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0000000006

第6章 形式训练与技术性操作

形式训练讲究训练体系的系统性,训练内容的逻辑性,训练目标的明确性,训练手段的规范性,训练过程的可操作性,在某一训练阶段,形式训练确实是以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存在的,具体到某一节课特别是低年级的某一节课,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的组织方式看,与我们程式化的技术性操作都几乎看不出有多少差别,在人们还不太了解这种教学方式实质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误解。比如,笔者在k12社区论坛上借助解读方帆博士的一个作文教学案例推介形式训练的时候,有网友根本没有真正读懂我和方博士提供的相关文字,硬把形式训练比作“八股文”训练,说什么,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古已有之,笔者初步区分后,仍有网友自以为是地质问:“对对子总应该是形式训练了吧?”看来,进一步区分形式训练与我们传统的技术性操作,非常必要。

的确,如果单看具体的一堂课,确实难以看出二者有多少不同,可如果正在更高的高度审视,真正理解了形式训练的实质,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1.训练思想不同。形式训练是西方语言哲学思想在语言(语文)教学领域的自然反映,人家关注的是人类思维和理性的共性“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思辨能力;我们关注的是人们认识与行为的“实质”,旨在获得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也就是说,虽然从教学内容看,技术性操作与我们一向关注思想内容的传统教学方式截然不同,但从过分关注教学存在的现实与成果看,仍然属于典型的实质教育——只不过,不是“内容”而是“形式”教学存在的现实与成果而已。借用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说,就是:形式训练是建立在充分关注学生“最邻近发展区”基础之上的,对许许多多新“形式”的运用与认知,是在为他们不断创造新的“最邻近发展区”,或者说,为其理性思维与悟性能力的提高不断搭建“脚手架”,助其不断向更高的高度攀登。也就是说,形式训练视野中的每一次训练都是在保证这一次训练取得成果的同时,更为以后的训练奠定基础;我们的技术性操作则画地为牢,不存在什么“最邻近发展区”,我们的这一次训练就是最终的目的。

2.训练内容不同。形式训练表面上关注的也和我们的技术性操作一样,是这一种结构形式,是这一种形式体现的基本思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形式训练在关注这些形式及其体现的基本思路的同时,更关注这些形式“存在的依据”,或者说,更关注其背后隐含的语文(阅读与写作)思想,人类思维的规律原则。比如“画龙点睛”手法的“教学”,在我们技术性操作的视野里,关注的可能只是其存在的具体情形(“明点”与“暗点”)与在文章中常常出现的比较固定的位置,让学生进行机械地模仿,而在人家的形式训练那里,则不仅关注这一些,在此之前,会首先关注并解决记叙类文体为什么需要“画龙点睛”的问题,让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而且能够知其所以然。表面上看,这些差别只是细节问题,实际上,却也同样是教学思想的巨大差异——人家的教学指向的是学生形式思维模式的不断构建与优化、理性与悟性能力的不断提高,关注的是学生学科能力的“一生”,而不仅仅是“一时”,所以,教学的内容也都力求高屋建瓴,而我们的技术性操作,教学指向的就是某一种现实能力以及这一能力产生的现实成果,往往鼠目寸光地就事论事;短期看,我们的技术性操作似乎来得简捷实用,能够立竿见影,从长远看,却是在不断地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其理性与悟性能力的持续提高,妨碍学生个性的长足发展,与形式训练深刻的教学思想不可同日而语。

3.操作程序不同。人家讲究构建系统的训练体系,根据这个系统逻辑的体系要求确定训练目标,教学内容间存在着较强的逻辑关联,追求的是循序渐进的效果,目标的制订与实现都是以已经进行过的训练作为基础的;我们的技术性操作则少了训练体系构建这一环节,训练目标往往依据题材临时确定,并且,因为训练内容孤立,由于缺少相应的系统能力支持,往往捉襟见肘。这一点其实也是由于训练思想截然不同的缘故,涉及到“最邻近发展区”问题,前面已经论及,不再赘述。

