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68100000018

第18章 读书笔记的升华——书评(1)

一、什么是书评

读书笔记的升华,就是真正让你的读书笔记派上用场,使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从而,你的读书笔记不再是停留在笔记本上,而是离开了笔记本,变成了更有价值的文章,也就是书评。

书评是指对书籍内容和形式进行的评论,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的文章。它与文学批评不同的部分是书评侧重于介绍,目的在于向读者推荐读物。

书评的种类虽多,但写法还是基本一致的。可以根据自己所要阐述的问题、掌握的材料以及自己的知识水平等等选择相应的某一种类。可深可浅,可详可略,可长可短,还是比较自由灵活的。

书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几种最常见的书评形式:

1.读后感、札记

这是一种心得体会式的读书笔记,常用于品评文艺作品。其内容多种多样,篇幅可长可短。有的是就一篇作品、一部著作所写的专题札记,有的是就许多文艺作品所写的综合札记。这种札记不同于一般谈思想感受的读后感,而是针对文艺理解作解释、发挥、考证、归纳、比较,带有很强的学术性。

2.随笔

随笔的表现形式灵活自由,活泼轻松,常通过谈天说地、追古论今的散漫笔致,表达文艺思想,寓理论于知识和故事之中,富有娱乐性和趣味性。从内容上看,文艺随笔很讲究知识性,在生动具体的知识讲授中,联想或引申出一种观点,让人乐于接受、易于领悟。从语言上看,它注意行文的情趣和笔调的优美,避免了过于严肃和呆板的说教,缩短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从表现技巧上看,它的突出特点是运用比喻手法,要求作者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巧妙的综合能力。

3.论文

这是一种比较系统地阐述某种文艺观点或评论分析某些文艺现象的文章。它内容全面、系统,中心突出,材料充分,思想深刻,论证周密,理论性、学术性强。从结构上看,无论是专论还是短论,大体上都包括序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4.序言

这是一种对一本书或一个集子所作的评介文章。它不仅评介文艺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而且有时每每涉及作者“本人”的评介。序言的写法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极为灵活。有主要评论文艺作品的,也有主要评论作者本人的,还有联系评论有关社会问题和文艺问题的,更有借为他人作序而言自己心曲的,可谓五花八门。

二、书评的写作技巧

1.书评写作要求

(1)掌握标准,讲究方法

任何一篇书评,都不能对某一作品随便地作出判断。必须要有理论指导和评判的标准。

书评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思想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写书评,应该严格按照两个标准开展评论。其原则是思想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尽可能好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但事实上,一部具体的作品有其侧重点,有以思想深邃取胜,有以辞采、技巧取胜,有以内容开阔取胜等等。

和标准紧密联系着的是方法问题。书评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千般研究方法、专向研究方法和横向研究方法。不同的评论家由于风格不同,评论方向不同,因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2)实事求是,公正确当

书评的目的是揭示作品的美和缺点。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公允又确当。公允,是指把握尺度,客观公正;所谓确当,就是“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须从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究、理解作品,并加强自己的文化积淀。

(3)注重技巧,富于文采

技巧,是文章写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书评的写作,与一般文章有不少共同的地方。但是,除了一般文章写作的通用技巧外,它还有自己的特有的技巧,如引述、分析、评论以及引证等。

富于文采,主要指语言运用方面,要讲究生动活泼,有强烈的感染力。好的书评,说理精辟,文采动人。历史上有许多的书评,无不是以其透彻的说理和华美的文采而历久不衰的。

2.书评写作过程

书评写作过程,一般包括如下三步:

(一)写作准备、书评写作准备,主要是:

(1)研究评论对象

这是书评写作的第一步。评论对象的研究,包括阅读作品和了解作家两个方面。

a.阅读作品

阅读作品,是写书评的基础。从书评写作角度看,对阅读有很高要求。即对作品要多读、精读,深入理解,读出作品的“动人之处”和“败笔之处”,读出评论对象的全貌和实质,从而得出真知灼见。阅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法

