐物极必反,形势至于极端,而祸患生。一旦变难起于肘腋,那时,死无其所,生无所归,悔之晚矣!臣为大王着想,莫若顺天之命,自求多福:遣一介使臣,急走金陵,告以归义救民之意,开城待命,亦不失为万户侯。况且,争城略地,如博如弈,大王之地,昔得之人,而今失之,有何失哉?万望大王三思。”

张士诚无力地沉吟道:“待我再仔细想一想,再说吧。”

然而,张士诚“仔细想”的最后结果却是:“硬拼到底,宁死不降!”六月初七,张士诚再次率兵出胥门寻找战机,常遇春的人马迎头挡在前面。敌军来势凶猛,一时无法遏止攻势,常遇春只得且战且退。正在这时,城上忽然响起锣声。在城楼上观战的丞相张士信,看到突围再次受阻,急忙鸣锣收军。趁敌人回撤之机,常遇春反守为攻,直追到城根下,在紧邻城门的地方修起了堡垒。从此,张士诚被紧锁于城圈之内,再也不能越出城门一步。

第二天,张士信正在胥门城楼上与参政谢节等一起用餐,一盘桃子刚刚端上桌,随着一声巨响,一个飞炮打来,张士信的脑袋被炸得粉碎。兄弟惨死,张士诚又沮丧,又愤怒,命令进行飞炮还击。城内庙宇和许多民房的木头和石块,都被拆来做了造炮的材料。一时间,炮声藤耳,飞石满天,围城部队遭受到很大的损失。

殊不知,有矛便有盾。徐达命令将士用竹篾、木板,做成护身罩,防范矢石的攻击。

双方又僵持了三个多月。

九月初八日,徐达下令发动总攻。由于守军惧战,城中箭矢和飞炮的威力大减,进攻极为顺利。葑门、闾门相继被攻破,潘元绍等投降。徐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督师攻入内城。张士诚命枢密副使刘毅收拾残兵,

自己亲自带领军卒投入巷战。可是,拼杀了不到两个时辰,刘毅便作了俘虔。

大势已去,回天无力。张士诚率几个骑卒仓皇逃回王府。

吴王府大门洞开,卫兵早已星散。一片号哭声自里面传来。树倒猢狲散。张士诚下马进到里面,竟然没碰到一个人影。连平日不离左右的两个小儿子,也不知去向。府内一片混乱,几案斜欹,箱笼大开,撕碎的古画散落在地,名瓷的碎片随处都是。到处是混乱和狼藉,到处是空旷和死寂……

昔曰的排场无处追寻,旲王宫的繁华已成过眼烟云!

十余年的苦心经营,纵横千里的肥沃土地,几十座繁华的城池,高耸的殿堂亭阁,威严的升殿仪式,直上九宵的“千岁圣明”,玉脍金馐相接的盛宴,美姬环绕的月夜温柔,都成为子虚乌有,南柯一梦。只剩下金戈铁马,雷风云,刀头滴血,尸横遍地的恐惧和战栗,不依不饶地纠缠着己……

张士诚急忙奔进后堂,只见妻子刘氏正坐在椅子上揩泪。几十名姬妾丫,围在她的身边放声痛哭。他站在门口怒喝道:

“哭鼻子救不了你们的命!快到花园齐云楼上躲起来。一会儿,便有人来解救你们!”

一听到有活命之路,众女人争先恐后地往后面齐云楼上跑。等到她们都上了楼,张士诚反手将门锁上,撕下几块帷幕,找来火种引着火,点燃了锦屏,熊熊的大火立刻燃烧起来。不一会儿,齐云高楼便成了一片火海。火舌很快伸出了二楼和三楼的窗户,浓烟滚滚,一片号哭呼救声从齐云楼上传来……

两行热泪,滚下了张士城的脸颊。在火海中挣扎的,不光是体贴人微侍奉过自己饮食起居的宫娥,更多的是给他带来床笫欢快的爱姬美妾。这怎能让他不心疼?但是,如其让自己享用过的东西,再去供别人享乐,还不如自己亲手将她们毁掉!

张士诚脚步踉跄地回到内室,进门一看,妻子已经垂在了梁头上。

颓然坐在妻子刚刚坐过的椅子上,张士诚发出了野善般的凄厉狂笑:

“哈,哈,哈,哈……”

“好。省了我费口舌。”张士诚麻利地解下了腰上的绣金丝带,哽咽着喊道:“贤妻,爱妾,你们饶恕我吧,不是张某心狠,我是为你们好呀。你们慢些走,我追赶你们来了。”

他将丝带拴好,迈步登上了方几,刚要引颈入扣,忽然扭过头,朝着金陵的方向,歇斯底里地喊了起来:

“朱和尚,俺今生死在你的手上,来世也要向你索命——向你索命呀!”

