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8500000016

第16章 被妖魔化的慈禧太后

历史反光镜

慈禧太后其人,已经被妖魔化到了难以看清真面目的地步。她统治中国47年,她虽然只是太后,但却是实际上的女皇帝。执政期间,卖国求荣、穷奢极欲、专权乱政、生活腐化……好像是她把大清帝国毁了,甚至还有“亡大清者叶赫”的迷离传说。真真假假,扑朔迷离。

慈禧太后又称“西太后”、“老佛爷”,死后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字,为有史以来皇后死后追封谥号最长的。她姓叶赫那拉氏。叶赫是满语,是个地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那拉氏的汉语意思是太阳。叶赫那拉氏,就是说叶赫这个家族的,或者说这个地方的太阳。叶赫的祖上,曾经跟清朝的太祖努尔哈赤打过仗。最后被努尔哈赤消灭,据说留下了“亡大清者叶赫”的神秘预言。所以就有人说,慈禧是为祖先复仇来了,毁灭大清是她的“使命”。

其实,民间一直流传着清宫中后妃不选叶赫的祖制,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清朝历代皇帝都有姓叶赫那拉氏的妃嫔,清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即是叶赫那拉氏之后。而叶赫的子孙还有不少在清廷位居要职。而且后来叶赫这个家族还成为满洲贵族的八大家族之一。在清朝统治中国的200多年里,叶赫家族始终具有崇高的地位。

慈禧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惠征的女儿。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兰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懿嫔。1856年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次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他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年号“祺祥”,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同年11月,慈禧与恭亲王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皇太后垂帘听政。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是年,适逢慈禧六十寿辰。她觉得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了,该好好庆祝一下,于是“在颐和园受贺,仿康熙、乾隆年间成例,自大内至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因此“朝鲜事求速结”,支持李鸿章等对日采取妥协投降主张。

“六旬万寿庆典”活动从年初即开始筹备,八月中日战事愈烈,户部上疏“请求停工程”,慈禧大发雷霆,放狠话说:“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就让谁一辈子不高兴!”

9月,中国陆海军先后败绩,9月27日慈禧强使主战的军机大臣翁同龢到天津与李鸿章会商停战求和之事。10月18日更下令王公大臣及外省封疆大吏,将“六旬万寿贡品”统于10月23日进贡。11月7日,日军占领大连湾,这一天正是慈禧生日,前方军情急电雪片般飞来,慈禧却不为所动。在颐和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连续赏戏三天,公事皆延置不办。

11月22日,北洋水师基地旅顺沦陷,慈禧仍不以为然,反将矛头指向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11月26日,慈禧于仪銮殿召见军机大臣,此时光绪帝不在座。她就突然宣布“瑾、珍二妃有祈请干预种种劣迹,即著缮旨降为贵人”,并将瑾、珍二妃之兄礼部右侍郎志锐遣戍乌里雅苏台。珍妃为光绪宠妃,并支持光绪对日主战。当时朝廷内一些主战官员,不满于慈禧、李鸿章对日屈膝,于是结二妃之兄志锐“密通宫闱,使珍妃进言于上”,推动光绪对日抵抗。10月28日,文廷式又上奏弹劾李鸿章等不思督军应敌,“但欲求和”,“束手待攻”,“请旨将枢臣及北洋大臣交部严加议处,以存国法”。这时,正值慈禧起用恭亲王主持对日议和,主和空气甚嚣尘上。慈禧选择此时处罚光绪之二妃及其兄,目的在于打击主战派及向光绪示威。12月4日,同时下令授恭亲王为军机大臣和撤销满汉书房,进一步加强主和派势力,并剪除光绪周围的主战派力量。

1895年1月,派张荫桓、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日本政府借口中国使臣全权不足,拒绝开议。议和未成,使臣被拒,慈禧万分惊恐,曾命顺天府准备车骡,拟逃往山西。

日本政府于广岛拒和后,立即向北洋水师另一基地威海卫进攻,27日攻陷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灭。3月初又发动辽河下游作战,六天之内,连陷牛庄、营口、田庄台。3月,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再次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出后,举国大哗,到处都是声讨之声。人们在北京城门贴出“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的对联表示抗议。根据《马关条约》规定,日军于6月间开始派兵侵入台湾。但遭到台湾人民的奋勇抵抗,慈禧一面下令台湾大小官员内渡,并严厉禁止接济台湾抗日军民,同时又在颐和园搭起天棚,准备避暑。人们又题了“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的对联来痛斥慈禧的卖国罪行。