点和面,是相对而言的。

如评论某个作家的某篇作品,这篇作品就是点,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就是面。如评论某个作家的小说创作,那这个点就该包括这个作家的所有小说了。若就某一篇作品来说,一般就将这篇作品认真地通读一篇,获得一个完整、总括的印象。为此,应尽可能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力求“进入”作品,从而获得尽可能充分的艺术欣赏。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对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读。阅读中,要力求做到抓重点,思索难点,把握特点。

点面结合的阅读,好处很多。读面,可以了解作品的背景,熟悉作家的经历和创作道路,对评论对象和问题能获得一个整体印象,这样可使评论站得高一点,避免片面性。读点,能使自己对评论对象获得深刻的独特见解,切中评论对象的要害,真正评到点子上,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依据。

②深浅结合法

这一方法是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阅读方法。一般说,对点应多读几遍,读得深一点,深得能产生真知灼见。对面可以浅一点,浏览一下,能粗知即可。

b.了解作家

鲁迅说:“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所说“环境”,指作家所生活、所反映的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背景;“经历”,指作家的遭遇和命运;“著作”,指的是现实生活与作家的主观感受发生撞击而使作家的心灵受到震撼时的文字记录。

作家的每一篇作品,都渗透着作家对生活的看法和评价,表现着作家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修养程度。因此,研究某一作家的某一作品时,必须对作家的环境、性格、思想、立场,对他的全部著作,对他的技巧、风格、艺术修养,对他与同时期其他作家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他在同一艺术流派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这样,书评才能中肯,才能利于作家进行创作。

(2)掌握文艺动态

文艺动态指文艺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有关重要文献,当前的文艺思潮,文艺发展趋势,创作状况,当前文艺批评中争鸣的主要问题等。充分掌握了这些动态,能够增强书评的现实性,切实解决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确定论题

确定论题是写好书评的重要一环。

在研究评论对象、掌握文艺动态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评论的目标了,这就叫确定论题。所谓论题,就是评论的中心议题。好的论题,能反映出评论者研究的方向、成果和文章内容、意义,并进而确定出一个好的题目来。

确定论题,重要的在于选择评哪个作家、哪部作品。一般情况下,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重在作品价值

书评的主要对象是作品,作品本身价值应是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所谓价值,是说作品本身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值得评一评,论一论,这样写起来就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传世之作,优秀之作应该评,但那些在内容上反映了某种倾向或表现出了重大问题,或在艺术技巧上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作品,也需要进行评论。判断作品的价值,除了看作品本身外,还要看作品与阅读者、与或大或小的读者群、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作出评论与否的抉择。

(2)重在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即现实需要和公众的需要。现实需要,指当前文学艺术发展的需要,推动学术研究开展的需要以及思想潮流的需要;公众的需要,是指公众需要对某些作品进行评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以提高他们的认识。凡如此,评论者都应站出来进行评论。亦即是选择那些主题与题材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能发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品进行评论。

(3)重在个人研究

书评,就要写出个人对作品的深刻认识和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否则,是写不出好的评论的。同时,每个评论者都有个人的爱好、专长,因此也应依据个人的特长,先对那些自己易把握住的、能说出一些新鲜见解的作品进行评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确有专门研究,是选择论题的坚实基础,关键所在。

(三)具体评论

具体评论是书评写作的最后一步。

所谓具体,就是紧扣作品,抓住评论对象的主要问题,比较对照,深入分析,严密推论,从而得出准确的、科学的结论。

评论作品的范围很广,但主要是评论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1)思想内容的评论

作品思想内容的深浅、侧重、高低、雅俗,是评价中首先涉及、并且不能避开的问题。非文学类书籍,除应用性书外,如曾风靡书市的《格调》、《穷爸爸、富爸爸》之类,或哲理性、教益性的书籍,它们价值的高低,几乎全由思想内容决定(当然我们不能由一本书畅销与否,判定它有价值与否。)文学类书籍,作者必是在某种主导思想、主导情绪下写作。如威廉·福克纳相信人类的勇气与伟大。他书中的人物尽管有着种种可笑的弱点、悲惨的命运,却从未将作者悲悯的目光降为低温。作者在如实地描写他们的同时,还对它们寄寓了无限的希望。不理解这一点,就不会真正读懂福克纳。而了解作品的思想背景,无异于找到打开作品秘密的金钥匙。