说罢,张士诚将头伸进了索扣。双脚一蹬,方几倒向了一边。他无力地抖动了几下子,然后一动不动……

12

日挥巷战的徐达,听说张士诚逃跑,尾追而来。追到吴王府,只见后面浓烟滚滚,却不见张士诚的影子,急忙带人进府四处搜寻。见内室的门从里面拴上了,急忙破门而入。但见张士诚和他的王后并排挂在了梁头上。急忙放下来抢救,张士诚被救活了,他的妻子却永远离开了富贵荣华享不尽、充满戏剧意味的人间。

死而复转的张士诚,知道自己成了俘虏,竟然耍起了死狗。任凭怎么拉扯,就是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不管怎么诘问,都是双眼紧闭,一言不答,仿佛是一具死去许久的偃尸。徐达只得用门板将他抬到船上,径送应天献俘。同时送去的,还有张士诚的大臣、将领和他们的眷属。

一路上,张士诚躺在舱板上一动不动,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仿佛仍然大睡不醒。第二天,他被押到了应天中书省。

费尽千辛万苦,历经九死一生,却没有捉到强有力的对手陈友谅,是朱元璋人生的一大憾事。得知第二个强敌被活捉并押来应天,他高兴得将手中的酒杯扔到了空中。当着侍从的面,手舞足蹈,哈哈大笑。朱元璋要演一出“西吴王”审问“东吴王”的好戏,给天下后人看。作为正戏的开场,他命右丞相李善长率先登场。

五花大绑的张士诚,被抬到中书省的大堂上,又被按着跪到地上。他仰头闭目,沉默不语。

李善长大声喝斥道:“张士诚,你知罪吗?”

“……”张士诚双眼紧闭,嘴角挂着冷笑。

“张士诚!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听不进使者的逆耳忠言,死硬到底,想不到会有今天的可悲下场——成为吴王的阶下之囚吧?”

“哼哼哼!”张士诚发出了冷笑,“胜者王侯败者贼。朱重八打败了,同样是咱家脚下的一名小毛贼!”

李善长被激怒了:“哼!一个横行一方的可怜盐枭,梦想欺世盗名,称王称霸,方才落到这么一个可悲的下场!”

“李善长,你不过是一个卖身投靠的无耻文人!我堂堂吴王,岂是由你审判的?你不过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名奴才。沐猴而冠,狗仗人势的东西!”

“哼!做了阶下之囚,还称什么‘吴王’!张九四,你忘了廉耻二字!”“李善长,你别忘记,狡兔死,走狗烹!等到朱元璋翻脸不认人,照样杀你的头,抄你的家,灭你的族!”

审判进行不下去了,李善长只得如实回奏。朱元璋一听大怒,决定第二天亲自审问。

张士诚被押进吴王府大堂,朱元璋立刻吩咐给他松绑。张士诚依然歪坐在地上,垂睇不语。

朱元璋响亮地问道:“张士诚,你抬起头来,看看我是谁?”

“哼,我派人劝你投降,你之不理,想不到会有今天吧?”朱元璋平静地问道,“张士诚,时至今日,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士诚终于开口了:“哼!你得意什么?天日照尔不照我——并非是张某的过错!”

“张士诚,你若幡然悔悟,忠心归顺,我不但保你性命无虔,还可以给你荣华富贵。”

张士诚二目圆睁:“朱重八,你想要本王在你的脚下称臣吗?嘿嘿,你看错了皇历!”

“哼,死到临头,还敢狡辩。”朱元璋恨得咬牙切齿,“这么说,我给你的活路你是不想走了?”

“本王求死不得,焉用你朱和尚给活路!”张士诚桀骛不驯,反口相讥,“你祈求老天爷保佑,得个好路吧!”

“来人!”朱元璋怒喝一声,“给我将此贼乱棍打死!”