4.训练的策略与手段不同。单从某一节课特别是低年级的某一节课来看,形式训练的操作模式与我们的技术性训练毫无差别,可从形式训练的全程看,形式训练的组织形式其实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变化。比如,最初简单的“形式”训练是以填空的形式进行的,这个阶段,人家讲究的真可谓是手把手,一刻也不放松,以后,再分成若干阶段,逐渐放手,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自主”的权力就比较大了——表面上与我们的技术性操作同样刻板的形式训练其实充分考虑了学生思维水平与理性悟性能力发展的现实。另外,更可贵的是,形式训练也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在训练目的高度明确的前提下,人家也注重方式手段的多样性,特别是低年级,比如,让学生学习如何观察生活时就领着他们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观察,比如,根据“形式”训练要求,上互联网搜寻信息资料组织成文,等等,到了这里,更是连“技术性操作”的踪影也难寻觅了。

5.训练与训练达成的目标不同。形式训练着眼的是人类思维和理性的“形式”,因而特别强调训练体系的系统性逻辑性,也就是说,每一次的形式训练都像甚至可以说就是一次技术性操作,但这一次技术性操作并非其根本目的,其目的是通过一次次的相互关联逻辑性非常严密的技术性操作,逐步构建完善学生思维与理性的“形式”,提高其思维思辨能力;技术性操作的眼光仅仅停留在言语形式层次,视野的狭窄也直接导致了行为的盲目与急功近利,结果,欲速而不达,甚至走向学生能力发展内在要求的反面。比如,在技术性操作的视野里,“对对子”与“八股文”的训练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其本身就是根本目的,但在形式训练的视野里,对对子和“八股文”训练是同处一个体系之中的,二者都不过是写作训练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一次具体任务而已;技术性操作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又一种僵化的“形式”,像紧箍咒一样束缚限制学生的头脑,而形式训练,从长远角度讲,却是避免“形式”僵化解除学生头上的紧箍咒的一条有效途径。

文章创作活动存在一定的原则与方法是不争的事实,否则,所谓的文章体裁便毫无存在的依据。具体到某种文体的创作,比如记叙文,根据写作目的,可分为记人、写景、叙事、抒情等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写作都是存在一定原则与方法的,原则是相对固定的,方法却是灵活多变的。具体一点说,简单的记叙文所用的方法相对而言一般都比较少,复杂的记叙文用的相对而言当然就比较多。到底用或者不用某一种方法,应该根据文章写作的具体要求。表面上看,形式训练也同技术性操作一样,是在让学生掌握一个个固定的写作“形式”,最终目的却是通过逻辑性严密的训练体系,逐步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原则,理解把握并且能够熟练选择运用写作的各种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能够严格遵循这些原则,灵活准确地选择运用这些方法——在技术性操作的视野中,是没有“选择”二字的。借用我们传统的“出入法”表述,形式训练立足“入”,不轻言“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学生未来的“出”做准备,而我们的技术性操作只看见了“入”,根本没有考虑“出”。

不过,笔者认为,相对而言,光讲“入”不讲“出”的技术性操作也比我们已往的只大讲特讲形形色色的语文知识却无视语文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运用能力的“工具论”与现在大讲特讲“个性”“创新”而无视“入”只讲“出”的时髦的“人文论”课堂要科学得多,因为,它毕竟走向了“工具运用教学”,回顾我们语文教学的历史,目睹我们语文教学的现实,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有点理性,是不难在现实中发现这一判断的依据的——一谈起“八股文”训练人们便深恶痛绝,但是,我们现在培养出的“个性”人才、“创新”人才,无论文章形式结构,还是构思立意行文,甚至到了大学阶段,有多少能够达到当年小秀才的水平?

我们的教育教学需要理想,但我们更需正视现实!

