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14300000002

第2章 弃文习武

赵匡胤在弥漫着期盼和厚望的氛围中进入了少年时代,毫无疑问,他得到了这个家庭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抚育和呵护。他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群星拱卫的赵家的月亮。为了使小匡胤得到良好的教养,赵弘殷让儿子拜师于一位叫辛文悦的儒师,让他尽早地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夹马营前还有一间私塾,老师姓陈,赵弘殷又把儿子送了去,成为这间私塾的生徒。

赵匡胤11岁时(公元937年),杜氏又生一子,取名匡义。十分有趣的是,这又是一个“香孩儿”。《宋史·太宗本纪》称,赵匡义出生的那个夜晚,“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宋人轶事汇编》还杜撰了这样一个故事:某日,溃兵逃至夹马营,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其时,赵弘殷外出,只有杜氏带着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二人在家。为避兵祸,杜氏用箩筐担着兄弟二人逃出夹马营,路上遇到隐士陈抟,他一眼看见坐于箩筐中的赵家两兄弟,仰天长歌道:“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担挑。”意即杜氏一担挑着两个天子。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一母生二帝虽属罕见,但以上记载,只能姑且听之,因为此等离奇的故事很难找到事实上的依据,那位奇人陈抟也不大会有如此高远的预见。

赵匡义小时候很喜欢读书,这一点不像他的哥哥。或许是因为这个将校之家的影响,赵匡胤从小便喜欢习武,对儒家经典没有什么兴趣。他不大习惯整日静坐在学堂之内,屏息倾听塾师枯燥无味的讲授,他所热衷的是舞枪弄棒、纵马驰骋,他觉得外面的世界要比这沉闷的学堂丰富得多、有趣得多。他读书时经常心不在焉,面对塾师的提问不知所言,加之他嫉恶如仇不容人过,陈学究对他管教很严乃至声严色厉地训斥。正因如此,赵匡胤不仅不喜欢这间私塾,也不喜欢他的老师。陈学究拿他没办法,常常两手一摊,叹道:孺子不可教也!赵家搬到汴梁后,陈学究曾被杜夫人召到门下做门客,赵匡胤也不大理他。赵匡胤当了皇帝,陈学究仍至陈州村舍开馆聚徒教书为业。其时弟弟赵光义判南衙,召陈学究前来计事,赵匡胤很生气,送他一些白金,把他打发走了。迂腐的陈学究路上遇到强盗,所带白金全被抢光。此后陈学究又在陈州重操旧业,也极不景气,生徒很少。开馆于官家驿舍,也颇窘迫。一天傍晚,他独自饮着闷酒,醉倒后再也没有起来。当然,这是后话。

赵匡胤在陈学究执教的私塾里学业没有什么长进。他厌烦那个毫无生气的环境和同样是毫无生气的老师,听讲读书无异于活受罪。但是,一等到学堂放学,生性好动的赵匡胤就像是换了个人。他颇具号召力,把一起就读的孩子们组织起来,排成一队,喊着口令整齐前行。俨然像一支出征的队伍。赵匡胤则走在队伍后面,自封为督队官,十分威武。这支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穿过洛阳的街巷,引来了众多行人驻足观看。每到这个时候,赵匡胤便感到莫大的荣耀,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此时,那沉闷的读书声也似乎离他远去,他不再记起那呆板的说教,那冷冰冰的面孔,那令人生厌的教训,只是忘情地陶醉于督队行列之中。他自豪于能够成为小伙伴的统领,更向往长大之后统领起一支真正的队伍,杀敌立功,成就事业。

赵匡胤幼年时很喜欢游戏,对斗草之戏情所独钟,每逢春夏草长之时,赵匡胤时常和小伙伴们到草地上去拔取许多草来,然后每人手持数茎,勒在一起比输赢。赵匡胤很会选取那些韧性强、抗拉拽的草,比赛时也很会用力气,因此常为赢家,小伙伴们很佩服他。

赵匡胤对斗蟋蟀也有极大的兴趣。那时候,洛阳城中斗蟋蟀的很多,卖者多为乡民,斗赢三两个,便能卖上一两贯钱。若生得大,又会斗,更能卖大价钱。赵匡胤和小伙伴们的蟋蟀多是自己捉来的。赵匡胤能够很准确地找到蟋蟀的藏身之处,然后悄悄地走近,敏捷地用手一捂,蟋蟀便在他手中了。每捉到一只,他总要与小伙伴摆开斗场,一边用草棍逗弄陶罐中的蟋蟀,一边观看两蟋蟀相斗。兴趣正浓时,他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为自己的蟋蟀助威,一旦斗赢,则如同打了胜仗一样欢呼跳跃。