闻声上来四名武士,将张士诚按倒在地,乱棍齐下。噼噼啪啪,一阵好打。

张士诚先是不断地扭动身子,不一会儿便一动不动,气息全无。叱咤风云十四载的好汉,只活到四十七岁,便追随他的妻妾们去了西方极乐世界……

同类推荐
  • 戚继光传

    戚继光传

    本书反映了戚继光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或说从军队建设到战争指导,对古代军事思想都有发展,而尤以对军队建设思想发展更突出。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乾坤鱼编写的《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是“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中的一本。《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中包含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分为“少年才子”、“游学拜师”等数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唐师

    唐师

    大唐贞观后期,平治昌荣与内忧外患并存,贞观之治快走到了头,开元盛世还远着,西面有野虏吐谷浑时常犯边骚扰,其后还有个吐蕃虎视眈眈,北方东、西突厥死而不僵,东北有高句丽等着李二去征伐,室韦、靺鞨也在蠢蠢欲动。李承乾和李泰、李治哥仨在诸多老臣的蛊惑之下,似乎又要重演玄武门之变,偏偏这个时候,李二最疼爱的晋阳公主却诡异暴毙,提前引发了内外风暴。被誉为“东方胡迪尼”的魔术师徐真意外穿越,在长安城当着小城管,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却没想到被卷入其中。于是他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开始了在大唐朝搅风搅雨的生活。要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当驸马还是国公,这是一个问题——胡迪尼·徐。
  • 四国纷争

    四国纷争

    讲述主人公巴克李在四方大陆西神国发生的故事,母亲虽然是实权贵族家庭掌上明珠,却因为未婚生子而被逐出家门,虽然衣食无忧却饱受非议,巴克李更是被剥夺了贵族的身份,但爱子心切的母亲仍然在小巴克未见过面的父亲的帮助下为巴克植入未知等级的魔晶,不是贵族却享有贵族才能拥有的魔晶,巴克开启了在四方大陆西神国的一段传奇经历。
  • 最佳损友

    最佳损友

    唐又佳择偶标准第一条:不和比自己小的男人谈恋爱,小一秒钟都不行。比她小三个月的陈喆摊手:反正和我没关系。但是,忽然有一天,唐又佳交了一个比她小三岁的男朋友。陈喆先生坐不住了:不是不和小男人交往吗?小三岁可以,小三个月不可以?不公平!
  • 一箭钟情,妃你莫属

    一箭钟情,妃你莫属

    前世,她被信任的人害死。穿越至此她重活一世。誓要将那些欺辱她的人踩在脚下。不过,这个一直缠着她的男人是谁?为毛要一直跟在她后面叫娘子呀!文废,慎入
  • 神枪梅三少

    神枪梅三少

    三少爷浑身是胆,惹祸不怕捅破天;三少爷古怪精灵,却屡获佳人芳心;三少爷豪气冲天,无悔浴血沙场;铁血长征、浴血抗战、激情剿匪、异域扬威,另类神枪手梅三少,演绎不一样的传奇……
  • 天地之狱

    天地之狱

    神魔降临,带来新的力量。一场灾难,世界生灵涂炭。蒙蔽的人类知道一切,反抗的号角便即将吹响。天地如狱,顺道则昌;天地为牢,逆天则亡。在牢狱之中,人类又能走向何方?
  • 开个农场种主角

    开个农场种主角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种主角能得到什么呢?且看邵年得到主角农场后,如何混得风生水起!新书已内签,请放心收藏!
  • 无终使命

    无终使命

    人很难得到真正的自由,而我们又总在不断追求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每一次人生面临抉择,似乎都有一个声音督促着我们走向人生的另一个方向,哪怕我们可以遨游太空,仍旧无法真正展翅翱翔,而命运驱使着“他”完成一个又一个关乎宇宙的任务……这是个短篇的小故事,之所以抽出时间写这样一个故事,只是为了保留下种子,为了日后回来将它雕琢的更加完美吧。
  • 美人皮,噬骨香

    美人皮,噬骨香

    她本倾城,宁愿孤苦,也为他自毁尊荣。她本惊才,就算失去所有,也要为他自敛光华。她曾高居官位,却为他自叛母国。她曾无双江湖,却为他毁筋断脉。只待他遵华无双,她便愿隐匿后宫。她只是沦陷在了那一眼之间,就像几世寻得的归宿。可他却将她活活逼死!毁容,剜肉,剔骨,他连一杯毒酒都吝啬赐予!重生之后,她带上美人皮,因血液给养而活,她种一院子的白莲花,以莲花为盏以血液为食。她不介意就这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只要能报仇,披荆斩棘,有何可惧!她说:我能给你大好江山,亦能摧毁于股掌!美若妖姬,心如蛇蝎,期年之后,她再度无双天下
  • 执天主宰

    执天主宰

    穿越后三万六千年,天道崩殂,轮回破碎。山野小子偶得神秘宝物,从此强势崛起,一个人,一把剑,杀向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