同类推荐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由于学识、经验、能力、性格、思维等诸方面的限制,教师由于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在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在所难免。本书列举了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甚至错误,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这些问题在教学中的呈现形式,提出解决的方案,引导教师避免或者走出误区,通过"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引导教师做一个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更快的成长和进步。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时间有泪

    时间有泪

    秦奕梵的大手一挥,我轰然倒地。“你的一切我都不喜欢。”六年后。“回不去的,那个没皮没脸像个乞丐一样疯狂爱着你的林汐6年前已经死了,我不会再做你愚蠢的玩物,也一点不稀罕秦太太的名号,你若对我心存歉意,现在就走进民政局把婚离了,我也愿对你说声谢谢。”十五年后。“爷爷,听爸爸说你和奶奶结了三次婚,离了两次,这是为何?”“因为你奶奶脾气拗!”“因为你爷爷脾气大!”
  • 庄生蝶

    庄生蝶

    穿越?好吧我内心强大挺的住,但是穿成五岁小娃是闹哪样?什么?有人等着我去救?什么!我是这异世前世的霸王!一样一样慢慢来,看我如何玩转这狂乱异世称霸天下。(此文为女强,喜欢的快点进来)
  • 今如是——山水不相逢

    今如是——山水不相逢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样的日子,大抵是不会有了。我是童澈,童话的童,清澈的澈。时光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滔滔不绝,一去也不回头。生命里的很多人,越来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都说相濡以沫,都说相忘于江湖,其实到头来,该忘的不该忘的,通通都败给了时光。说好的不离不弃,说好的刻骨铭心,说好的,明明说好的,最后全部都消逝不见。不是不见了,是不再相见。咫尺天涯,山水不相逢。是不愿了。还是不爱了?或者,不恨了。
  • 清灵凝霜傲世魔女

    清灵凝霜傲世魔女

    她上世纪sss级银面杀手残霜,因自己相信并且深爱的男人背叛,在做任务时他杀了她,她抽出自己的匕首用最后的力气插进他的心脏,她夜冥大陆夜家嫡系小姐——夜凝霜,天生废材痴傻,后背被自己的至亲毁了容貌,丢进深渊。而正因为这个巧合,残霜与夜凝霜成为了一个人而改变后的夜凝霜会创造什么奇迹?嘻嘻暂不透漏剧情,敬请期待吧、、、敬请期待
  • 忆中恋

    忆中恋

    一本能让人从高兴变为伤心的书,一本能让人本身对爱情充满期望然而却远远疏落的书,众位作者合力打造永恒经典---《忆中恋》一本让你永远也忘不掉的爱情悲剧史诗。
  • 夏殇别离

    夏殇别离

    (主鹿晗)GB虐那年她16岁他18岁...那年夏天,我们美好的相遇那年夏天,那年夏天,我们用青春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年夏天,我们的分离注定我们的相遇..我们不知道何时能再相遇,何时能再像过去一样......
  • 穿越三国之张绣之子

    穿越三国之张绣之子

    雨蒙蒙中,一闪而逝的雷光卷携着一个生灵,惨白的月光照在饱经创伤的凄楚大地上,谁又能在三国大地上纵横,统一华夏并且对外扩张?孙策被击杀,孙权说:把孙尚香嫁过去吧。刘表在被气死前说道:开门投降吧。曹操说:论奸诈,我孟德不及也。
  • 天命棋局

    天命棋局

    一生都在逆天改命,最后却得知自己不过是别人的一颗棋子,主角他该如何在这条路还是那个走下去?
  • 神话之五彩灵玉

    神话之五彩灵玉

    女娲补天时无意中掉落一块五彩灵石,灵石乃天地灵气孕育而生。又得女娲娘娘神力淬炼,已然修出灵识。纵有大神通亦毁之不得。为免灵玉被有心利用,女娲娘娘寻找有缘人将灵玉送往菩提老祖处,恰巧魔主蚩尤得知灵玉消息遂派人争夺。劫难再次降临人间。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