在距赵匡胤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与真马大小相近的石马,半身埋在地下,半身露出地面。听老人说,这石马已埋在这里好几百年,是古时一位大将军宅邸前的雕塑。这大将军勇武强悍,武功卓著,曾称雄于当时。大将军的坐骑是天下少有的良骥,战阵之中一往无前,迅捷灵活,效命主人,大将军多得其功。大将军也十分喜爱自己的战马,视它为最忠实的伙伴。但是,在一次战事中此马却中了从暗中射来的毒箭,等到它驮载着将军冲出重围后便箭毒发作死去了。将军悲痛万分,如丧爱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无尽思念,他请人仿照那马的样子雕刻了这尊石马,立于门前,朝夕相伴,四时供奉。

这个英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赵匡胤幼小的心灵,对那位不知名的大将军和那位似通人性的战马怀有深深的敬慕之情。每至这石马前,他总要是浮想联翩,威武悲壮的一幕犹如就在眼前。他还不止一次地骑在这石马上,遥想战马当年,耳畔似有杀声响起。此时,他内心中便平添了几分英武、几分豪迈。他痴迷地憧憬着,将来有一天他也要骑上一匹这样的战马,冲杀于刀光剑影的沙场,建立绝不逊色于那位大将军的英雄业绩!

少年赵匡胤看上去根本不像个儒雅文弱的学子。他长得很像他的父亲,身体强壮,个子很高,力气很大,天生一个耍刀弄枪的料。《宋史·太祖本纪》这样描述道:“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赵匡胤幼年,只经历了五六年的太平岁月。在他7岁的时候,公元933年,唐明宗死了,宋王李从厚即位,是为闵帝。李从厚刚当了三个月的皇帝,潞王李从珂就起兵凤翔,扬言将率兵入朝,以清君侧。李从厚派兵征讨,诸道兵马却投降了潞王。次年三月,潞王举兵东下,沿途诸军闻风溃降,闵帝逃奔卫州,接着,李从珂兵进洛阳,夺了帝位,将闵帝杀死在卫州。两年半以后,契丹大败唐兵于晋阳城外,契丹主耶律德光册立河东节度使石敬塘为大晋皇帝,后唐灭亡,后晋继立。这时候,赵匡胤才10岁。

连年的兵戈扰攘,频繁的王朝更迭,动荡不安的社会,对赵匡胤来说无异于一种再教育,它远比学塾中的教育要深刻的多、有力的多,因此,他神不守舍于这种活受罪般的读书生活亦在必然之中。他只是对他的业师、饱学宿儒辛文悦怀有一种敬意,以为他学识渊博,待人和蔼,那个古板严厉的陈学究根本无法与他相比。但是,仅仅如此而已,赵匡胤决不想紧步辛老先生的后尘,终生苦守书斋,令他心驰神往的是外面的世界。

武人出身的赵弘殷对他儿子的学业渐渐失去了信心。政局的动乱使赵弘殷很难从书本上看到儿子的出路,因为连他自己也对这条读书求仕之路感到渺茫。同样是崇尚武力的他于是不得不重新安排儿子的前程。他惊讶地发现,小匡胤有良好的习武特质,具备成长为一代将才的难以估量的潜能。特别是小匡胤颇醉心于此,一听说学习武艺便欢呼雀跃。经过反复忖度,赵弘殷终于同意小匡胤离开学堂,习武学兵。赵弘殷认定,“此儿可教也”,于是他自己当起了小匡胤的老师,将半生练就的武艺全部传授给了他。当赵弘殷看到儿子练武刻苦、技艺锐进的时候他就不禁喜在心头,在他的眼前仿佛闪出了一片阳光灿烂的天空。

赵匡胤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他不仅对习武投注了极大的热情,而且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没过多久,他已经渐通骑射,技艺高居一般人之上。

最令人叹服的是赵匡胤的马上功夫,他骑马时往往不配马鞍和笼头,连他的父亲也自叹不如。传说曾有一匹尚未驯化的烈马,一般人很难接近它。赵匡胤闻听,决计去试一试。他把这个想法讲给了父亲,赵弘殷先是摇头不允,后来,经不住儿子的百般缠磨,只好勉强答应下来。