有些作品的重心在语言和技巧,但这决不说明没有思想,而是前者更为成功、更为醒目。如兰波的诗歌,我们在迷恋于它透明的词汇、银铃般的音节、或疾或缓的节奏时,怎能不被其中的欣喜、自由和后象征主义式的文学观念深深打动呢?

a.找到作品的思想之源

写书评肘,常见的方法是对作品作一番思想分析,追本溯源,找到促使作品完成的思想源头。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作家本人的师承流派、气质喜好、阅读范围和偏倚侧重;一是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潮等等。在第一方面下工夫,首先要了解作家,再进一步解读作品。当然,有些作品与作家本人关系并不大,这有多种可能,其一是作家本人持一种“作者之死”的观念,即作品是独立于作者,在阅读中完成的。如果是这样,则要关怀作者在这一理念下的写作状态,即:作品是物质的、冷静的、不动声色的,从而理解这一特殊理念。再说社会背景。比如今天,有一种愈演愈烈的风气,使“口语诗”成为诗歌的主流。这种诗,短小、幽默、口语化、轻松,跟作者关系很小,因此写的人很多,写出的诗基本一个样子。因此这种诗只跟一定的倡导、风气有关,跟作者基本无关。又如南宋流行用代字(凉吹“代”风,“寒蟾”代“月”)人词,在小意境和细枝末节上下功夫,也造出了不少千人一面的相似作品。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往往跟一定社会的整体气质、风尚相关。

作品种种不同,要想在思想内容上下功夫,必须仔细研读作品,把握和揣摹作者原意,同时多读书,包括评论、作品、史书等等,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b.理清作品的思想发展脉络。

作者不可能把主旨一句话告诉我们,即使这样,我们也要研究这个主旨如何在主旨中慢慢凸现。作者会不遗余力地组织文字、设计情节、调动人物,最终使结论到达我们的心中。当然,这个结论还有可能见仁见智。小说不同于理论作品的地方在于,它具有多义性、模糊性、趣味性。而理论作品之所以不能为一二个简单的结论代替,就在于,它的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它思考的方式、角度,在逻辑的力量,细节的验证,没有这一切,最终的结论就毫无意义。在分析小说时,研究主旨展开的过程、它的多义性等等,使分析文章真正成为深入之作而非泛泛而谈,这方面可作的文章非常之多。例如关于《复活》,聂赫留朵夫的“复活”过程为许多人诟病。他们从人物性格人手,结合托翁自己思想深处的矛盾,得出这一情节不真实、不自然的结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复活》的思想发展存在两条线索,一是人物自身思想的进展,一是托翁自己的理想。到作品后半部,后者代替了本应由前者占据的位置,有着独特性格思想发展规律的人物被作者强制安上的结局。深入的分析能使作品的丰富性、多义性得到体现。

c.把握真实,拒绝伪作

我们这里提到的伪作,指的是虚伪之作。

作者是无法强迫作品的,一切作伪都是昭然若揭的。确有很多人,将他们自己都不信奉、不坚持、不知对错的东西写入作品,目的无非是欺世盗名,哗众取宠。然而;在真正的文学标准、思想标准面前,它们无一不一败涂地。

真实的含义,并非是作品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甚至也不是指真的有可能发生的事,像我们一贯认为的那样。真实,更多的是指作者内心的真实,在此基础上,他可以运用任何曲折的笔法,隐喻的技巧,如:女孩子裹着床单飞上了天(《百年孤独》),一对夫妻生活在一起竟互不相识(《秃头歌女》)等等。