甲午战争失败后,光绪帝愤于战败割台,欲思振作,决心变法,改革政治。1898年6月发布“明定国是上谕”(即《定国是诏》),实行变法。9月,慈禧发动政变,扼杀新政,囚禁光绪帝于瀛台,开始复出训政。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挟光绪出逃西安。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颁布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2年回到北京,自此之后,慈禧“惕于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至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

也许是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公平条约让世人更加重了对慈禧的“罪恶”印象,于是就清查了她的一生,最终判了她“九宗罪”:

(1)涉嫌杀害慈安太后。1881年3月9日,慈安太后猝死,死因不明,有传言说是被慈禧毒死。

(2)蛮横干涉同治皇帝婚姻,以致皇帝内心郁结,英年早逝。

(3)同治去世后,慈禧违反祖制,立宗室载湉继承皇位,自己继续垂帘听政。

(4)国难之时不思节俭,反大肆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劳民伤财,贻误大事。

(5)一味屈膝求和,错失战机,并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等多项条约。

(6)破坏变法,镇压维新党人,阻碍清朝的图强之路。

(7)生活奢侈腐败,单是死后的陪葬品就奢华得让人瞠目结舌。

(8)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9)宠信太监李莲英,又为他打破祖制,赏其为二品。

如果硬要较真的话,慈禧的罪过可不仅仅是这些。她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个让人深恶痛绝的角色。关于她的私生活、执政手段等都成了民间附会的“题材”。在她统治中国的47年间,清王朝彻底摔碎了天朝上国的神话:屡被列强欺侮、签订卖国条约、民怨四起……她是个搞宫廷政变的阴谋家,通过政变抓权、夺权,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这种种罪行,把她死死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无法翻身。

但也有人为慈禧叫屈。认为如果没有慈禧,大清帝国的灭亡将会提前许多年。她只是命不好,生在末世,虽以铁腕治世,却依旧改变不了末日的清王朝的命运。在她统治时期,办洋务、兴新政,以图国富民强。为巩固清朝的基业,不惜血腥镇压。但清王朝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而主政的她作为一个女人,就背负了所有的骂名与罪名。

毕竟还是离得太近,国人的情绪尚未恢复过来。那段历史的痛苦记忆也影响到了对当事人的看法,慈禧的是非功过真不是那么好评价。但很明显,慈禧作为一个通过政变登上政治顶峰的女人,必然有一定的政治机谋。只不过,脑子用偏了而已。

现代启示录

奢侈有罪吗?

慈禧对奢侈品的喜欢是可以确定的。不但生前喜欢,死后还带着一辈子搜罗来的好东西陪葬。那么,奢侈到底是不是一宗罪?

中国已经成了奢侈品消费的大国。总有无数的女人前赴后继地奔向大品牌的战场,一掷万金,买回一个除了看没什么实用价值的包包或者香水、鞋子。这些可作寻常人家一年口粮的东西,遭到了狂热的追捧。但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是,这种东西,有钱人玩玩也就罢了,怎么普通的工薪族也拼命去“抢”呢?

奢侈品,真有点石成金的魔力吗?可以让一个平凡的灰姑娘成为上流社会的公主?不惜血本的包装,并不能改变血统。而且,超出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只会让自己过得狼狈不堪。

你只能背100斤的重量,却不自量力地背上1000斤,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吗?能承受得了吗?女人出于天性,可能都喜欢玩“奢侈”,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你有一万块钱的消费能力,那么你买九千块、一万两千块的东西,别人都不会觉得不妥。因为你本身的实力在那里摆着,就是一张活的消费卡。但如果你有一百块的消费能力,却要去买一万块的东西,那么就看起来有些怪异了。去做一些太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事情,是很不明智的。在你每月挣两千块钱的情况下,不要鼓励你自己花两万块去买包。把你全部的生活压在一只手提包上,实在是太昂贵。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小小地奢侈一把,既提高生活品质,也能让自己开心,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切记,量力而行!

