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0000000008

第8章 形式训练与人文教育

目前,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新课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似乎深得人心,已成定论,所以,提及形式训练,不少同行便疑虑重重:形式训练如此强调共性的“形式”,如何有效落实“人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个“工具”的目的不就是落实“人文”关怀传承民族的文化文明吗?这些问题都很现实,不过,笔者这里想澄清的事实是,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由于缺乏相应认识高度而对形式训练产生的非常严重的误解,如果能够清醒认识到言语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难发现,形式训练强调共性“形式”不仅不会冷落人文关怀,妨害民族文化文明的传承,相反,她是实现人文关怀与文明文化传承最可靠的能力保证。

形式训练之“形式”对应语言“工具”的形态(言语形式)及主体对这一形态的理性认知运用与认知运用能力(思维形式及其运用形式),人文教育之“人文”对应的是语言“工具”承载的对象(言语内容)及言说过程中主体的情感态度倾向(态度立场),无论教育手段还是教育目的,二者都不矛盾,特别是在目的取向方面,应当说是高度一致的。言语作品是语文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具手段,任何言语作品,内容与形式都是同时存在的,缺其一,就不会存在什么言语作品,应当说是一个再显而易见不过的事实。认清了这一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人文教育关注的是言语作品的“内容”,形式训练关注的是相应内容承载必不可少的“形式”工具,有了形式工具,什么样的“人文”都可以承载,抛开“形式”,所谓的“人文”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也就是说,“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其实是一种“里”与“表”,“皮”与“毛”,肉体与灵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用“统一”,想分都分不开。“新课标”之“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是多此一举,甚至可以说是在以“统一”之名行人为割裂之实。笔者认为,我们目前学科研究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没有区分“工具”与“工具的运用”的内涵、“工具的运用”与“工具运用的教学”混为一谈:以前的“工具论”两眼只盯着“工具”,却忘记了这个“工具”的本质属性是“运用”,由于没有真正关注“语文(语言)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不仅“人文性”难以有效体现,也没有充分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具性”;现在,以“新课标”为代表的“人文论”者视而不见这一事实,大势鼓吹“人文”,却忘记了,自己的“人文”必须依靠“形式”工具的承载,自己的“人文性”必须在这个“工具”的“运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并且,作为一种形式工具,其认知运用的能力水平是可以在不断提醒(教学)基础上通过“训练”快速提高的,大讲特讲什么熏陶熏染积累积淀,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学”而忘记了“教”,变相放弃学科教学的责任,结果,“工具性”遭到无端的削弱,“人文性”自然也便只能大打折扣——那些时髦的“人文”或者说“文化”课堂教学师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很和谐,可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总是不见长进,根源其实就在这里。

事实上,现在的“人文论”者不仅没有全面关注言语作品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关系,也没有全面关照其内容的存在事实,他们所关心的其实只是“人文”的实质,亦即言说过程中主体的情感态度倾向(态度立场),关心的是到底让我们的“语文工具”承载什么样的“人文”。这当然很重要,不过,却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不能成为混为一谈后过分强调“人文”的理由。如果能够清醒认识到这一点,不难发现,形式训练与我们所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矛盾,相反,它是实现二者完美“统一”提高人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注民族文化:教材编写的统筹兼顾。

形式训练首先是一种语言哲学,然后才是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思想还是手段策略层面,都首先关照学科,通过“教学”致力于学科能力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忽略“思想教育”,体现在教材编写思想中,就是形式与内容、能力与思想的统筹兼顾。形式训练的“当地人”,在美国任教汉语文教学的方帆博士曾介绍,美国历史教材与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是经过统一规划的,学生学习美国历史的同时学习美国文学,学习世界历史的时候,同时学习世界文学;美国文学的教学,语文教材课文的编排也采用“编年体”。同心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的编排顺序基本上沿袭了原教材,从“纲”看,全书六个部分的标题依次是“文明的交会”“国家的诞生”“国家的发展”“分裂、和解和扩展”“不满、觉醒与反抗”“繁荣与保护”;“目”也是如此,比如“美国的诞生”,由《富兰克林自传》《独立宣言》《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讲演》《穷理查德的年鉴》《从新白宫写给女儿的信》五篇课文组成。这样,通过条理系统的历史研究,较好地实现了美国文化文明的传承,强化了学生强烈的民族文化文明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实现了“爱国”教育。不过,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潜移默化”四个字,人家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像我们这样将所谓的“教育”这样显性化,人家的教材首先是为了教学,进行形式训练。美国的语文教材其实分为《拼写》《英语》《文学》三种,《拼写》大致对应我们的识字教学,《英语》基本对应我们的作文教学,而《文学》,大致对应的是阅读教学,无论哪一种教材,都是首先为教学或者说为进行形式训练服务的。我们这里谈的是人家的《文学》教材,“内容”显性序列化的背后更是阅读技能的线性序列化,人家从美国航海日记的阅读开始,逐渐延及神话、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体变化的背后是“形式”的不断丰富与深化。由于不了解西方的形式训练思想,上海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拿来”后竟然舍本逐末,在《语文学习》今年第一期上,以《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为题,撰文极力倡导自己的“人文”,实有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之嫌。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不是没有关注所谓的“人文”,相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所谓的“语文教学”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其实都非常过分,将本应潜移默化的“教育”无端显性化,而将本来应该显性化的语文教学无端“潜移默化”化,我们的“教学课堂”里“教学”的成分却极其有限;更可悲的是,我们总是高呼这教育那教育,可在几乎无视“形式”存在的同时,对内容的研究也很不够,基本的整理工作我们都可以说从未严肃认真系统条理地进行过,更不用说什么教育手段与策略的研究了,结果是,我们的“思想教育”与学科教育一样,一直深陷“少慢差费”的泥潭。