伪作的特点,一是逻辑上的混乱,由前提推不出给出的结论,或覆去重复一些意思,却没有必要的推进;二是故作惊人之语,使人一见之胆战心惊,使用许多诸如“完全”、“没有一个”、“最”等绝对化的语词,推翻很多结论却没有建立任何东西;三是具有某种程度的攻击性和伤害性,毫不犹豫地使用很多粗暴的言辞;四是谄媚,没有原则地溜须拍马;五是技艺上的粗制滥造,等等,不一而足。

一篇伪作,不一定具有上述所有特点,但一旦具有其中一项特点,便已验明正身,必是伪作无疑。

评论思想内容的注意事项

顾及全篇,不偏不倚。首先,要根据全篇的基调、倾向、内容、风格来把握作品。须知,书中单个人物的思想、言行,并不代表作者的态度。即使这个人物按一般看法是以作者为原型的,他也只是代表了作者一部分观点、二部分态度,更不能代表整个作品的全部内容。如,贾宝玉并不就是曹雪芹,而《红楼梦》也不是一部《贾宝玉传》或《贾宝玉情史》。

选择角度,见仁见智。在理解正确的基础上,对一个作品的分析有可能是多角度的。如当代一部优秀小说《活着》,有人认为是写个人在历史中的遭遇,突出人性的隐忍、坚韧和张扬;有人认为是写历史在人的悲剧中行进,而人面对不能被理解的命运,应如何“活着”,等等。在已有人作过研究之时,对一部作品的分析仍大有可写,其窍门就在于分析的角度,因为文学作品或其他作品毕竟不是数学问题,不存在惟一答案,只要求理解到位,且言之成理即可。

除此之外,可对作品作整体分析,也可就一个人物展开分析,还可把它与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的类似作品作比较讨论,还可就一个小问题(如《红楼梦》中的服装服饰)发挥开来,等等。

(2)艺术性的评论

同类推荐
  • 张德芬空间

    张德芬空间

    华语世界知名心灵作家张德芬女士创建,普及心灵教育,倡导女性由内而外地成长。
  • 战胜青春的敌人: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

    战胜青春的敌人: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

    本书通过对现实中困扰青少年成长的具体事实的深度分析,结合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统计数据,生动而具体地向您展现青少年“青春的敌人”之成因、发展、预防和应对方法。
  • 做更自信的自己:一门关于自信的积极心理学

    做更自信的自己:一门关于自信的积极心理学

    写给每一位渴望变得更自信的读者。它将古老的冥想技巧融入时下流行的认知心理学,针对每一种“自信缺乏症”辅以粉碎消极思想的实践练习,从而将“构筑自信”变成了一门可以边阅读边实践的积极心理学。它教你如何轻松并不失风趣地与人交谈,如何坚定自信地做自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负面评价,如何自信而迷人地与异性相处,如何冷静地赢得辩论,如何自信地领导等等。无论你是自信心严重缺乏的“重症病患”,还是只在某一方面不够自信的“轻度患者”,你都能在书中找到提升自信的具体方法。
  • 沟通与口才

    沟通与口才

    该套丛书为综合性励志丛书,共35册。所收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处事、礼仪、管理、商务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指导人们修身养性,塑造完美人格以及提高用人、识人、管人技巧、商业管理、谈判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
  • 观念

    观念

    全球最畅销图书《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继《自动自发》之后的又一颠峰力作。一本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必读书。 《观念》一书是从阿尔伯特·哈伯德众多著作中浓缩出来的商业思想的精华,书中洋溢着勤奋、敬业、忠诚、主动的“罗文精神”,强调转变观念才能改变一生,是继《致加西亚的信》、《自动自发》之后所有公务员和公司职员的又一必读之书。
热门推荐
  • 边际之上帝之眼