同类推荐
  • 与敌共眠:可可·香奈儿的暗战

    与敌共眠:可可·香奈儿的暗战

    此书堪称轰动全球时尚界的爆炸性传记。美国著名记者、前外交官哈尔·沃恩的这本兼有悬疑小说和战争纪实风格的传记,首次完整披露加布丽埃勒?可可?香奈儿充当纳粹间谍的真实经历,完整呈现了香奈儿这段曾被有意遮蔽的时光,从纳粹占领法国,直到二战后初期1940-1944年间,香奈儿在被占领的巴黎与希特勒手下高官“合作”的真相。她相恋数十年的德国情人汉斯?京特?冯?丁克拉格男爵并非如之前的大多数香奈儿传记所言,只是一位“花花公子”,而是一个资深的德国军事间谍,他在地中海沿岸及巴黎组建了间谍网络,直接向希特勒的得力助手、纳粹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汇报。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林书豪带给年轻人的九点启示

    林书豪带给年轻人的九点启示

    一本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励志书籍,全书从相信自己、把握机会、重视人才、谦虚宽容、团队精神等九个方面展示了林书豪的成长历程,分析了他成功的原因以及他的成功带给人们的启示。作为同龄人,林书豪的奋斗过程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他的成功也更容易激起年轻人奋发向上的斗志。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书中穿插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廉洁小故事,如带一筐萝卜去福建上任;回乡葬母住最低等客栈,结果被当作歹人等等。细节描写逼真风趣,极具艺术魅力。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热门推荐
  • 不要抱怨

    不要抱怨

    没有任何抱怨,不仅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超俗的境界。种下牡丹不会收获蒺藜,播下龙种不会长出跳蚤。收成不是梦想出来的,而无疑是取决于我们的播种、侍弄和耕耘。
  • 那些年的梦想与迷惘

    那些年的梦想与迷惘

    年少懵懂的刘夏、周然、沈潇祺进入了中学,在这里她们遇到了让她们砰砰心跳的三个男生,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份青涩的感情。
  • 碧邪传说

    碧邪传说

    刀剑利刃,雪白轻盈,如她们的纤纤素手,睹之先是目眩,旋即失魂;风霜雨露,踏歌江湖,如她们的游离心事,揣之如晴如雨,如诗如画;夜色下,谁挽起剑花,那尘土竟飞扬了整个天涯。翩若流云,艳若桃花,芙蓉清傲,清露无痕……这是传说。
  • 万里长征

    万里长征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兽庐神戒

    兽庐神戒

    刚刚穿越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父亲越重伤离去。正当他不知所措时,一只白狐出现在她的面前。
  • 青春错爱:缘分就是兜圈子

    青春错爱:缘分就是兜圈子

    刚走入一个新环境都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悸动吧,有偶遇,有早已有的暗恋,想想那个时候有因为喜欢人的青睐而激动,有偶遇帅哥美女的开心,也有不被爱人所重视的失落,可是优璇她的感情路有是否拥有坎坷,而她付出了十足的真心换来的爱情是否会开花结果。
  • 妙手丹仙

    妙手丹仙

    药王谷谷主刘一帆,世上最年轻的超级炼丹师,偶得一副至上药方,名为九转天神长生丹,传说吃了可以长生不死,可是要练此丹最少要达到炼丹的最高境界……困苦重重,他终克服天灾地难,不畏生死逆天而行,炼造乾坤仙丹,成就妙手丹仙!
  • 新居

    新居

    小林大学毕业多年来,先是就业,适应社会适应单位,适应的满身人气,奉迎拍马,察言观色,一身小职员气;后来买房又沾染的一身铜臭,机关算计尽,小钱拜开花,当年英气丧失贻尽。一场病,使他大梦初醒,在余下不多的时间里,小林决定按人生应有的活法活,找回当年迷失掉的自我。
  • 葫芦小金刚:高能葫芦娃

    葫芦小金刚:高能葫芦娃

    葫芦娃分别有着,属于自己的名字:大娃叫小红;二娃叫小橘;三娃叫小黄;四娃叫小绿;五娃叫小蓝;六娃…叫…小…锭;七娃叫什么?不是小紫……注:本书逻辑过于高能;思维过于跳跃;情节过于腹黑;脑洞过于黑洞…请诸位看官做好随时砸板砖的心理准!
  • 雪之羽辰

    雪之羽辰

    她十七岁那年,得知了自己的身份;他为了找她,隐藏身份来到了她所在的学校。此后他们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五年后他告诉了她,他与她之间真正的关系,她回到曾经生活了十七年的城市,找到了学生时期的男友,却发现他已经……一气之下出了国。三年后,回到过内,她该如何选择自己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