小匡胤镇定自若地走近了那烈马,他先是用征服者的目光将那马审视了一回,然后乘其不备,飞身而上,稳稳地骑在马背上。这时,烈马被激怒了,它“咴咴”地吼叫着,四蹄猛烈地腾踏,试图将小匡胤甩下来,小匡胤却用两腿紧紧夹住马腹,任凭烈马怎样折腾,岿然不动。烈马又使出全身力气拼命奔跑,赵匡胤照样镇定自若。不甘役使的烈马又奔向城门内,赵匡胤因来不及防备,一头撞在城楼门楣上,被烈马甩出几丈之外。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赵弘殷更是惊骇万分,以为儿子头已撞碎,定死无疑。正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赵匡胤从容地从地上站了起来,“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宋史》的这段记述可谓惊心动魄,这是可以印证赵匡胤骑术不凡,性情坚毅。赵匡胤从小便不惧艰险,不甘服输,有着强烈的征服欲和百折不挠的奋争精神,只要是他认定了的目标,一定要勇猛向前,努力实现。

赵匡胤不仅有一身好骑术,而且力气很大。赵匡胤有一位好朋友,叫韩令坤,也是将门之子,他父亲韩伦少年时便以勇武著称,隶成德军兵籍,累迁徐州下邳镇将兼守御指挥使。韩令坤有才略,识治道,在以后的岁月里和赵匡胤一起奉事在周太祖和周世宗帐下,赵匡胤当皇帝后,韩令坤统领太平军,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平章事。他在和赵匡胤年少时的友好交往中有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二人在一间低矮的土屋中玩博戏,正当兴趣甚浓、不相上下之时,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鸟叫,抬头望去,见是一群麻雀在那里逗闹。两人甚觉好奇,竞相奔向屋外,捉取麻雀,因屋门窄小,两人用力过猛,轰然一声,门墙倒塌,土屋崩坏。

赵匡胤不乐学业,迷恋习武,使业师辛文悦深感遗憾。他曾对赵匡胤百般诱导,并以历代文人大儒的辉煌成就和苦学精神激励他,希望他重返学堂,专心致志于经书。但是,赵匡胤却不予理会,他的心思早已不在经书上了。

赵匡胤的母亲杜氏有着和辛文悦一样的心情。她虽然不是大家闺秀,但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颇知礼法,严于治家。从传统的观念出发,她希望儿子学以致仕,不愿儿子舞枪弄棒。多年的兵荒马乱把她吓怕了,她担心儿子一旦介入兵事,置身战阵之中,会有不测发生。所以,她苦口婆心地劝儿子不要再去习武,安下心来读书。赵匡胤非常孝敬他的母亲,但垂手静听完母亲的教导之后,却是很有主见地说道:“母亲之言,自有道理,但儿子却以为,儒学虽然高深,亦可使人成器,不过今世却不合时宜。”

杜氏愕然问:“儿所言不合时宜指的是什么?”

赵匡胤道:“当今之世,兵革不息,烽火遍地,怎能不问世事,躲在房中读书?儿子听说,治世用文,乱世用武,现在正是用武之时。”

杜氏道:“从武多风险,沙场之上吉凶难卜,儿若置身行伍,怎不让为娘担忧?”

赵匡胤道:“从武之路当然不平坦,但事在人为,至关重要的在于自身的才干。儿愿娴习武事,留得后用,从武同样可以光耀门楣。”

杜氏见匡胤志向已定,只好不再劝阻,任凭他去。

赵匡胤又一如既往地出现在练武场上。他潜心钻研武艺,风雨无阻地练习,时常是大汗淋漓。经过了一个个寒暑的磨炼后,他技艺大进。赵弘殷不禁暗自欢喜,由衷地希望儿子继承他的事业,比他更强。

同类推荐
  • 史林探幽

    史林探幽

    《史林探幽》主要内容包括:略论大月氏贵霜帝国的建立及其族系问题,古希腊史诗《田功农时》的史料价值,古罗马最有魅力的历史学家恺撒及其史学名著《高卢战记》等。
  • 大明果农专业户

    大明果农专业户

    三月春风似剪刀,手扛锄头把地种;几亩果树开满花,怡然自乐在其中;小小仆人变农民,百般花样任我出;轻轻一笑风云起,前途光明任我冲。我是一名仆人,却更是一名农民,一个嚣张却又不一样的农民……
  • 大明风雨行