    边际之上帝之眼

    这是本硬度不高的科幻之作,边际系列有三部,后面两部大概会硬点,但总体是偏叙述性的,主要是想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人类文明与宇宙的故事。边际Ⅰ上帝之眼讲述了云星和华夏的离奇遭遇,一次简单的旅行,一封简单的信件,却遇见了不简单的人,不简单的物。到底是谁在黑暗中蠕动,又是是谁引发了屠杀。生命,友情,命运——历史的进程永远掌握在少数站在分叉口的人手上,但这次,上帝之眼看着你!
  • 你的企业为什么不长久

    你的企业为什么不长久

    本书介绍了企业管理心理方面的内容,包括膨胀心理与规模扩张陷阱、赢家通吃心理与多元化陷阱、攻击性心理与对手陷阱、西方的保守死VS东方的冒进死等十二章。
  • 冷帝绝宠:萌萌兽妃

    冷帝绝宠:萌萌兽妃

    当魔法师变成一只猫咪会怎样?当一个冷酷帝王捡到了这只猫咪会怎样?A.帝王养猫咪再吃了她B.帝王养猫咪再“吃”了她
  • 毒后权倾天下

    毒后权倾天下

    往日里伤害过我的,我要将他所赐予我的一并奉还;往日负过我的,我要将他践踏在脚下,不留一丝情面;往日将我那一片真心踏碎的,今日我便将他真心碾碎,散于风中。”死而复活的容玥想的,便是这样的事情。可那往日伤她的,负她的,将她一片真心碾碎的人,却是同一个人……可她对这个人,非但有恨,亦是有情。只是有情,有如何呢?他过往时候,也说过对她有情,可到最后,将之推入万劫不复的,亦是这个人……而这一次,她看中的,是他所最看中的皇位,这一次,她也要让他尝尝,零落在泥里的滋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猎鬼日记

    猎鬼日记

    血月降临,鬼族出世,同时,也有一批特殊的人,进化出了特殊的能力,他们专门狩猎鬼族,称自己为——猎鬼师!第一次写科幻文,很多不足之处,希望书友们谅解并多多支持,尽情吐槽,多多点评!
  • 英雄联盟之无极

    英雄联盟之无极

    他一出生便是怪物,母亲指引他将要去异世界找到自己的父亲。受到瓦罗兰大陆的召唤,落入一个怪人手里,赐他战袍,教他奥义,给他佩剑,还帮他取名为“易”,仅仅只是要求他将一个女人带到自己的面前。面对未知的世界,易如何在陷入种种阴谋中脱险;面对强大的对手,易又如何应对;战争面前最亲的人成为仇人,他又如何抉择。一切尽在英雄联盟之无极,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瓦罗兰大陆。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光流逝你却如此模糊

    时光流逝你却如此模糊

    时间总能轻易摧毁你所看重的一切,你所能做的就只有抓紧你不想流失的东西,一刻都不要放开
  • 木萧笺墨痕

    木萧笺墨痕

    那一年,荧屏幕上的他,一瞥一笑触动了她的心弦,瞬间失了心魂;多年后,清新纯粹的她,不经意间占据了他的心房,顷刻卸下心防。命运的轨迹,让从未想过有交集的两个人相遇,相知,相爱,相守。请相信,这个世界仍然充满了希望,充满爱。
  • 凰图凤业

    凰图凤业

    青莲红颜,浴火长歌,当她还魂重生为动荡大陆唯一女王爷,等待她的不是锦衣玉食而是无尽追杀。她背负天下骂名,被指责祸国殃民、媚惑君心,有人横眉仗剑千方百计置她于死地,也有人誓死效忠不惜一切来守护,更有无数阴谋阳谋将她作为棋子。动荡河山,险恶江湖,涉入多国乱世与阴谋中心的她要如何挣扎求生?金戈铁马狼烟,胭脂粉黛风云,沧海桑田惊天变,狂澜未歇,一朝风华独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