关注时代社会:教学过程的机动灵活。

形式训练首先关注“形式”,每堂课“形式”方面的任务是非常固定不允许随便变动的,可这并不妨碍内容选择方面的随机性灵活性,其实更容易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比如刚刚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海啸,引起了西方基础教育界语文、地理、物理、社会等多门学科的关注,但不同学科的关注角度是完全不同的,关注首先是为学科教学为学生学科修养的提高服务的:《地理》、《物理》等学科关注的是与学科相关的科学知识,手段主要是实验性的“探究”与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社会》关注的是“人性”关怀,手段主要是相关宣传与“爱心”奉献活动;而《语文》,关注的仍然是语言及其运用,手段仍然根据既定的“形式”任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信息的收集、整理、写成相应文体的文字进行各种文字宣传工作。也就是说,人家的学科教学就是学科教学,教学的任务首先是第一位的,并非如我们,为“关注”而“关注”,为“整合”而“整合”,为了一时的“关注”与“整合”严重干扰正常的学科教学活动。

体现人文关怀:教育过程的潜移默化。

人文关照人性关怀的本质应当说属于教育,教育需要的应当是潜移默化的熏陶熏染,而不是显性化的“灌输”与“说教”。形式训练强调“形式”,将其显性化,并不妨碍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阅读教学自不必说,前文也已经提及,作文教学方面,形式训练也特别强调“例子”的提供,作为写作过程的参照与模仿凭依。你想张扬哪一种“人文”,多布置相关的题目,多选择相应的作文题材,多提供相应的“例子”就是了。这样,在完成形式训练或者说语文教学既定任务的同时,人文的关照人性的关怀也就在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其实,通过形式训练,进行负责任的语文教学,能够切实保证学生语文意识的养成,语文修养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本身不就是奉献最贴心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人文”关怀吗?相反,像我们现在这样,整天高喊“人文”的口号,一味地为“人文”而“人文”,教学课堂里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成分存在,学生的学科意识形成不了,学科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你能说你的人文关照落实了,你的人性关怀体现了?

同类推荐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热门推荐
  • 脉道恒天

    脉道恒天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没有力量,就没有一切人们可以肆意践踏你的所有包括尊严,包括信仰今世的我没有显赫的家世和天才的光环但是我要用这双手让那些曾经羞辱过我的人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
  •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以前是耕耘的时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100件事不难做,就怕你不知道自己该做哪100件事。求职创业、心灵修养、工作生活、形象塑造、社会交往……是不是已经充斥着你的头脑?给你提点100件事,让你青春无悔,获得人生的大丰收!
  • 倾世丑妃:将军,这厢有礼了

    倾世丑妃:将军,这厢有礼了

    她身世迷离,貌若天仙,身逢乱世,为保清白,自毁容颜。即便如此,她也逃不开纠缠在皇帝和将军之间的命运安排。爱着将军的她,成了闻名的‘丑妃’,爱上皇帝的前一刻,她心如死灰。记得她被废妃位,下嫁将军那天,皇帝亲手将她带到将军面前。他对将军说“如果你亏待小樱,朕将不择手段让你生不如死。”将军回道:”请你放心,即便死亡,也不能阻止我带她逍遥一世,纵横四海。”小樱看着将军坚定道:”我力保清白,不惜毁颜,只为与你并肩策马,红尘相伴。”如此誓言犹在耳边,不易得来的婚礼,却成了终将分离的预言。本想放弃命运,却又被卷入更多浪潮。最终她与将军还能否终成眷?
  • 带个悟空混都市

    带个悟空混都市

    无良的我,意外获得分身悟空后,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风生水起。刷卡消费?不好意思,我只有金元宝。宠物藏獒?对不起,哥遛狗也得牵只大白狼。
  • 绝恋的迷宫

    绝恋的迷宫

    亲爱的人,如果我变成可怕的怪物,你还会爱我吗?会不害怕我,会拉住我的手,即使流血也不离开我吗?亲爱的人,如果你变成可怕的怪物,你还会爱我吗?会不逃避我,会对我微笑,即使失去人类之心也记得我吗?如果憎恨将我们毁灭,请不要害怕,爱会将我们的心灵救赎。我会在这里等你,在你回到我身边的那一天,告诉你,那是至死不渝的爱。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理论,说明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理论原则。同时,本书也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和贯彻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法宝所在。
  • 绝色姊妹花之浅笑哥哥

    绝色姊妹花之浅笑哥哥

    茫茫天地间,位面纵横交错。这是一个魔法的世界,只有强者才能受人尊敬。自古红颜多薄命,却又有多少男人迷醉美人膝?
  • 遇见血族之王

    遇见血族之王

    帅气又不缺女人味的大一学生叶黛璇无意中在夜店遇上了一个专门调情的帅气混血美男,这美男有一头靓丽的金发,高又尖的鼻梁,白皙的皮肤,性感的薄唇,女的见了尖叫连连,男的见了羡慕不已,就连平时温柔小淑女苏紫优也疯狂了,改掉一身淑女装,换上了性感火热的露肚装,成天泡在夜店里,成为他手中的玩物。愤怒之下,叶黛璇挥手给了那美男一拳,拉着好友苏紫优就要走出店门,谁知,苏紫优顺手拿起桌上一杯红酒,往她脸上洒去,叫嚣道:“你tmd居然敢打我的安莱斯,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是好朋友了!”可怜的叶黛璇,帮了一条白眼狗还被反咬了一口,于是气呼呼的踹门走了。
  • 霸气校草别惹我

    霸气校草别惹我

    想知道他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来马上阅读吧!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