    大明风雨行

    风雨堂,地位超然的隐世家族,也是大明江山的幕后主宰。三十年前,风雨堂扶朱元璋于乱世,使其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义军,又北上灭元,最终一统天下。三十年后,看似太平盛世的天下暗中风起云涌,朱元璋不愿再受风雨堂控制,开始对风雨堂下手;三十年前支持其他义军的隐世家族,在沉寂三十年后再度活动,试图挑战风雨堂的统治。隐世争雄,王朝争霸,且看少年掌风雨、行乱世、定乾坤。
  • 楚枭

    楚枭

    十步一杀,千里无行。一将功成,万骨皆枯。他得到古剑至宝七星龙渊剑,却意外穿越到了楚汉争霸时期。他身怀秘密,又能否拯救回青梅竹马的记忆?大秦末世,战火纷飞。西楚霸王和汉王刘邦的交锋,又会因为他的横空出世,而有什么改变呢?请各位看官拭目以待。请大家多多支持,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书友qq群号:233483172,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进群交流!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一)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一)

    本书向读者解剖了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内容有:曾侯乙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汉武帝茂陵之谜等。
热门推荐
  • 古战

    古战

    一个特种兵,在执行任务时不慎失败,想跳河自尽。却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在三国时代开始了他新的生活……拜师关羽,学得一身武艺,获得传承,可以呼风唤雨,可是却命犯桃花,欠下笔笔风流债,他就是帅到爆表,无人可及的诸葛凌云!
  • 女性饮食营养全书

    女性饮食营养全书

    本书列举了女人一生中最常见的数十种病症,针对女性经期、更年期等不同生理阶段的各种问题,为读者调理亚健康状态,简化繁琐恼人的美容养颜、瘦身塑形过程,摆脱女性常见妇科疾病,介绍了55个营养计划,让女人由内而外养生美颜。
  • 不灭道皇

    不灭道皇

    武者强身健体,凝结斗气,只手破苍穹。魔法师冥思苦想,凝练精神,一念裂天地。炼金术士勤学苦练,绘制魔阵,智力造万物。………陈旭,大陆有名的废物,偶得华夏世界力量的传承,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么样的冲击?上击九天,下荡十地,人挡杀人,神挡屠神。且看他牛逼哄哄,横推一切。
  •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Vendetta

    Vendet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魔乱仙侠

    神魔乱仙侠

    这是一个仙侠的世界,天道紊乱,诞生了众多大气运者,他们享受着小说主角的待遇,严重影响了仙侠世界的平衡。而我,则是受天道所托,帮忙修补这些漏洞……于是,扼杀主角,霸占他们后宫的故事,开始了……“我去,这个家伙也太狠了吧?出去历练一次,修为大增不说,还带回一个这么漂亮的妹子,我现在还单身呢!不行,一定要采取措施……”“这家伙的法宝……也太那啥了点吧?我怎么打败他?好无力……”“我去,这家伙,才几天啊?修为就这么高了,啊啊啊,为什么我又生出了一种无力感……”……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仙侠故事……!!欢迎大家品读!!!
  • 黑道王子霸爱黑道冷公主

    黑道王子霸爱黑道冷公主

    她,一个从小就没有妈妈又从小被自己的爸爸抛弃的孤儿被仇意所包含,去了无空岛训练,遇到了南宫灵萱和慕容紫沫,并且成了血魅帮的二帮主和三帮主,右樱洛贵族学院里遇见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又怎样才能对抗她们的敌人呢?而我们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敬请期待。。。。。。。。。。!
  • 黑道懒后

    黑道懒后

    黑道女意外穿越成为不受宠的丑皇后?好吧八百年前的段子了,有什么了不起?咬了皇上,打了贵妃,调戏个王爷,再找个小三,神马下限?抱歉这里不存在,啥?祸国妖后?免了,美男丛中过,最终取一人,你猜那人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Style

    Sty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何与全国各地商人打交道:全国各地商人性格与习惯解析

    如何与全国各地商人打交道:全国各地商人性格与习惯解析

    从商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商业的个性,商人的个性,或者某个地域的商业个性和商人个性,我们统称之为“商性”。对“商性”的研究,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一大热点和亮点。研究“商性”,有利于洞察人性,而对人性的洞察,又促进了我们对“商性”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商性”是人性、个性在商业舞台上的集中展示,并会浸染上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